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哈”是指山裡客人的意思。先來為主,後來為客,先來的漢人就把這些後來的畲民當為客人。畲族自稱“山哈”,是與他們的居住環境、遷徙歷史有關。
畲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散居在我國東南部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安徽省境內,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廣大山區。畲族是我國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他們自稱“山哈”。但這個名稱,史書沒有記載。唐代,居住在福建、廣東、江西三省交界地區的包括畲族先民在內的少數民族被泛稱為“蠻”、“蠻僚”、“峒蠻”或“峒僚”。南宋末年,史書上開始出現“畲民”和“拳民”的族稱。“畲”(She),意為刀耕火種。解放後,改稱為“畲族”。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畲族人口數為709592。畲族使用畲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99%的畲族操接近於漢語客家方言的語言,但在語音上與客家話稍有差別,有少數語詞跟客家語完全不同。無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
畲族歲時風俗在總體上有三大特點:其一,與盤瓠傳說祖先崇拜和民族歷史相關聯;其二,與長期的農業社會形態相適應;其三,與漢族地區的歲時風俗相融合,畲村的歲時風俗既有全民族的普遍性,又有地域和宗教的獨特性。
春節,即"新年",俗稱"做年",畲家認為正月初一至初五為"正年",俗稱"正日年",有的畲村認為初一至初八為"正年",俗稱"上八日"。但春節活動往往延續至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或正月二十四畲族認為,正月二十四"穿天日"後,春節才告結束,甚至於月底,故有"正月未過都是年"之謂。
二月二,也叫"會親節",是福安坂中畲族後門坪、福鼎雙華一帶畲村村民的會親節日,這天閩東、浙南畲村都定點聚會,舉辦歌會,畲家諸姓相聚一起,以歌會親友。
三月三,也叫"烏飯節",又稱"稱歌節",俗稱"上已節",是畲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畲族男女成群結隊出門"踏青",彩集烏稔葉子,泡製烏米飯,緬懷先祖,並以烏米飯贈親友,預祝豐年。
四月初八,也叫"牛歇節",是日不鞭牛,清早就把牛趕到山上吃草,梳洗牛身,做牛欄衛生,還以泥鰍雞蛋泡酒或用米粥、薯米粥等精飼料喂牛,村裡有"牛王廟"的,要在這一天供祭。
五月初五,端午節,俗稱"五月節",為畲家一重大節日,習俗略同於當地漢族、裹粽子、敬祖宗。族中以本日為"盤護忠勇王"神誕,故畲家多在廳堂擺設香案,隆重祭祖、所敬奉的祭品是此節專用的"菅粽"或"橫巴粽"。菅棕,以菅草葉裹製成圓柱狀,扎以棕葉絲,通常是五節,意寓五月節得五福,或言此似"龍首師杖",或言以此象徵先祖"徵番"有功所得的盤上賜物。
農曆六月初六日天貺節,又稱曬服節,民間傳說"土地公"這一天曬銀,俗稱"曝黴",畲民在這一天除曬衣物外,凡珍藏的書籍、歌本、契約、文賃等,也在這天翻曬,不使蟲蛀損害。相傳"六月六"是龍王曬鱗日,這一天曬過的東西,不會發黴蟲蛀。
七月十五,俗稱"七月半"或"鬼節"、"中元節",福安坂中和半鍾姓畲族。"祭祖鳴鑼,請長者將到祖家規宣讀,講明數遍,俾人人通曉恪守",建陽畲族,"中元是日,搗藥草為餅,曝而藏之,病則服焉,絕不用外間醫者"。是日,畲村開啟視牌、祖譜、祖圖,鳴炮祭祖,在門前插一路茗香,俗稱"燒香路",接引祖公回來。祭祖後吃"太公飯"。在此節前後,畲民結伴上山行獵,稱為"秋社"或"獨獵"。
