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是我國西南邊疆一個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在麗江、碧江、保山、南華、元江、昆明、安寧等地和貴州畢節、四川涼山、湖南桑植縣等地亦有分佈。白族使用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還有說法主張白語(即白族的語言)、土家語也屬於漢語族。絕大部分操本族語,通用漢語文。元明時使用過“僰文”(白文),即“漢字白讀”。使用漢字書寫,有自己的語言,文學藝術豐富多彩。善經營農業、鹽漬杜鵑花。三道茶是雲南白族招待貴賓時的傳統飲茶方式。
白族是我國西南邊疆一個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在麗江、碧江、保山、南華、元江、昆明、安寧等地和貴州畢節、四川涼山、湖南桑植縣等地亦有分佈。白族使用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還有說法主張白語(即白族的語言)、土家語也屬於漢語族。絕大部分操本族語,通用漢語文。元明時使用過“僰文”(白文),即“漢字白讀”。使用漢字書寫,有自己的語言,文學藝術豐富多彩。善經營農業、鹽漬杜鵑花。三道茶是雲南白族招待貴賓時的傳統飲茶方式。
服飾是一個民族文化精粹的體現,他不止是讓我們有一件衣服遮體,更多的還是體現一個民族的文化積澱。如果一個民族沒有了自己的服飾,也將代表著這是一個沒有文化積澱的民族。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白族文化吧!
服飾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粹和外在呈現,它所代表的,除了衣服的概念之外,更多的還是這個民族千百年來在文明程序中的歷史文化積澱、民族特性和人文氣息。在某種程度上,一個沒有自我服飾文化的民族,是一個沒有歷史積澱的民族。白族的服飾文化深受南詔、大理國等文化的滋養,兼顧了實用和美觀,給人以得體、大方、端莊、個性、華麗等等舒服的感受,進而在歷史的積澱和發展中形成深厚的民族服飾文化,成為代表白族的顯著特徵之一,也成為中華民族服飾文化的重要組成。
白族服飾文化的精髓體現在服飾的基本色素之中。白族尚白,在服飾中,素以白色主基調的服飾為美。而白色,在色素中,所代表的主涵義為“尊敬、純淨、簡潔、和平、謙卑、精密”,由此給人的色感是“明快、純真、清潔、高雅”。白族與“白”有天緣,民族的命名用“白”,民族服飾的主要色彩基調也用“白”,這絕是一種巧合之中的必然。
而當我們將白族的歷史文化與服飾文化相結合起來的時候,我們更會驚奇地發現,他們無論是在審美方式上的唯美、思維方式上的簡潔、性格體現上的謙和、日常工作中的精密都是其“白”主色素下的生動呈現。透過深厚的白族服飾文化,我們可以看到白族先民在歷史的長河中,對白色的選擇,是一種對色彩的崇拜,更是一種對民族特性的規定,白族服飾呈現的既是一種歷史文化,更是一種民族本質和特性。
大理白族服飾文化的精髓體現在和諧元素濃郁的精美圖案中。白族手工技藝精湛,在服飾文化中,素以手法細膩、圖案精美的頭巾、飄帶等搭配服飾為美。在如今的大理地區,只要你走進,金花們便會自豪而嫻熟向你講白族頭巾“風花雪月”的故事,讓你覺得頭巾已不是服飾,而就是大理金花自己,就是大理“風花雪月”,就是大理本身。
回過來講,在白族服飾中用於搭配的飄帶、頭巾、束腰上所繡的圖案以及金花們腳下所穿的繡鞋,圖案都以花草、飛鳥、蝴蝶等為主。這些圖案進入視線的時候,首先感覺到的是精細做工之下的圖案美,然後就會使人不禁往圖案背後去聯想大理的“風花雪月”、“文獻名邦”、“萬蝶齊飛”、“洱海映月”等等。但當我們平靜下以後,我們只要將這些元素賦予生命,那麼就是一幅時下倡導的“和諧、和美、和順”圖。於是,我們不得不拋開以往對白族服飾刺繡做工精美、寓意豐富、祈子祈喜、消災祈福等的粗淺理解,而上升到體悟白族服飾文化所蘊涵的和諧、和順、和美中來。
誠然,白族服飾的文化並不是簡單的幾個分析、幾句話就能加以概括或是敘述的。要真正瞭解厚重的大理白族服飾文化,首先應該進入大理,來到承載她的這片天地,用時間和實踐,用真心和靈感,慢慢地去感受、感悟,也許就會得到讓你滿意的答案。
今天,白族服飾文化因其深深紮根於五千年的大理歷史文化之中,已成為了大理人民智慧的結晶和歷史文化生動呈現的載體,已隨著時代的發展成為中華民族服飾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
您可能還喜歡:
