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白族形式多樣的民間音樂文化

白族形式多樣的民間音樂文化

  白族是一個融合多民族文化的少數民族,白族文化源遠流長,在歷史的推移中,不斷繼承與發展本民族文化,同時又吸收其他民族優秀文化,因此,便形成了一個多姿多彩,色彩鮮明的文化特色。今天我們著重看一下白族的民間音樂,下面隨小編一起走進白族,看一下形式多樣的民間音樂文化吧。

  白族簡介

  白族主要聚居在中國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餘散居於雲南昆明、元江、邱北、南華、麗江、蘭坪、碧江、維西、保山、瀘水等縣以及四川西昌、貴州畢節地區。人口1131124人。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語支,通用漢文。白族文化與中原漢族文化的交流源遠流長。據史載:唐貞元十六年,南詔王異牟尋曾組織過龐大的樂舞隊,赴長安向唐皇室進獻歌舞,演出《南詔奉聖樂》。

  在此以前,唐皇朝也曾向南詔王贈送過“龜茲樂”和“胡部樂”。明代實行屯田、移民的政策,大量漢族人民遷居大理地區,和白族人民共同耕耘於洱海岸邊。在長期共同生活中,白族民間音樂和漢、普米族的民間音樂相互交流,形成了密切的聯絡。白族的民間傳統節日:春節、三月街、繞三靈、火把節、石寶山歌會、耍海會(農曆八月八日)等都是民間歌舞的盛會。

  音樂特點

  白族民歌的歌詞結構,習稱“山花體”。每首歌詞皆8句(其中第1句為襯詞)或7句為一段。8句歌詞的字數是7775七句的字數是775、7775。有時句中字數有所增減,但都屬於“山花體”的變體。與歌詞結構配合,旋律也由兩個樂段組成,第2樂段是第1樂段的變化重複。

  音樂分類

  白族調白語稱“白兒祜”,意為白曲,類似山歌。因各地不同,故常冠以地名,如“大理白族調”、“劍川白族調”、“洱源西山白族調”以及昆明、元江、瀘水等地的白族調等。大理白族調,劍川白族調。流傳於劍川、洱源地區。曲調質樸、流暢,兼有敘事和抒情的特點,亦可作為說唱曲調使用。洱源西山白族調,流行於洱源縣西山地區及雲龍縣相鄰的山區。音樂多為五聲音階羽調式,也是樂段的變化反覆結構。男女聲均以真聲演唱。白族小調與白族調不同之處,在於愛情內容較少,可以在家裡、街巷中演唱。如“泥鰍調”、“海東調”、“麻雀調”、“栽秧調”等。

  敘事歌有流行於洱海四周的大帛曲(又稱“花柳曲”),流行於山區的“打歌調”。此外,尚有風俗性民歌、兒歌,哄娃娃調等。歌舞音樂有“打歌調”、“霸王鞭調”、“耍龍舞”、“耍獅舞”、“繞三靈”等,音樂都較歡快熱烈。大本曲音樂大本曲是白族傳統曲藝的曲種。其唱腔按傳統的說法,有“三腔九板十八調”。“三腔”指的是3個藝術流派:流行於大理城南的稱為南腔;流行於大理城北的稱為北腔;流行於洱海東岸的稱為海東腔。

  “九板”指的是9個曲牌,是大本曲的基本唱腔,如正板、平板、高腔、脆板、大哭板、小哭板、陰陽板等。“十八調”指的是18首來自民間的民歌小調,是大本曲的輔助唱腔,如老麻雀調、螃蟹調、放羊調、花子調等。一般由1人演唱,1人彈三絃伴奏。明清時代吹吹腔、大本曲劇本和唱本吹吹腔音樂吹吹腔是白族的傳統戲曲劇種,歷史悠久,現稱白劇。其音樂屬於聯曲體。唱腔有小生腔、鬚生腔、小旦腔、搖旦腔、英雄腔、醜腔、高腔、平腔、二黃腔、大哭腔等。主要以嗩吶和打擊樂伴奏。

  器樂分類

  器樂白族民間器樂曲主要有三絃曲、嗩吶吹打樂、洞經音樂等;此外尚有古曲和竹笛、口簧、木葉等演奏的曲調。三絃曲樂器有龍頭三絃、小三絃以及常見的漢族三絃3種通常演奏的三絃獨奏曲有劍川白族調、“洱源白族調”、“泥鰍調”、“蜜蜂過江”、“過山情”以及曲藝大本曲的前奏曲“大擺三臺”、“小擺三臺”等。

