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畫家張萱和他的代表作

畫家張萱和他的代表作

  張萱,漢族,長安人,唐代畫家,開元年間可能任過宮廷畫職。以善繪貴族仕女、宮苑鞍馬著稱,在畫史上通常與另一稍後於他的仕女畫家周昉相併提。唐宋畫史著錄上記載張萱的作品計有數十幅,不少還一再被許多畫家摹寫,但出於張萱本人手筆的原作,今已無一遺存。

  代表作有兩件:

  1、《搗練圖》:

  描繪了從搗練到熨練各種活動中的婦女們的情態,刻畫了不同人物的儀容與性格。表現的是婦女搗練縫衣的場面,人物間的相互關係生動而自然。從事同一活動的人,由於身份、年齡、分工的不同,動作、表情各各不一

如何評價青年導演張琦和他的處女作電影在流放地

  很有才華的一位導演,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和北京電影學院。曾任中央電視臺12集文獻紀錄片《共和國外交風雲》的編導兼攝像,該片獲2000年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紀錄片獎和最佳紀錄片導演獎。2007年自編自導處女作《救我》,影片於2008年1月1日全國上映,並獲邀參展上海國際電影節。2011年影片《奪命心跳》入圍第十四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單元。2015年,張琦執導、編劇作品電影&網劇《睡在我上鋪的兄弟》,電影《睡在我上鋪的兄弟》定檔2016年4月1日,同名超級網劇於2016年1月15日提前上線。2018年1月7日,張琦編劇、執導電影處女作《在流放地》。電影《在流放地》是由青年導演張琦自編自導的首部長片,該片講述了一個生活在單親家庭中的小女孩,隨母親南下生活的成長經歷。導演張琦想邀觀眾隨角色一同進行向內的自我探索,認識到人生就是一個在流放地過程,明確人生的侷限性與可能性,有勇氣做第一個走出柏拉圖洞穴的人。《在流放地》將於重慶和銀川南北兩地進行拍攝,當下的分裂和歸屬亦是影片所要帶給觀眾的思考。

唐代畫家張萱代表作品

  唐代畫家張萱代表作品有:

  1、《搗練圖》,描繪了從搗練到熨練各種活動中的婦女們的情態,刻畫了不同人物的儀容與性格。表現的是婦女搗練縫衣的場面,人物間的相互關係生動而自然。

  2、《虢國夫人遊春圖卷》,此圖描寫唐天寶年間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的姐姐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及其侍從春天出遊的行列。它真實地描繪了唐代上層社會婦女閒散享樂的生活。

  3、《武后行從圖》,描繪武則天在宮廷巡行的情景。


愛迪生代表作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出生於1847年2月11日,死於1931年10月18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美國發明家、企業家。   愛迪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利用大量生產原則和電氣工程研究的實驗室來進行從事發明專利,對世界產生重大深遠影響的人。他發明的留聲機、電影攝影機、電燈對世界有極大影響。他一生的發明共有 ...

如何評價穎清的全息生物學

  張穎清無奈又透過組織並驚動了李嵐清副總理,要求國家對全息生物學給予公正評價和重點支援,結果如同飛蛾投火,全息生物學這門源於實踐且應由實踐來檢驗的學說,迅速被鄒承魯召集的一次沒有任何答辯和實踐檢驗程式的中科院生物學部 暗箱會議”以莫須有”的罪名秘密處決”。這次不許當事人到庭的國家級學術斷案”最後以張穎清收到 ...

米勒的詳細資料有什麼代表作

  讓·弗朗索瓦·米勒 ,1814-1875年,是法國近代繪畫史上最受人民愛戴的畫家。1849年巴黎流行黑熱病,他攜家遷居到巴黎郊區楓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這時他已35歲。在巴比松村他結識了科羅、盧梭、特羅容等畫家,在這個窮困閉塞的鄉村,他一住就是27年之久。米勒對大自然和農村生活有一種特殊的深厚感情,他早起 ...

水瓶座發生了一夜情

  我把他打哭了。實際上前一天我還把他氣哭了!   在大街上!   我說人的純潔與否應該是統一的。   我覺得他跟我雖然是個處男,我對他負責所以才對他用真感情,專一和他在一起。甚至因為他的失落而哭泣!   可是我想到第一天見到我他就在我嫉妒疲憊睡著的時候和我發生了關係。他是個身體純潔而心靈已經不純潔的男人! ...

塔羅測試蛇年你的緣分如何?

  正所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蛇年悄然而至,想知道蛇年你和他的緣分如何嗎?是牽牽絆絆不斷糾纏。或者是兩情相悅彼此相守?在這裡,我們一起用塔羅牌來看看吧!   測試規則:心中默想一個人的名字,選出你最有感覺的一張圖案,塔羅告訴你,你們在蛇年的緣分有多深?                  答案就在下面,選 ...

孔子的理想

  關於孔子,幾千年來對他的解讀可謂不可勝數。作為儒學的重要人物,每一個研究儒學的人都無法繞過這樣一座山峰。   數年前,我就曾不揣淺陋地講過一個觀點:孔子的一生就是教人們如何找到安詳。如果我們沿著“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反推,就會得出一個結論:“吾十有五而志於學”的這個“學”,就是安詳;“三十而立”的這個 ...

最後的大家閨秀:

     張允和 《最後的閨秀》是張允和的隨筆集,1999年曾出過一版。張允和去世十年間,多有讀者向出版社打聽購書。一本原本發行量不大的“小書”,為何有那麼大的吸引力,在時間流逝中常被人提起?日前,三聯書店蒐集更多資料和相關回憶文章,重新出版,記者有幸一讀為快。   大家閨秀的煉成   張允和的曾祖父張樹聲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