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擴招是指學校總體招生名額的增加,有可能增加的是推免生的名單,也有可能增加的是參加統考的考生。但是隻要劃定了考研AB區的國家線,原則上考生就是要過國家線才有參加複試的可能。極少數冷門的專業可能會降分錄取,但大部分情況是必須達到國家線才有調劑和進入複試的可能。
研究生擴招,從上世紀末開始,研究生招生數量在逐步增多,2017年研究生擴招了13.8萬,2020年碩士研究生擴招18.9萬。
研究生擴招是指學校總體招生名額的增加,有可能增加的是推免生的名單,也有可能增加的是參加統考的考生。但是隻要劃定了考研AB區的國家線,原則上考生就是要過國家線才有參加複試的可能。極少數冷門的專業可能會降分錄取,但大部分情況是必須達到國家線才有調劑和進入複試的可能。
研究生擴招,從上世紀末開始,研究生招生數量在逐步增多,2017年研究生擴招了13.8萬,2020年碩士研究生擴招18.9萬。
1、2021年研究生擴招的。
2、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正式宣佈,要擴大今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和專升本規模。在專業上,增加基層醫療、社會服務等崗位招募規模,加大對小微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支援。
3、至此,此前網路流傳的研究生擴招訊息一錘定音,且已有重慶和湖南省公佈擴招方案。研究生和專升本擴招訊息一出,除了讓考研學生增加了“上岸”可能性,也將對就業、高校科研體系、考研教輔和學歷教育等多環節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研究生人數增長情況
隨著社會競爭日趨激烈,高學歷逐漸成了很多人追求的目標,本科畢業還要繼續讀碩士、博士,高素質的人才的增加固然令人欣慰,但是如果是高校的盲目擴招,那麼情況則令人擔憂。大學盲目擴招的負面影響已經顯現,如果研究生也大面積擴招,恐怕重蹈覆轍。
根據最新資料,2012年我國研究生計劃招生規模為584416人,而2003年,我國研究生招生總數僅為26萬多人,十年間翻了一倍多。但是,研究生就業形勢很不樂觀,從2009年到2011年,碩士生的就業率已經連續三年低於本科生。
對於很多中國大學生來說,讀研既是為了增加就業籌碼,也是一種“曲線就業”方式。但現實跟他們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就業籌碼增加了,就業反而愈發困難了,就業“曲線”越繞越遠。
從 社會的人才需求結構來看,無論經濟如何發展,終究是平凡的工作崗位遠多於高階的工作崗位,社會對普通人才的需求量遠大於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量。所以出現了不 僅本科生就業率高於碩士生,而且專科生的就業率高於本科生的情況;同時我們看到,一邊是大學畢業生就業難,一邊卻是各地都面臨著“民工荒”。
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農民工的就業難度依次遞減,都是基於同一個道理:工作崗位越高階,需求的人數也越少。所以,從社會的人才需求結構來看,不得不說,現在的研究生培養人數太多,社會無法全部消化,很多研究生自然被“剩下了”。
此 外,高校的研究生培養質量令人擔憂,這個問題雖然說了很久,但情況不僅沒有改觀,反而變得越來越糟。高校的研究生教育被比喻為“一隻茶壺九隻杯子”,其實 這是幾年前的情況,現在何止“九隻杯子”。與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看上去多讀了幾年書,實際上只是多上了一年半載的課,然後就東拼西湊地寫論文、東奔西走地 找工作。在這模式下,很多研究生的學識、能力並不比本科生強多少。
而且很多導師把精力投入評職稱,拉專案之中,要麼就是經常到處開會出差,根本沒有充足的時間對研究生進行指導和教育,很多人三年研究生只是虛度光陰,在玩樂中度過。
對於此,我深有體會。我曾遇到一名新聞專業的博士生,讓他寫一篇時評,不會寫;讓他編一篇時評,編不好。說起新聞理論來頭頭是道,可是你應聘的單位不是新聞研究所。研究生培養人數超過社會需求,培養質量又很糟糕,就業率當然上不去。
對 於研究生來說,辛辛苦苦多讀了幾年書,懷裡揣著碩士、博士文憑,他們對就業的期望值自然較高,但基於上述原因,結果往往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本科生就業 更容易放下身段,他們更願意找個工作先幹著。有些研究生則以高層次人才自詡,不肯隨便“屈就”。而對用人單位來說,招用研究生不僅要支付更高的薪資,而且 覺得研究生的工作熱情、可塑性反而不如本科生,本科生即可勝任的工作,何必要招研究生呢?用人單位變得越來越精明務實。
研 究生就業率低於本科生,雖然並不奇怪,但不等於說這種現象很正常,一方面,現在的研究生培養規模太大了,與其把寶貴的教育資源過多地投入到研究生教育,不 如多投入到基礎教育中去,只有基礎教育水平提高了,研究生培養質量才能水漲船高;另一方面,高校要有責任感,要對學生負責,不能為了學校的排名、自己的政 績盲目擴招,把那麼多學生招進來又無力好好培養他們,讓他耗費三年青春時光卻又找不到像樣的工作,這是對學生不負責任,對社會不負責任,對教育不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