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末倒置
1、釋義: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
2、出處:宋·朱熹《朱文公文集》:“昨所獻疑;本末倒置之病。”
3、例句:做任何工作,都有個輕重緩急,且不可本末倒置,不分主次。
4、近義詞:愛毛反裘、輕重倒置、倒果為因、捨本求末、剖腹藏珠。
5、反義詞:以一持萬、不可偏廢、剝繭抽絲、分清主次、順理成章。
本末倒置
1、釋義: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
2、出處:宋·朱熹《朱文公文集》:“昨所獻疑;本末倒置之病。”
3、例句:做任何工作,都有個輕重緩急,且不可本末倒置,不分主次。
4、近義詞:愛毛反裘、輕重倒置、倒果為因、捨本求末、剖腹藏珠。
5、反義詞:以一持萬、不可偏廢、剝繭抽絲、分清主次、順理成章。
關於本未的常有成語有以下三個:
一、本末倒置
1、釋義:本,樹根;末,樹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
2、出處:《禮記大學》裡有一句話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二、捨本逐末
1、釋義:舍,捨棄;逐,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2、出處: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上農》中,“民捨本而事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民捨本而事末則其產約,其產約則輕遷徙,輕遷徙則國家有患,皆有遠志,無有居心。”
三、本末終始
1、釋義:本末,樹根和樹梢;終始,事情的結局和開頭。指事物有本有末,有始有終的發展規律;
2、出處:《禮記大學》中,“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謎底是本末倒置。
本末倒置:本:樹根。末:樹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
出自:無名氏《綏德州新學記》:“然非知治之審,則未嘗不本末倒置。”
結構:主謂式。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比喻弄錯了事物的輕重主次。
例句:把學習的時間當做休息的時間,把休息的時間當做打遊戲的時間,這是本末倒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