  嗩吶吹打樂白族人凡婚喪、廟會、年節、舞獅、耍龍、賽龍船以及在演唱吹吹腔時,皆演奏嗩吶吹打樂。樂器有白族大嗩吶、小嗩吶、過山號以及鑼、鼓、鈸等。曲很多,經常演奏的有“栽秧調”、“耍龍調”、“迎親調”、“拜堂調”、“送客調”、“大開門”、“小開門”等。此外,洞經音樂也在白族人民中流傳較廣。古典戲曲"吹吹腔"發展起來的"白劇",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白族的文化水準較高,各種人才輩出。

  音樂歷史

  古代白族有音樂舞蹈相結合的踏歌。南詔白族詩人楊奇鯤的《途中》、楊義宗的《題大慈寺芍藥》、《洞雲歌》等詩被稱為“高手”佳作,收入《全唐詩》中。《望夫雲》、《蛇骨塔》、《殺州官》、《鉤曰頭》等文學作品,歌頌了古代白族人民在階級鬥爭和生產鬥爭中的英雄人物。南詔有名的《獅子舞》,在唐朝時已傳入中原,《南詔奉聖樂》在唐朝宮廷裡被列為唐代音樂14部之一。《白族調》是流傳甚廣的“三七一五”(前三句七言,後一句五言)的格律詩。15世紀中葉,有些文人應用這一民歌形式寫下了有名的詩篇,如楊黼的“詞記山花碑”。白劇“吹吹腔”是在早期“大本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綜合性的藝術。

  您可能還會喜歡:

  白族蝴蝶會,對愛情的獨特紀念

  妙不可言的傈僳族葫蘆笙舞樂和葫蘆笙

  傈僳族葫蘆笙舞樂的歷史淵源及特點

  畲族民族形式多樣的傳統體育運動

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的土族民間運動

  在我們小時候玩過許多的遊戲,形式多樣、內容也是生動有趣。但是這些遊戲不是每個民族的小朋友都跟我們一樣是玩著這些遊戲,他們可能有著我們所不知道的遊戲,這些遊戲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可能成為某個民間運動。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土族文化吧!

  土族是中國西北的一個古老民族,現有人口將近20萬人,主要聚居在青海省東部的互助土族自治縣以及民和、大通兩縣,其餘散居在同仁、樂都、門源等地。還有少數人居住在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自稱為“蒙古爾”(意思是“蒙古人”)、“察罕蒙古爾”(意思是“白蒙古”)、“土昆”(意思是土人,吐渾音轉)、“土戶家”等。

  居住地附近的藏族人稱他們為“霍爾”(對藏北遊牧民的泛稱),漢、回族人稱他們為“土人”、“土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的意願,統一稱為土族。過去土族只有語言,有互助和民和2個方言,沒有文字。基本詞彙和蒙古語相同或相近。過去通用漢文,1979年青海省有關部門制定了以漢語拼音為基礎的《土文方案(草案)》已試行推廣。土族原信奉多神教,一些人信奉道教。元、明以後普遍信仰喇麻教。

  土族民間傳統體育形式多樣,生動有趣,內容豐富。主要有:

  輪子秋:又稱轉輪秋、車輪秋,土族語稱“卜日熱”,意為“旋轉”、“轉輪輪”。土族傳統體育娛樂活動,歷史悠久,流行於青海互助縣農村,農閒季節或喜慶節日時舉行。過去,比賽使用的輪子秋是大板車上的車輪與車軸。近年來,使用鋼管做輪盤,裝上滾珠軸承,飾以彩旗飄帶,精緻美觀。今已成為運動會的表演、比賽專案。

  賽馬和賽犛牛:這是土族男子所喜愛的體育專案之一。歷史上土族男子以擅長騎射而屢建戰功。如今互助縣的東溝、丹麻、松多、五十等地還定期舉行傳統的。

  打毛蛋:這是土族婦女、兒童所喜愛的一種遊戲。毛蛋系一直徑五點六公分的圓球,用自捻的毛線纏繞而成。打法有拍、盤、轉、穿襠等,以難度和多少定勝負。

  臺毽巴嘎:土族語,意為“踢毽子”。一種兒童體育遊戲,由古代漢族蹴鞠運動演變而來。有雙人賽,或數人分成兩組賽,比賽時以踢數、花式定勝負,負方要受罰。

  丟錢:亦稱“丟尕兒”、“尕卡爾達”。過去土族青少年玩的遊戲。母胡古瓦日。土族語,意為“抓子兒”,土族民間兒童遊戲,由北方少數民族民間遊戲“嘎拉哈”演變而來。一般為兩人或三四人玩。

