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若觀火:
基本解釋:形容觀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火一樣。
近義片語:洞察一切、明察秋毫、一目瞭然。
反義片語:霧裡看花、隱隱約約、大惑不解。
使用方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成語出處:《尚書·盤庚上》:“予若觀火。”
洞若觀火:
基本解釋:形容觀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火一樣。
近義片語:洞察一切、明察秋毫、一目瞭然。
反義片語:霧裡看花、隱隱約約、大惑不解。
使用方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成語出處:《尚書·盤庚上》:“予若觀火。”
歡呼雀躍、比翼雙飛
歡呼雀躍
1、釋義:高興得像麻雀一樣跳躍。 形容非常歡樂。
2、出處:莊周《莊子·在宥》:“鴻蒙方將拊髀雀躍而遊。”
比翼雙飛
1、釋義: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業上並肩前進。
2、出處:《爾雅·釋地》:“南方有比翼鳥焉,不比不飛,其名謂之鶼鶼。”
目無全牛,漢語成語,意思是眼中沒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結構。形容人的技藝高超,得心應手,已經到達非常純熟的地步。出自《莊子養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
成語典故:
廚師給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觸的地方,肩膀所倚靠的地方,腳所踩的地方,膝蓋所頂的地方,嘩嘩作響,進刀時豁豁地,沒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湯時)《桑林》舞樂的節拍,又合乎(堯時)《經首》樂曲的節奏。
梁惠王說:嘻,好啊!(你解牛的)技術怎麼竟會高超到這種程度啊?
廚師放下刀回答說:我所追求的,是(事物的)規律,(已經)超過(一般的)技術了。開始我宰牛的時候,眼裡所看到的沒有不是牛的;三年以後,不再能見到整頭的牛了。現在,我憑精神和牛接觸,而不用眼睛去看,視覺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動。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結構,擊入牛體筋骨(相接的)縫隙,順著(骨節間的)空處進刀,依照牛體本來的構造,筋脈經絡相連的地方和筋骨結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過,更何況大骨呢!技術好的廚師每年更換一把刀,(是用刀硬)割斷筋肉;一般的廚師每月(就得)更換一把刀,(是用刀)砍斷骨頭。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幾千頭了,但刀刃的鋒利就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那牛的骨節有間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節),寬寬綽綽地,對刀刃的運轉必然是有餘地的啊!因此,十九年來,刀刃還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雖然是這樣,每當碰到(筋骨)交錯聚結的地方,我看到那裡很難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視力集中到一點,動作緩慢下來,動起刀來非常輕,豁啦一聲,(牛的骨和肉一下子)解開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樣。(我)提著刀站立起來,為此舉目四望,為此志得意滿,(然後)把刀擦抹乾淨,收藏起來。
梁惠王說:好啊!我聽了廚師的這番話,懂得了養生的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