search

用簡潔語言概括管寧割席的內容

用簡潔語言概括管寧割席的內容

  出自《世說新語德行篇》。《世說新語》是中國南朝宋時期產生的一部主要記述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小說。

  管寧割席內容:管寧和華歆同在園中鋤草。看見地上有一片金,管寧仍依舊揮動著鋤頭,像看到瓦片石頭一樣沒有區別,華歆高興地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寧的神色後又扔了它。曾經,他們同坐在同一張席子上讀書,有個穿著禮服的人坐著有圍棚的車剛好從門前經過,管寧還像原來一樣讀書,華歆卻放下書出去觀看。管寧就割斷席子和華歆分開坐,說:“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啟發:

  1、做事不能過於武斷,要多一點觀察,不要輕易下結論,才可以做到更好。

  2、不要被金錢和名譽迷惑了,失去了自我,否則很難交到好的朋友。

戴建業:管寧割席—《世說新語》品讀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書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世說新語•德行》

  狐狸總是藏不住自己的尾巴。人雖然比狐狸要狡猾萬倍,更比狐狸善於隱瞞偽裝,但偽君子永遠成不了君子。在公開場合那些冠冕堂皇的議論,在大會上那些慷慨激昂的演講,甚至在情人耳邊那些甜言蜜語,都可能是自欺和欺人。聽貪官講廉政,聽嫖客講愛情,聽裸官講愛國,都是今天最有喜感的藝術享受。語言可以把自己顯露出來,也可以把自己隱藏起來,不然,怎麼會出現“口蜜腹劍”、“口是心非”這類成語呢?對“言為心聲”千萬不要太信以為真,金元好問早就識破“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的秘密。西方哲人說“語言是存在的家園”,可我們古人一直對語言存有戒心,《論語•公冶長》便記有孔夫子“聽其言而觀其行”的教誨。評價一個人不能只聽他是如何說的,關鍵還要看他是如何做的。

  這則小品透過無意識行為和下意識動作,來揭示人的品行個性和精神境界——不是透過“聽”來論其優劣,而是經由“看”來定其高卑。

  管寧和華歆二人是小時好友。管寧漢末避難遼東,歷魏武帝、文帝、明帝三朝,一直以聚徒講學為生,終身不仕。華歆漢末為尚書令,入魏後依附曹氏父子官至太尉。管、華在菜園鋤菜時,他們同時看見一塊金子。面對同一塊金子他們有完全不同的反應:“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則“捉而擲去之”。“捉而擲去之”這兩個連續的動作,寫出了華歆複雜的心理過程——“捉”是見到金子一剎那的下意識行為,表明他急於想佔有金子的心情,不經意間暴露了他以對金錢的貪婪,但當他一意識到自己露出醜態後,馬上就裝出一副對金錢的鄙夷之色,將“片金”輕蔑地“擲去之”。一“捉”一“擲”是由無意識的表露到有意識的掩飾,作者從其行為變化細膩地刻畫了他的心理變化,並由此揭示了他人格的卑微和境界的低下。

  第二件“小事”是管、華同在一張座席上讀書,正好有一乘坐“豪車”的達官貴人從門前路過,這一次管又讀書如故,目不斜視,而華歆卻一臉豔羨,立即廢書出觀。

  從這兩件事就能“看”清華歆的為人。管寧當即割斷座上的席子,與華歆分席而坐,並不留情面地對華歆說:“你不是我的朋友。”

  作者透過兩人對兩事的不同反應,細膩地表現了他們對金錢和權勢的不同價值取向,並於各自的行為描寫中表達了作者的褒貶態度。觀察得細緻入微,表達更曲折委婉,用語尤其雋永含蓄,看起來作者是在隨意揮灑,而文章其實是在用心經營。

金字塔的資料用簡潔語言概括

  1、兩千五百年前,一名希臘經師寫下眩人耳目的古代七大奇觀清單:羅德斯島巨像、奧林匹亞宙斯神像、埃及金字塔、法洛斯燈塔、巴比倫空中花園、以弗所阿提密斯神廟以及毛索羅斯王陵墓,他說:心眼所見永難磨滅。

