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申著有《天文》八卷,曾系統地觀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執行,發現其出沒的規律,記錄名字,測定了121顆恆星方位;
2、張衡發明了地動儀和渾天儀,比歐洲早了將近1700多年,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3、祖沖之將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後六位,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間;
4、郭守敬制定出《授時歷》,《授時歷》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一種曆法。
1、石申著有《天文》八卷,曾系統地觀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執行,發現其出沒的規律,記錄名字,測定了121顆恆星方位;
2、張衡發明了地動儀和渾天儀,比歐洲早了將近1700多年,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3、祖沖之將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後六位,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間;
4、郭守敬制定出《授時歷》,《授時歷》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一種曆法。
郭守敬發明了簡儀、赤道經緯和日晷、高表與景符等儀器。元初的天文儀器,大部分都是宋、金時期遺留下來的,儀器破舊已經影響到了精確度。因此郭守敬在原儀器的基礎上進行改制,並在實踐中重新設計。
在三年的時間裡,郭守敬改制和重新創造了十多種天文儀器。其中主要的是簡儀、赤道經緯和日晷三種儀器結合利用,用來觀察天空中的日、月、星宿的運動,改進後的儀器不受儀器上圓環陰影的影響。
高表與景符是一組測量日影的儀器,是郭守敬的創新,把過去的八尺改為四丈高表,表上架設橫樑,石圭上放置景符透影和景符上的日影重合時,即當地日中時刻,用這種儀器測得的是日心之影,較前測得的日邊之影更加精密,這是時刻儀器上一個很大的改進。
簡儀,是元代漢族天文學家郭守敬於公元1276年創制的一種測量天體位置的儀器。因將結構繁複的唐宋渾儀加以革新簡化而成,故稱簡儀。簡儀的創制,是中國天文儀器製造史上的一大飛躍,是當時世界上的一項先進技術。歐洲直到三百多年之後的1598年才由丹麥天文學家第谷發明與之類似的裝置。
祖沖之,(公元429--500年),我國曆史上偉大的科學家。字文遠,范陽遒人。祖沖之在數學、天文曆法、機械製造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在數學方面,他在前人的基礎上,求出圓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間,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準確數值推算到小數點後第六位的人。祖沖之運用兩個分數來表示圓周率,一個是355/113,叫密率;一個是22/7,叫約率。密率是分子分母都有1000以內的分數形式的圓周率和最佳近似值,是當時最高成就。
德國的鄂圖直到1573年才達到這個水平,比祖沖之晚了一千多年。為了紀念他的貢獻,人們把密北稱為"祖率"。他的數學著作還有〈綴術〉和〈九章算術注〉,都已失傳。他編制的〈大明曆〉,規定一年為365·24281481天,精確度已相當高,是當時最先進的歷法。在機械製造方面,他曾改造了指南車,製作過水碓磨,千里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