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副中心城市作為省會城市與一般城市之間的城市在區域經濟中發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省域副中心城市通常是指在一省範圍內,綜合實力較周邊城市強大,經濟輻射力超出了自身管轄的行政區範圍,擁有獨特的優勢資源,且距離省會城市150公里以上遠、可以被賦予帶動周邊區域發展重任的大城市。
上世紀90年代初,湖北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城市佈局和發展的“一特五大”戰略:即重點發展武漢這一個特大城市,並將當時的中等城市荊州、黃石、襄陽、宜昌、十堰5市發展為大城市。
到2020年,宜昌、十堰、襄陽均超過建成區面積120平方公里、非農業人口130萬人的大型Ⅱ城市“門檻”。至此,“一特五大”戰略目標基本實現,在這種情況下,全省的城鎮體系應當有新的佈局和發展思路。
人多地廣、地域上東窄西寬,而省會武漢又偏於鄂東,客觀上需要在西部地區有一兩個城市當武漢市的“二傳手”。很有必要在發揮武漢這一全省中心城市龍頭作用的同時,確立“省域副中心城市”。
區域副中心城市通常是指在一省範圍內,綜合實力較周邊城市強大,經濟輻射力超出了自身管轄的行政區範圍,擁有獨特的優勢資源,且距離省會城市150公里以上遠、可以被賦予帶動周邊區域發展重任的大城市。
城市副中心是城市核心中央商務區(CBD)以外,城市經濟流的高效聚集區,是城市中新興第三產業的集中分佈區,是城市空間結構分散化過程中核心CBD的外延部分,具有疏解或補充核心CBD的功能,並與之共同構成城市CBD網路系統。
長三角五大副中心城市有南京、杭州、蘇州、無錫、寧波,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簡稱:長三角城市群)以上海為中心,位於長江入海之前的沖積平原,根據2019年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規劃範圍正式定為蘇浙皖滬三省一市全部區域。長三角城市群是“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地帶,在中國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是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平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長江經濟帶的引領者,是中國城鎮化基礎最好的地區之一。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是為調整北京空間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發展新空間的需要,也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最佳化開發模式的需要而提出的。規劃範圍為原通州新城規劃建設區,總面積約155平方公里。外圍控制區即通州全區約906平方公里,進而輻射帶動廊坊北三縣地區協同發展。
北京市人大常務委員 ...
省級副中心城市有青島市、煙臺市、南陽市、洛陽市、宜昌市、襄陽市等。省級副中心城市通常是指在一省範圍內,綜合實力較周邊城市強大,經濟輻射力超出了自身管轄的行政區範圍,擁有獨特的優勢資源,且距離省會城市150公里以上遠、可以被賦予帶動周邊區域發展重任的大城市。 ...
1、北京城市副中心在北京通州區。,總面積約155平方公里。外圍控制區即通州全區約906平方公里,進而輻射帶動廊坊北三縣地區協同發展。2017年11月23日,根據北京市通州區人代會六屆三次會議要求,北京城市副中心計劃3年內新增133所學校和幼兒園。
2、2018年3月29日,北京市人大常務委員會聽取和審 ...
北京城市副中心(BeijingMunicipalAdministrativeCenter)的建設是為調整北京空間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發展新空間的需要,也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最佳化開發模式的需要而提出的。
規劃範圍為原通州新城規劃建設區,總面積約155平方公里。控制區即通州全區 ...
城市副中心是城市核心中央商務區(CBD)以外,城市經濟流的高效聚集區,是城市中新興第三產業的集中分佈區,是城市空間結構分散化過程中核心CBD的外延部分。
城市副中心受多核心理論影響,多中心發展成為現代國際大都市空間格局演變的主導方向,建設“城市副中心”則成為大都市多中心發展的重要選擇。儘管如此,學術界 ...
1、副省級市是中國行政架構為副省級建制的地級市,其行政級別正式施行於1994年2月25日,前身為計劃單列市,其黨政機關主要領導幹部行政級別為省部級副職。
2、將部分城市定為副省級市,不僅有利於加快城市的經濟與社會發展,而且有利於更好的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作用。 ...
1、江西暫時沒有副省級城市,副省級城市目前有十五個,分別如下:哈爾濱、長春、瀋陽、大連、濟南、青島、南京、杭州、寧波、廈門、廣州、深圳、武漢、成都、西安。
2、江西省會南昌目前為廳級省會城市。
3、江西最有希望成為副省級城市的三個城市:南昌,古稱豫章、洪都,江西省省會,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