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十行;解釋:一眼能看十行文章。形容閱讀的速度極快。能在很快的時間內,閱讀完相關的內容。
出處:《梁書之簡文帝紀》:“讀書十行俱下。”
《北齊書之河南康舒王孝瑜傳》:“兼愛文學,讀書敏速,十行俱下。”
宋朝劉克莊《雜紀六言五首》:“五更三點待漏;一目十行讀書。”
示例:清朝曹雪芹《紅樓夢》第23回:“你說你會過目成誦,難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了”。
一目十行;解釋:一眼能看十行文章。形容閱讀的速度極快。能在很快的時間內,閱讀完相關的內容。
出處:《梁書之簡文帝紀》:“讀書十行俱下。”
《北齊書之河南康舒王孝瑜傳》:“兼愛文學,讀書敏速,十行俱下。”
宋朝劉克莊《雜紀六言五首》:“五更三點待漏;一目十行讀書。”
示例:清朝曹雪芹《紅樓夢》第23回:“你說你會過目成誦,難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了”。
1、目不暇接:形容東西多,眼睛看不過來。
2、火眼金睛:用以指人的眼光銳利,能識別真偽。
3、眼高手低:指人要腳踏實地,踏踏實實的做工作。
4、心明眼亮:形容看問題敏銳,能辨別是非。
5、目瞪口呆:形容因吃驚而發愣的樣子。
6、一目瞭然:形容事物原委很清晰。
7、耳聰目明:形容頭腦清楚,眼光敏銳。
8、一葉障目:比喻被區域性的現象所迷惑,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9、目不識丁:形容人不識字或沒有學問。
10、目不轉睛:眼睛盯著看,形容人注意力集中。
1、成語:視死如歸;
2、解釋: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樣平常。形容不怕犧牲生命;
3、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左下》:“三軍既成陣,使士視死如歸,臣不如公子成父。”;
4、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不怕死;
5、近義詞:捨生忘死、捨生取義、視死若歸;
6、反義詞:貪生怕死;
7、造句:魯迅先生曾說過,士兵並不怕死,但一看到將軍臉上的鐵面,也就不能視死如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