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破五節是傳統節日嗎

破五節是傳統節日嗎

  1、正月初五,俗稱破五節,是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

  2、因中國民俗認為之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而得名。由於這一天承擔了太多人們的希望與憧憬,所以古代這一天的禁忌就特別多,比如在這一天必須吃餃子、不能用生米做飯、不準婦女串門等。《燕京歲時記》中說:初五日謂之‘破五’,‘破五’之內不得以生米為炊,婦女不得出門。至初六日,則王妃貴主以及宦官等冠帔往來,互相道賀。新婚女子亦於當日歸寧,而諸商亦漸次開張貿易矣。《清裨類鈔》也載:“正月初五日為破五,婦女不得出門。

臘八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嗎 臘八節是不是傳統節日之一

  導語:臘八節在每年農曆臘月初八,而一般傳統節日都是以農曆時間為準,如此,臘八節臘八節是不是傳統節日之一呢?到底臘八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嗎?答案是“是”。臘八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每年臘八節到來之際,很多地方會吃臘八節傳統食物臘八粥,不過,各地口味不同,你們那得臘八粥是怎麼樣的呢?

  臘八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嗎

  是。先秦時期我國一些地方已有與“臘”相關的臘祭的習俗,節期在臘月,具體日期並不固定,該臘祭習俗被後人視作“臘八節”的來源之一。在我國北方,有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之說,過臘八意味著拉開了過年的序幕。每到臘八節,北方地區忙著剝蒜制醋,泡臘八蒜,吃臘八面臘八粥。在南方臘八很少提,臘八節是典型的北方節日。

  據西漢戴聖所編的《禮記·郊特牲》輯錄,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漢應劭《風俗通義》中說:“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漢改為臘。先秦時期,我國一些地方有在臘月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習俗,祈求豐收和吉祥。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還有一種說法,即“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因“臘”與“獵”通假,“獵祭”亦為“臘祭”。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漢代之前臘祭的具體日期並不固定,到了漢代才明確了從冬至過後的第三個戍日為“臘日”。臘祭的物件,則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五位家神指的是“門、戶、天窗、灶、行(門內土地)”。不過在這天並不喝臘八粥。

  臘八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按佛教記載,釋迦牟尼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多年,形銷骨立,遂發現苦行不是究竟解脫之道,決定放棄苦行。此時遇見一牧女呈獻乳糜,食後體力恢復,端坐菩提樹下沉思,於十二月八日“成道”。為紀念此事,佛教徒於此日舉行法事,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南宋吳自牧《夢梁錄》載:“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實做成粥來贈送給門徒和善男信女們。臘八這天,各寺院舉行法事,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實等煮粥供佛,名為臘八粥。傳說喝了這種粥以後,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臘八粥也叫“福壽粥”、“福德粥”、和“佛粥”。“臘八”本為佛教節日,後經歷代演變,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民間節日。

  關於臘八粥:

  臘八這一天喝臘八粥這一習俗的來歷,是和佛陀成佛的故事有關的。因此清代蘇州文人李福曾有詩云:“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七寶美調和,五味香糝入。”

  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名喬達摩·悉達多,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年輕時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為尋求人生真諦與生死解脫,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道。他在雪山苦行六年,常常日食一麥一麻。後來發現一味苦行並非解脫之道,於是放棄苦行下山。這時一位牧女見到他虛弱不堪,便熬乳糜(奶與穀物共煮而成)供養他。釋迦牟尼的體力由此恢復,隨後於菩提樹下入定七日,在臘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古印度人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六年苦難,也為了紀念佛祖在農曆的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吃雜拌粥作為紀念,所以說臘八節是從古印度傳入中國的,臘八也就成了佛祖的成道日。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實做成粥來贈送給門徒和善男信女們。臘八這天,各寺院舉行法事,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實等煮粥供佛,名為臘八粥。也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持缽,沿街化緣,將收集的米、慄、棗、果仁等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大家認為吃了可以得佛陀保佑,所以貧窮人家稱它“佛粥”。一般,寺院的佛粥既美味且量多,以滿足來寺院參加紀念法事的信眾需要。有些信眾專門奔“粥”而來,認為臘八供養佛陀的粥吉祥,不僅自己食用,還帶回家供家人享用。年復一年,寺院做臘八粥的傳統便廣泛傳播到民間,由此在我國北方地區逐漸形成了過“臘八節”的風俗。

  吃臘八粥注意事項:

  一、豐富食材巧搭配,營養安全記心間

  選購有竅門。消費者應到商超、農貿市場等正規渠道選購無黴爛、無變質、無哈敗味的食材。如購買已搭配好可直接熬製的包裝食材,應注意觀察產品是否在保質期內,包裝是否完整無損。

  二、科學熬製很重要,避免營養丟失掉

  家庭熬製臘八粥簡單易行,但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一)在食材處理時,要對不同食材依據其特點進行清洗、浸泡、剝皮、去核、精揀等操作。例如豆類等不易煮爛的食材,需要在煮前充分浸泡,煮後才會更加柔軟可口。

  (二)民間有熬煮臘八粥時加食用鹼的習慣,認為這樣熟得快並且粥的稠度好。但是這種做法容易造成B族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流失。專家建議熬製臘八粥時不要加鹼,巧用電飯鍋和電壓力鍋的“雜糧粥”功能,就可輕鬆煮出美味的臘八粥。