畲族郵票
"嘗新節",又稱"食新節",農曆七月份水稻開鐮過此節,開鐮收割必須先擇吉日。人們把頭一趟割下的稻穀碾成米,煮成白米飯,供祭地方神、祖公神和灶神。祭畢,請親鄰一起品嚐長壽。是日客人越多越好,據說"多一人嘗多一人糧"各人飯罷還要盛一米飯留在桌上,稱為"剩倉"。
八月二十三,元帥節,閩東畲族供奉田公元帥者皆行元帥節。是日,殺一隻大公雞,連同其他供品祭神田公元帥。祭罷,舉家喝"元帥酒",壯膽驅邪。
農曆九月九重節節,畲家男女爬山登高,成群結隊結伴而行,並定點舉行歌會。家家戶戶苞制"重陽糕",是日為閩東霞浦福安交界地畲村的豬神九師爺生日,村民抬九師爺神像遊村。
"穀神節",每年秋收後,閩東畲族村有穀神節。畲民認為稻穀有"穀神"、"谷娘"。穀神中又有"種子仙"、"稻秧仙"、"青秧仙"、"黃稻仙"等,諸神仙分司稻穀各生長期。秧收後,穀物歸倉,設供品教穀神,並舉家合餐,俗稱"理園埕"。意為這年田間種植大計至此料理完畢。閩東霞浦水門穀神節時,畲村中青年男女指"穀神"、"谷娘"以及各位"谷仙子",歌舞狂歡,喜慶豐年。
"立冬",又稱"力冬節",是畲族的圓冬節。這一天,戶戶礱糯谷,春米做餈把,殺雞宰鴨,加滋補草烹煮,閤家飽食進補,俗稱"補冬",同時,舂米制餈,互相饋送,是日,時值小陽春,村人結伴登山,巡迴,俗稱"探寶"。
農曆十二月十五或廿四日浙南畲族為"打塵日",又稱"浮擦謀"。家家戶戶打掃灶秋因圓,洗刷傢俱,清掃垃圾。奧東畲族將此兩日稱為"謝神日"。各戶備上牲到祠堂、宮廟拜謝諸神。閩東畲族認為爐灶上的煙塵是灶神的記錄本。灶神平時聞灶主的惡話都記在哪裡,因此畲家多在廿四日將煙塵打掃乾淨,並沖洗飲食、餐具等,並備"五果"即糖、豆、花生、桔子、粟子等,祭祀灶神。與之賤別,希望灶神向玉皇告灶主時,"好話傳上天,壞話丟一邊"。
淮陽太昊陵廟會俗稱“二月會”,也叫“人祖古會”,其淵源之久、聲勢之大、會期之長,堪稱“天下第一”。每年自農曆二月初二始,至三月初三結束,會期一個月。本屆民俗體育大賽藉助古廟會平臺,本著“全民健身,全民參與”的宗旨弘揚民俗體育文化精神,傳承中華民俗民間技藝,引導廣大群眾科學健身、文明生活,讓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民間體育賽事回到百姓身邊。
宋朝一建立,便在宮廷興起飲茶的風尚。從宋太祖起歷代皇帝皆有嗜茶之好,以致宋徽宗還親自作《大觀茶論》。這時茶文化已成為整個宮廷文化的組成部分,飲茶成為宮廷日常生活內容,考慮全國大事的皇帝、官員,很自然地將之用於朝儀,因此,茶在國家禮儀中被納入規範。至於祭神靈,宗廟,更為必備之物。黃庭堅《謝送壑源揀茶》詩云:“曾思殿東金井欄,甘露薦碗天開顏。”宋代還以麥料蒸茶以祀天,保佑豐收。蘇轍《複次煙字韻答黃大臨庭堅見寄二首》雲:“大芽春米新秋後,麥粒蒸茶欲祀天。”
宋代宮廷茶文化的另—種表現就是上面提到的在朝儀中加進了茶禮。朝廷春秋大宴,皇帝面前要設茶床,皇帝出巡,所過之地賜父老綾袍茶帛。皇帝視察國子監,要對學官、學生賜茶。趙佶作有《子會圖》無論從徽宗本身的地位還是這幅畫表現的場景、內容都不可能是一般文人閒常茶會。文人以茶為聚會儀式,或朝廷親自主持文士茶會已是經常行為。在《宋史·禮志》中到處可見“行茶”之記載。《夢溪筆談》載,宋代禮部貢院試進士,設香案於階前,主司與舉人對拜,此唐舊事也。所坐設位供帳甚盛,有司具茶湯飲漿。接待北朝,契丹使臣亦賜茶,契丹使者辭行宴會上有賜茶酒之儀,辭行之日亦設茶床。