  2、據拜占庭菲羅所分類的七大奇觀中,只有埃及金字塔(PyramidsofEgypt)巍然獨存,目前埃及約有八十多座金字塔,始建於公元前2686年至公元前2181年。重點位於『基沙』(Giza)、『薩卡拉』(Saqqara)及『孟斐斯』(Memphis)。它能被列為七大奇觀之首,是因為在沒有先進的科技協助下,單靠一些原始工具及人力,竟可建成如此宏偉的建築。甚至現今最先進科技也未能做到,那古代埃及人到底是怎樣建造,另外,金字塔的神秘至今仍個謎。無怪不少人認為金字塔是古代外星人留下的建築物。更有人指出金字塔並非埃及人所建,而是外星文明所建的遺蹟。


的意思

  《管寧割席》的意思是管寧和華歆同在園中鋤草,看見地上有一片金,管寧依舊揮動著鋤頭,像看到瓦片石頭一樣沒有區別,華歆高興地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寧的神色後又扔了它。曾經他們同坐在同一張席子上讀書,有個穿著禮服的人坐著有圍棚的車剛好從門前經過,管寧還像原來一樣讀書,華歆卻放下書出去觀看。管寧就割斷席子和華歆分開 ...

斷交的典故

  管寧割席,出自《世說新語 · 德行十一》,比喻朋友間的情誼一刀兩斷,中止交往,或中止與志不同、道不合的人為朋友。   故事梗概:   管寧和華歆同在園中鋤草,看見地上有一片金,管寧仍依舊揮動著鋤頭,像看到瓦片石頭一樣沒有區別,華歆高興地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寧的神色後又扔了它,曾經,他們同坐在同一張席子上讀 ...

翻譯

  1、管寧和華歆同在園中鋤草。看見地上有一片金,管寧依舊揮動著鋤頭,像看到瓦片石頭一樣沒有區別,華歆高興地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寧的神色後又扔了它。曾經,兩人坐在同一張席子上讀書,有個穿著禮服的人坐著有圍棚的車剛好從門前經過,管寧還像原來一樣讀書,華歆卻放下書出去觀看。管寧就割斷席子和華歆分開坐,說:“你不是 ...

是什麼人

  1、管寧割席的管寧漢末三國時期隱士。管寧字幼安。北海郡朱虛縣(今山東省安丘、臨朐東南)人。主要成就:在遼東講學,整治威儀、陳明禮讓。   2、管寧割席典故:管寧和華歆一同在菜園裡刨地種菜,看見地上有一小片金子,管寧不理會,舉鋤鋤去,跟鋤掉瓦塊石頭一樣,華歆卻把金子撿起來再扔出去。還有一次,兩人同坐在一張坐 ...

的品質

  1、管寧割席中的管寧具有拾金不昧的品質,他是一個對自己要求很高的人,不會因為外物改變自己,當然對朋友的要求也很高。   2、管寧割席,漢語成語,拼音是guǎn níng gē xí,意思是比喻朋友間的情誼一刀兩斷,中止交往,或中止與志不同、道不合的人為朋友。出自《世說新語 ·德行第一》。 ...

的啟示

  1、事情很小,卻是人們容易忽略的細微末節,然而正因其小,足見當時的士大夫品評他人與約束自己的尺度及交友之嚴,見微而知著,因小而見大。   2、當朋友之間所追求的東西有著懸殊的差別之時,就可能在以後的路上分道揚鑣.因此,朋友未必能夠一路通行.有的朋友可以一起學習、一起創業,然而隨著人生經歷的變化,會在一個關 ...

文言文翻譯

  1、管寧和華歆一起在園中鋤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寧依舊揮鋤,視之如同瓦石一樣,華歆卻揀起來給扔了。   2、倆人還曾坐在一張席上讀書,有人乘華車經過門前,管寧讀書如故,華歆卻丟下書,出去觀望。管寧就把席子割開,和華歆分席而坐,並對華歆說:你已經不是我的朋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