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江州”是現在的江西省九江市。《琵琶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長篇敘事詩,其最後一句“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表達了作者也琵琶女同病相憐之情。九江是一座有著兩千多年曆史的江南名城。
白居易琵琶行江州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琵琶行》這首長詩被很多人熟知,這首詩透過對琵琶女高超彈奏技藝以及其不幸經歷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會官僚腐敗、人才埋沒等不合理現象。這首詩的尾句“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中的江州其實就是現在的江西省九江市。
九江市是江西省區域中心城市之一,也是一座擁有著2200多年曆史的江南名城,是長江中游區域中心港口城市。九江在農業生產上有著很大的優勢,是非常著名的魚米之鄉,當地使用的漢語方言有贛語、江淮官話和客家話等。
《琵琶行》賞析
白居易的《琵琶行》採用了敘事和抒情現結合的寫作手法,塑造出非常完整且鮮明的人物形象,其語言非常的流暢,並且非常的優美,特別是描寫琵琶演奏的部分,非常的貼切,化虛為實,展現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
白居易著《琵琶行》中提到的江州是現今的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地區簡稱“潯”,古時舊稱有柴桑、江州、潯陽等,現今的九江是一座有著兩千多年曆史的江南名城,同時是中國首批沿江對外開放的城市之一。
江州是唐、宋時期的行政區劃之一,最早始於東晉設定,起初管轄範圍較大,後來經歷過戰亂分割,轄境變小,江州這個行政區劃一直沿用到元代。
《琵琶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被貶任江州任職司馬時寫下的名篇,全詩透過描寫琵琶女高超的彈奏技藝和她的不幸經歷來暗諷封建社會的諸多不合理現象。
1、原文: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2、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
白居易的作品《琵琶行》的詩眼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琵琶行》選自《白氏長慶集》。行,又叫“歌行”,源於漢魏樂府,是其名曲之一。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 ...
1、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 ...
1、本詩的詩眼(主旨)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2、透過寫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結合詩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擊,唱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心聲。社會的動盪,世態的炎涼,對不幸者命運的同情,對自身失意的感慨,這些本來積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傾於詩中。它在藝術上的成功還在於運 ...
《琵琶行》唐.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 ...
1、白居易《琵琶行》譯文:唐憲宗元和十年,我被貶為九江郡司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裡聽到船上有人彈琵琶。聽那聲音,錚錚鏗鏗有京都流行的聲韻。探問這個人,原來是長安的歌女,曾經向穆、曹兩位琵琶大師學藝。後來年紀大了,紅顏退盡,嫁給商人為妻。於是命人擺酒叫她暢快地彈幾曲。她彈完後,有些悶悶不樂的 ...
《琵琶行》作於唐憲宗元和十一年秋,當時白居易四十五歲,任江州司馬。
《琵琶行》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樂府詩之一。此詩透過對琵琶女高超彈奏技藝和她不幸經歷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會官僚腐敗、民生凋敝、人才埋沒等不合理現象,表達了詩人對她的深切同情,也抒發了詩人對自己無辜被貶的憤懣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