瑤族新年,瑤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漢族信仰,漢族宗教信仰文化
精美絕倫的侗族銀飾文化
歷史悠久的侗族薩瑪節文化
中國56個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是原稱為“華夏”的中原居民,後同其他民族逐漸同化、融合,漢代開始,稱為漢族。
食俗
漢族以糧食作物為主食,以各種動物食品、蔬菜作為副食的基本飲食結構。這與西方諸民族和中國藏、蒙等民族的飲食結構形成了鮮明的差別。此外,在長期的民族發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飲食慣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餚、飲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生產生活條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體特點。
主食
米食和麵食是漢族主食的兩大型別,南方和北方種植稻類地區,以米食為主,種植小麥地區則以麵食為主,此外,各地的其他糧食作物,例如玉米、高梁、穀類、薯類作物作為雜糧也都成為不同地區主食的組成部分。漢族主食的製作方法豐富多采,米麵製品,各不少於數百種。現在,中國東南方仍以米食為主,大米制品種類繁多,如米飯、米糕、米粥、米團、米麵、餈飯、湯圓、粽子等;東北、西北、華北則以麵食為主,饅頭、包子、麵條、烙餅、餡餅、餃子等都為日常喜愛食物,其他如山東煎餅、陝西鍋盔、山西刀削麵、西北、華北抻面、四川擔擔麵、江蘇過橋面等都是有名的面制風味食品。
菜餚
漢族在飲食習俗方面形成菜餚的眾多不同型別,是因為受到多方面的條件影響。首先是原料出產的地方特色,例如東南沿海的各種海味食品,北方山林的各種山珍野味,廣東一帶民間的蛇餐蛇宴。其次,還要受到生活環境和口味的制約。人們常把漢族和其他有關民族的食俗口味概括為“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雖然過於籠統,並不準確,但也反映出帶有區域性的某些口味的差異和區別。再次,各地的調製方法,包括配料、刀工、火候、調味、烹調技術的不同要求和特點,都是形成菜餚型別的重要因素。各地在民間口味的基礎上逐步發展為有特色的地區性的菜餚型別,最後發展成為較有代表性的菜系。匯成漢族飲食文化的洋洋大觀。
飲料
酒和茶是漢族主要的兩大飲料。中國是茶葉的故鄉,中國也是世界上發明釀造技術最早的國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數千年來,構成漢族飲食習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發生了廣泛影響。除酒和茶兩種主要飲料,某些水果等製品也成為不同地區、不同季節人們的飲料。
節日食品
節日食品是豐富多采的。它常常將豐富的營養成分,賞心悅目的藝術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巧妙地結合起來,成為比較典型的節日飲食文化。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是用作祭祀的供品。在舊時代的宮廷、官府、宗族、家庭的特殊祭祀、慶典等儀式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當代漢族的多數地區,這種現象早已結束,只在少數偏遠地區或某些特定場合,還殘存著一些象徵性的活動。
二是供人們在節日食用的特定的食物製品。這是節日食品和食俗的主流。例如春節除夕,北方家家戶戶都有包餃子的習慣,而江南各地則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習俗,
另外,漢族許多地區過年的家宴中往往少不了魚,象徵“年年有餘”。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千百年來傳承不衰。中秋節的月餅,寓含了對人間親族團圓和人事和諧的祝福。其他諸如開春時食用的春餅、春捲,正月十五的元宵,農曆十二月初八吃臘八粥、寒食節的冷食,農曆二月二日吃豬頭、咬蠶豆、嘗新節吃新谷,結婚喜慶中喝交杯酒,祝壽宴的壽桃、壽桃、壽糕等,都是在歷史發展中形成並且一代代傳承下來的節日習俗中的特殊的食品和具有特殊內涵的食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