宋代以前,茶文化幾乎是上層人物的專利,至於民間,雖然也飲茶,與文化幾乎是不沾邊的,宋代城市集鎮大興,市民成為一個很大的階層。當時,汴梁的茶肆,茶坊最多,十分引人注目,宋人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載,開封潘樓之東有“從行角茶坊”,而在封上門外馬行街其間坊巷縱橫,院落數萬“各有茶坊酒店”。宋代茶肆不僅在大城市十分興旺,小城鎮也比比皆是,小說《水滸傳》中有多處反映。最為大家熟悉的便是武大郎隔壁的王婆茶坊。市民茶文化主要是把飲茶作為增進友誼社會交際的手段,它的興起把茶文化從文人化和上層社會推向民間,成為茶風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北宋汴京民俗有人遷往新居,左鄰右舍要彼此“獻茶”,鄰居間請喝茶叫“支茶”,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五《民俗》記載:“或有從外新來鄰左居住,則相借措動使,獻遺茶湯,指引買賣之類。更有提茶瓶人,每日鄰里互相支茶,相問動靜。”“客來則敬茶”之禮發展到近代“客來敬茶”之風遍及全國,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
甘露鎮因有江南古鎮甘露寺而遠近聞名,歷史上還有兩個規模頗大的民間傳統節日,並流傳至今。一是每年正月十五的元宵燈節。“甘露看珠燈”早已膾炙人口,馳名百里。燈會期間,上萬盞燈籠薈萃於古鎮及甘露寺,極為壯觀。同時又可品嚐元宵,舉辦傳統廟會。二是每年四月十五的“甘露民俗風情節”(即甘露廟會),廟會期間,有充滿鄉土 ...
【宗族習俗】
畲族村寨多以血緣相近的同姓聚族同居。部分由不同姓氏的地緣組織為基礎的異姓聚居。畲村有祠堂和房的組織。祠堂即宗祠,房即宗祠內子孫派系分支。
畲族的宗族結構是“總祠(公祠)--同姓宗祠(支祠)--房--家庭”。畲族群眾認為“藍、雷、鍾”三姓本為一家人,因而視為同宗。福安畲村藏的清代“藍、 ...
【宗族習俗】
畲族村寨多以血緣相近的同姓聚族同居。部分由不同姓氏的地緣組織為基礎的異姓聚居。畲村有祠堂和房的組織。祠堂即宗祠,房即宗祠內子孫派系分支。
畲族的宗族結構是“總祠(公祠)--同姓宗祠(支祠)--房--家庭”。畲族群眾認為“藍、雷、鍾”三姓本為一家人,因而視為同宗。福安畲村藏的清代“藍、 ...
畲族民風民俗:
服飾:
畲族的傳統服飾,斑斕絢麗,豐富多彩。畲族服裝崇尚青藍色,衣料多為自織的麻布。現在畲族男子服裝與漢族無異,而閩東、浙南的部分畲族婦女,服飾仍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衣領、袖口和右襟多鑲花邊,有穿短褲裹綁腿的習慣。
婚俗:
解放前,畲族婚姻家庭普遍實行一夫一妻制,仍保留著古 ...
春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為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為新年。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 ...
農曆七月十四或十五在我們桂北地區俗稱“七月半”,也有直接稱為“鬼節”,佛教的“盂蘭盆節”和道教的“中元節”也同為這一天。民間俗傳去世的祖先七月初會被閻王釋放半個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的習俗。是繼清明節後又一重要的祭祀祖先的節日,不同的是清明節一般是全族人祭祀,並且還要掃墓,而七月半一般是一家人祭祀 ...
中元節是漢族祭祀祖先的節日。稱為“中元”,原本是道教所命名。在潮汕,這個節日的種種活動,都同道教無關。民間幾乎沒有稱它為“中元節”的,都把它叫做“七月半”,因為節日就在七月十五。
潮汕七月半的節日活動,圍繞著祭祀祖先進行。清代本地方誌的記載,數乾隆《普寧縣誌》最詳細:“俗謂祖考魂歸,鹹具神衣、酒饌以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