  合尼瓦日:土族語,意為“抓羊”。土族民間兒童遊戲。玩時,一人扮狼,一人扮牧羊人,其餘的人均為羊,狼要吃羊,牧羊人擋住不讓狼捉住羊,最後以狼捉完羊,或牧羊人保護住羊為勝。解繃繃。一種兒童遊戲,多為土族女孩所喜愛,可能來自漢族相同的民間兒童遊戲。一般兩人玩,玩時用一根細線繩,兩人輪流解繃,繃構出各種幾何圖形,能者為勝。

  罕躍:土族語音譯,意為“帝王走”、“首領走”,即“圍帝王”。舊時,一種民間棋類遊戲。相傳古代土族先民在罕(首領)的率領下,把大本營(圈)裡的牲畜羊、馬等趕出來,向外擴大草場,以便擴張其勢力範圍,互相爭霸。後來,演變成為一種弈棋。

  母胡古瓦日:土族語,意為“抓子兒”,土族民間兒童遊戲,由北方少數民族民間遊戲“嘎拉哈”演變而來。一般為兩人或三四人玩。合尼瓦日。土族語,意為“抓羊”。土族民間兒童遊戲。玩時,一人扮狼,一人扮牧羊人,其餘的人均為羊,狼要吃羊,牧羊人擋住不讓狼捉住羊,最後以狼捉完羊,或牧羊人保護住羊為勝。

  解繃繃:一種兒童遊戲,多為土族女孩所喜愛,可能來自漢族相同的民間兒童遊戲。一般兩人玩,玩時用一根細線繩,兩人輪流解繃,繃構出各種幾何圖形,能者為勝。

  您可能還喜歡:

  東鄉族莊窠的房屋建造與形成

  水族服飾中的顏色偏好與禁忌

  享譽千年的水族九阡酒

  歷史悠久、多種多樣的水族剪紙藝術

舊北京民間“吆喝”文化

  北京有個“吆喝大王”———已是古稀之年的臧鴻老先生,會吆喝100多種老北京用的、玩的、吃的、喝的叫賣聲。但凡老字號重張,他都得去給老買賣吆喝兩嗓子。1993年,南來順重新歸置了100多種京味小吃,他專去捧場。有口賣高樁柿子的詞兒他是這麼吆喝的:“嘞———高樁兒的嘞———柿子嘞———不澀的嘞———澀的還有換嘞!”

  其實,吆喝的本意是大聲喊叫。《儒林外史》里正在燈下念文章的匡超人“忽聽得門外一聲響亮,有幾十人聲一齊吆喝起來”。這大聲喊叫的吆喝何時用作叫賣的吆喝?筆者沒有考證(也於此就教於方家),但賣東西吆喝著賣,則古已有之。最早的是姜太公在肆裡做屠夫就“鼓刀揚聲”;宋時開封街市上有“喝估衣”者、有“賣藥及飲食者,吟叫百端”。明代的北京有吆喝著賣花的,陽春三月桃花初放,滿街唱賣,其聲豔羨;至清末民初以至解放前和解放初的一段歲月,老北京的吆喝就更繪聲繪色了———

  賣心裡美蘿蔔的吆喝:“蘿蔔賽梨哎———辣來換!”賣冰糖葫蘆的吆喝:“蜜嘞哎嗨哎———冰糖葫蘆嘞!”賣金魚的吆喝:“一大一條,二大一條,我不是賣黃瓜的,我是賣大小金魚的!”賣蟠桃的就更吆喝出個花兒:“這不是大姑娘扎的,也不是二姑娘繡的,這是三姑娘逛花園一腳踩下一個扁蓋兒桃!”……

  吆喝也非京華僅有,而是遍及各地都市的街頭巷尾。比如徐州,筆者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就聽見過“炕雞嘞嗨———炕雞哎!”的吆喝;“刮子篦子———刮子篦子!”的吆喝,經指點原是常州人在叫賣梳子篦子;還有早市上“大米小米豇綠豆,白麵一勾五碰頭的稀飯嘞———糖包豌豆包!”的吆喝聲,秋冬夜色中遠處傳來的“烤白果嘞———白果!”“裡外青的蘿蔔嘞!”的吆喝聲,聲聲入耳。

  兩年前,一位專回徐州探望的華僑王老先生,在當年住過的老巷子裡忽地聽見一蹬三輪者用電喇叭吆喝“臭豆乾!”老先生聽了搖著頭說:“沒那味了。50多年前的吆喝像唱曲一樣。現在要想再聽,只有去聽相聲了。”

  不錯,這種從早到晚絡繹不絕抑揚頓挫生動風趣出自小商小販之口的吆喝,確實走進了藝術殿堂,受到藝術家的青睞。傳統相聲《賣估衣》裡就有吆喝的活兒。現代京劇《紅燈記》裡的磨刀人也吆喝了一句:“磨剪子嘞———搶菜刀!”前文提到的吆喝大王前些年還為反映老北京的《城南舊事》、《四世同堂》等影視劇配過吆喝聲,而十多年前有個小品中的吆喝“賣大米嘞———賣大米!”也著實火了一把。

