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房子所需用的材料種類有很多,每種材料都有它獨特的作用,磁磚和瓷磚都是用於裝飾地磚和牆紙的,兩個的種類是不同的,現在就來了解一下瓷磚和磁磚的區別。
磁磚與瓷磚的區別:本質區別
磁磚通常比瓷磚價格高
瓷磚一般指有釉面的磚,而磁磚一般指無釉面的磚或通體磚(如玻化石等)。一般來說規格大的磁磚適合鋪地面小規格的一般鋪陽臺牆面;磁磚比瓷磚相對來說較重,鋪的時候不易與接觸面粘合,所以通常鋪磁磚時用水泥較多。而瓷磚的適用範圍就比較廣了,施工工藝較磁磚簡單大多用於衛生間牆面地面、廚房牆面地面及客餐廳。地面燒製時兩種溫度有區別,由於現在市面上瓷磚的品種繁多,商家為了降低成本質量大都一般,所以我個人認為。通常市面上的瓷磚比磁磚滲水性較強。基本一樣,但是瓷磚一般指有釉面的磚,而磁磚一般指無釉面的磚或通體磚(如玻化石等)。
磁磚與瓷磚的區別:工藝區別
磁磚:是用陶土燒製成的,因吸水率較高而必須上釉。這種磁強度較低。
瓷磚:是用瓷土燒製成的,為了追求裝飾效果也上了釉,這種瓷磚結構嚴密、強度很高、吸水率較低,抗汙性強,(如家中常見的瓷碗)價格比陶土燒的磚稍高。我國是陶瓷的發源地有著悠久的歷史,現代工業的發展,在運用了納米技術下,硬度相當高,可以做金鋼鑽頭。所謂磁磚,是以耐火的金屬氧化物及半金屬氧化物,經由研磨、混合、壓制、施釉、燒結之過程,而形成之一種耐酸鹼的瓷質或石質等之建材或裝飾之材料,總稱之為磁磚
磁磚與瓷磚的區別:字面區別
從文字的演變來看“磁”是“瓷”的俗稱,“磁”字演繹成可以作為“瓷”字的俗稱是從“磁器”開始的,“磁器”原本指磁州窯所產的瓷製品,逐漸演變為可以泛指瓷制器具。磁州窯是我國古代北方最大的著名民窯,窯址在今河北邯鄲磁縣附近,磁縣宋代屬磁州,磁州窯創燒於北宋中期,並達到鼎盛,南宋、遼金元、明清仍繼續燒製,歷史悠久,具有很強的生命力,流傳下來的磁州窯製品也多,對日本、朝鮮、越南、泰國等國影響較大。而在臺灣將一個俗稱的“磁”字全面替代“瓷”字的一個重要歷史原因是日本對臺灣長達50年(1895-1945)的統治,在日文的漢字中一般稱china為“磁器”,類似的還有“陶磁器制の”、“陶磁器工業”。
“瓷”字一直是陶瓷行業從業人士、甚至每一箇中國人引以為驕傲的一個字,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對應的英文是“china”,歷史上都認為瓷是中國人的偉大發明。至於“瓷磚”這個詞,用現代的觀點來看,也僅僅是一個概念性名詞,而不是一個嚴格的專業技術術語。
磁磚與瓷磚的區別:陶瓷分類
標準將陶瓷分為兩大類:陶器與瓷器,而將瓷器的吸水率標準定為“一般不小於3%”,當然又將瓷器類分為三類,其中細瓷器的吸水率要求是“一般不大於0.5%”,在國家標準中用如此不夠嚴謹的“一般不大於”、“一般不小於”的描述是比較罕見的,而且這個標準一直延續至今,據悉該標準正在修訂之中。在陶瓷磚方面,2006年9月1日起實施的gb/t3810.1~.17-2006《陶瓷磚》國家標準是1999年版的修訂版,是與國際標準iso13006《ceramictiles—definitions,classification,characteristicsandmarking(陶瓷磚-定義,分類,效能和標記)》等同使用的國家標準,標準中嚴格按吸水率將陶瓷分為五大類,分別為:瓷質磚、炻瓷磚、細炻磚、炻質磚、陶質磚,明確規定瓷質磚的吸水率不大於0.5%,而將吸水率0.5%。而隨著技術的不斷升級,目前瓷磚的吸水率已經可以達到0.08%的水平。
而有些人這樣理解:“磁”字是石字邊,暗喻我們的磁磚堅如磐石,而“瓷”字有次於瓦的型構,其實這完全是片面理解“瓷”字的型構含義是瓷的誕生晚於瓦,我們是先發明瞭燒瓦,在燒瓦基礎上發明了燒瓷。顯然是用“瓷磚”還是用“磁磚”只是一個約定俗成的事情。
以上內容介紹了瓷磚和磁磚的詳細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他們有著本質區別,磁磚比瓷磚價格高,工藝上也是有區別的,還有就是字面的區別和陶瓷的分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