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益會龍山大橋是益陽橫跨資江的第一橋,因而,本地人習慣稱其為“資江一橋”,它也是當時湖南省4座500米以上特大雙曲拱橋之一。
2、上世紀初,行人透過的主要路段,基本都是渡口,擺渡過河是最常見的交通方式,橋樑並不多見。
3、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汽車路過渡的人流、物流逐漸增加。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中共益陽地委、益陽地區行政公署謀劃修建會龍山大橋。
1、益會龍山大橋是益陽橫跨資江的第一橋,因而,本地人習慣稱其為“資江一橋”,它也是當時湖南省4座500米以上特大雙曲拱橋之一。
2、上世紀初,行人透過的主要路段,基本都是渡口,擺渡過河是最常見的交通方式,橋樑並不多見。
3、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汽車路過渡的人流、物流逐漸增加。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中共益陽地委、益陽地區行政公署謀劃修建會龍山大橋。
株洲六橋建在湘江上方,位於中環建寧大橋與內環天元大橋之間,距上游建寧大橋2、5公里,距下游天元大橋3、8公里處。
株洲六橋是株洲市十二五規劃期間重大基礎設施專案之一,共計完成了16套橋型設計方案。
株洲六橋與規劃中的天池路、航空大道、萬壽路對接,連線天元區和蘆淞區,是河西城區與河東楓溪新城、航空新城片區、株洲縣淥口鎮之間的快速過江通道。成為株洲市城區河西與河東楓溪新城、航空新城片區、株洲縣淥口鎮之間的快速過江通道,對最佳化城市路網結構,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具有積極作用。
1、青馬大橋(TsingMaBridge)是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境內連線葵青區青衣島與荃灣區馬灣島的主要通道,是香港青嶼幹線道路的組成部分之一。
2、青馬大橋於1992年5月25日動工興建,於1996年完成合龍工程,於1997年5月22日通車運營。青馬大橋東起青衣島,上跨馬灣海峽,西至馬灣島;線路全長2160米、主橋全長1377米;上層為雙向六車道城市快速路,設計速度100千米/小時,下層為雙線鐵路,設計速度135千米/小時;專案總投資額72億港元。
3、青馬大橋位於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西北部;該橋東起葵青區青衣島,上跨馬灣海峽,西至荃灣區馬灣島後,匯接汲水門大橋,組成青嶼幹線道路,途經鐵路為香港機場快線。
4、青馬大橋全長2160米,水上主跨1377米,橋寬42米,橋塔高度(至鞍座)206米,每個鞍座重500墩,固定主纜的兩個錨碇分別重20萬噸和25萬噸。主纜直徑1.1米,由33400根直徑為5.38毫米鋼絲組成,鋼絲總長16萬千米,總重2.67萬噸,每條主纜荷載5.3噸。橋身鋼材總重量4.9萬噸,每米橋身重量為22.7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