  沿街串巷的五行八作的販夫走卒,將販賣貨物用曲藝清唱或口技形式吆喝出來,他們不愧為韻味十足的吆喝藝術家。而時下有些藝術家的“吆喝”卻沒那味了。不信?你開啟電視瞧瞧,那些歌星笑星影星視星……眾多的星星藝術家在熒屏裡面對著億萬觀眾“吆喝”著“我愛××”、“用了真的好舒服”、“誰穿誰精神”、“實惠,看得見———不到一塊錢”……都什麼味兒?


獨具特色的民間鄉土文化奇葩——“鯉魚燈舞”

  萬古鯉魚燈舞,是大足獨具特色的民間鄉土文化奇葩。 燈光雪亮,音樂緩緩,環境輕柔,天光水色之中,一群“鯉魚”追逐搶寶、跳龍門、覓食、啄草、遊弋、   產卵每個動作,每個情節,每個造型,無不清楚明白,既優美酣暢,又輕盈快捷;既充滿濃郁生活氣息,又映照出一個魚的世界。這便是萬古鎮已演了近半個世紀的鯉魚燈舞——一 ...

傣族民間音樂舞蹈

  思茅地區的傣族民間歌謠音樂分勞動歌和風俗歌兩大類,通常是以“贊哈”演唱形式表現出來,以竹笛、瑟伴奏。   勞動歌:內容多反映日常勞動生活中的情趣,有《摘果歌》、《狩獵歌》、《歡樂歌》、《拾木頭歌》、《打水歌》、《紡織歌》、《破蔑歌》、《穿牛鼻子歌》、《撒秧歌》、《十二馬》、《叫魂歌》、《拴牛魂歌》等。   ...

迪慶民間傳統文化

  多姿多彩的服飾   迪慶民族服飾多姿多彩、風情萬種,其中,藏族服飾富麗華貴、色彩繽紛。每個藏族聚居的鄉鎮都表現出同一民族不同地域的風格特色。例如男性頭飾就有氈帽、狐皮帽、金邊帽、紅纓帽、髮辮纏頭等。服裝形式,用料和色彩各有不同,飾物種類繁多,有金、銀、珍珠、珊瑚、瑪瑙、象牙、綠松石、天珠等,一套服飾的價值 ...

哈尼族民間音樂舞蹈

  思茅地區的哈尼族能歌善舞,按不同曲調來分類,民歌有四類,即:哈巴、阿哧、儀式歌、然古宅。“哈巴”,是歌唱傳統古規、道理的,一般稱“酒歌”。凡節慶佳節,婚喪嫁娶及祭祀活動,新居落成等場合,多在酒席上邊飲邊唱以自娛。酒歌有<唱天地>、<唱人生>等。哭調有<離娘調>、<哭訴調>、<出嫁離別>、<媳婦調>等。“阿 ...

布朗族民間音樂舞蹈

  思茅地區布朗族民歌按唱的格調區分,可分為“擺”、“栽”、“佔擺”“東麻”、“擺崩”、“素”、“東算傣”等。“擺”有大擺、小擺兩種唱法。為主人賀新房、賀生,為辦婚禮的人家唱賀新郎、新娘時唱大擺調;請人吃飯或跟姑娘談情時唱小擺調。逢臘月到翌年二月是建蓋房屋季節;建房人家都要請歌手來唱賀新房調。舉行婚禮請歌手唱 ...

彝族民間音樂舞蹈

  思茅地區的彝族主要分佈在景東、景谷、鎮沅、普洱、江城、瀾滄、墨江、思茅等地。彝族民歌音樂按其體裁,表現內容及演唱形式可分為跳歌、小曲、山歌三大類。   跳歌:是詩、歌、舞融為一體的群眾自娛活動。眾人隨蘆笙、笛子音樂的旋律節奏,邊唱邊跳,一人領唱,眾人合唱。從歌詞內容上分盤曲(排曲)、雜曲(散曲)、對歌(辯 ...

佤族民間音樂舞蹈

  思茅地區佤族的民歌音樂分為風俗歌、山歌、玩調、兒歌四類。   風俗歌:粗獷樸實的音樂風格突出,風俗歌中有:(1)勞動性風俗歌,是在野外集體勞動時對唱,以配合勞動,協調動作的歌曲,有《拉木鼓歌》等。(2)祝賀性風俗歌,有《結婚調》、《蓋房調》。(3)歡慶性風俗歌,有狩獵滿載而歸後唱的《獵歌》。(4)生活性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