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睹:看,思:思念。看見死去或離別的人留下的東西就想起那段情感。指看到曾經待過的地方、使用過的物品、經歷過的類似的事情等,而想起自己曾經的經歷,從而發出的感慨的這樣一種感情。
例子:
他看到了來自故鄉的泥土,睹物思情,想起了那段塵封的情感。
“物之不齊,物之情也”的釋義:物品千差萬別,這是客觀情形,自然規律。“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是出自經典名著《孟子》卷五《孟子·滕文公上》第四章。
原文節選:
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萬。子比而同之,是亂天下也
譯文:
各種東西的質量和價格不一樣,這是很自然的,有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甚至相差千倍萬倍。您想讓它們完全一樣,只是搞亂天下罷了。
見到舊事物,想念起了過去與之相關的人,一般是用來感嘆物是人非的情形。近義詞:睹物思人、人亡物在、觸景生情。
1、睹物思人:看見死去或離別的人留下的東西就想起了這個人;
2、人亡物在:指因看見遺物而引起的對死者的懷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3、觸景生情:受到眼前景物的觸動,引起聯想,產生某種感情。
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意思是物品千差萬別,這是客觀情形,自然規律。
此句出於《孟子滕文公上》。
原文: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萬。子比而同之,是亂天下也。巨屨小屨同賈,人豈為之哉?從許子之道,相率而為偽者也,惡能治國家?
意義告訴人們一棵樹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樹葉;一片沙 ...
藉助事物委婉地加以表達自己的感情,“託物寄情”是詩人經常運用的一種手法。如李商隱曾說過:“楚雨含情皆有託”(《梓州罷吟寄同舍》),雖然他的作品未必每一首都有寄託,但他致力於婉曲見意,言近旨遠,深情綿邈。如他的《回中牡丹為雨所敗二首》其二: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盤迸淚傷心數,錦瑟驚弦破夢頻。 ...
諸物思人釋義看見死去或離別的人留下的東西就想起了這個人。成語出處唐·斐鉶《傳奇·顏濬》。示例俗語說睹物思人,天下的水總歸一源,不拘那裡的水舀一碗,看著哭去,也就盡情了。語法作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形容對故人的懷念。 ...
秋思的意思是一年一度的秋風,又吹到了洛陽城中,身居洛陽城內的遊子,不知家鄉的親人怎麼樣了;寫封家書問候平安,要說的話太多了,又不知從何說起。信寫好了,又擔心匆匆中沒有把自己想要說的話寫完;當捎信人出發時,又拆開信封,再還給他 ...
1、不以物喜釋義:不因外物或喜或悲。全句應為“不以物喜,不以自悲”,是一句互文,意思是不因外物和自己而或喜或悲。也就是心中有信念,心無旁騖的意思。
2、“不以物喜”出自北宋文學家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本意是不因外物和自己而或喜或悲,表達了一種豁達樂觀,超然物外的高尚情志。作者范仲淹在慶曆新政失敗後被貶 ...
1、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翻譯:“博覽群書並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思考當前的事。”
2、【原文】: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出處】:《論語·子張》
4、【譯文】:子夏說:“廣泛的學習就要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發問求教,多考慮當前的事情,仁德 ...
1、上善若水厚德載物的意思是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就和聖人差不多了。如果有很多人得到你的幫助,而你都不要求回報,那你的德就厚了,就可以稱作德高望重了。
2、上善若水厚德載物語出《老子》第八章。
3、《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