  三、特殊人群需注意,享用美味講究多

  臘八粥食材豐富,搭配合理,營養均衡,尤其適宜於年老體弱或病癒後脾胃虛弱者。但是不同體質人群在食用臘八粥時,也應有所注意。

  (一)糖尿病患者對於含糖的臘八粥要適量食用,儘量選擇不加糖的臘八粥。宜用燕麥、大麥來增加粘稠感,同時可適當多放些雜豆類食材,幫助控制血糖上升速度。

  (二)對於消化不良者,臘八粥中應少放黃豆、黑豆等豆類,因為豆類中含有脹氣因子,如食用過多,會造成腸胃不適。

  (三)對於肥胖人群,要少加白米等容易消化的食材。最好不加糖,多加芸豆、紅豆等種皮相對厚一些的澱粉豆類,使粥的質地軟而不爛,具有良好的口感和飽腹感。

愚人節是中國人的節日嗎 愚人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嗎

  愚人節是中國人的節日

  愚人節在西方也稱萬愚節、幽默節,節期為每年的公曆4月1日。如今提起愚人節,大部分國人第一反應會覺得這是一個西方的節日。然而,事實上,西方文獻對於愚人節的記錄要到十六世紀才出現,而在西方流傳開,也要到19世紀了。

  而在此之前,四月一日愚人的風俗已經在古代中國流傳兩千年左右了,因此有歷史研究者認為,這其實是一箇中國的傳統節日。據古代記載,愚人節起源於中國,所以應該屬於中國的傳統節日,那麼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說法是怎麼一回事。

  愚人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嗎

  四月一日愚人的風俗已經在古代中國流傳兩千年左右了,因此有歷史研究者認為,這其實是一箇中國的傳統節日。據古代記載,愚人節起源於中國,所以應該屬於中國的傳統節日。

  全世界現存最早的關於愚人節風俗的記錄是在漢武帝劉徹時期逸飛所寫《局門廣錄》,這裡邊記載四月的丁寅那一天,年輕人會用互相欺騙的方法來開玩笑,而長輩也不會搬出禮法來掃興。同時還寫到:“春四月中,戶皆懸杖,以禳惡氣。”此書同時出現了愚人和懸杖這兩條風俗。

  愚人逐漸變成了一個單純的娛樂活動。而原本屬於愚人節的懸杖風俗也逐漸併入了除夕之中,成為了後世春聯的起源。

  到了唐代,曾有人提議要廢除這種愚人風俗。但是當時的唐化帝本人就是一個熱情的愚人活動愛好者,自然不會廢除,逃過一劫的愚人風俗後來一路流傳到了明代,並隨鄭和船隊流傳到了歐洲,據記載,在鄭和船隊中有一位太監,叫遊伐柯,他在英格蘭和一個叫默吉申女子一見鍾情,他為了留在英格蘭,就偷偷地脫離了船隊,這位遊公子自幼便喜好愚人遊戲,到英國後便把中國古老的愚人風俗帶到了歐洲。至此,這種在4月1日開玩笑的風俗才開始在歐洲傳播開來。

  在2000年2月29日,一位名叫Faye的學者偶然間在梵蒂岡皇家圖書館所藏古籍中發現了遊氏後人撰寫的《先公伐柯東來記》,補上了愚人節西傳的重要一環。歐洲人才恍然大悟,歐,原來我們一直玩的愚人節是來自這個中國的節日。

  中國愚人風俗起源的時期

  愚人節準確的起源時間和區域已很難確定。從先秦的一些零星的記載來看,愚人風俗可能早在先秦時代,就已經在禮教影響較小,文化較為開放的楚地出現了。《詩經·楚風·朱纓》記載了當時楚地戀人在春天秀恩愛的故事:“朱纓芃芃,熻赩春中。子不我即,憂心有忡。子其娭我,中心乃降。”

  朱纓是一種開紅花的豆科植物,是含羞草和合歡的親戚。“芃芃”是植物茂密生長的樣子。“熻赩”是鮮紅明豔的樣子。“即”指到。“娭”,指嬉鬧,開玩笑。“中心”就是內心。“降[xiáng]”在這裡指歡樂。

  這句話大意說在春天的中段,茂密生長的朱纓花明豔地開放。年輕的女子想,男方不找她,會讓她有所擔心;當男方去她開玩笑時,她才釋然地感受到快樂。這裡明確說明“娭我”是一種讓人開心的活動,而且發生在“春中”,在時間上與後世的愚人風俗有所吻合,有可能就是愚人節活動的最初來源。

  現存有關古代中國愚人節風俗的最早的直接記載,則要等到東漢時期才能出現。東漢武帝劉徹時期的僧人逸飛,著《局門廣錄》卷四記載:“四月丁寅,子弟俗以詭誆為戲,長老不以非禮禁。”

  這句的大意說四月的丁寅那一天,年輕人會用互相欺騙的方法來開玩笑,而長輩也不會搬出禮法來掃興。同卷又記載說:“春四月中,戶皆懸杖,以禳惡氣。”此書同時出現了愚人和懸杖這兩條風俗,是全世界現存最早的關於愚人節風俗的直接記錄。

  到了南北朝時期,這種愚人風俗逐漸被固定到了四月一日。南朝南唐時期的小說家穆吉在《歲前舊事》卷八中記載:“四月朔日,鄉人俗尚調欺相狎。見欺者不可怒。蓋追宋太祖土木堡故事也。”

  在這裡,“朔日”就是每個月的第一天。“調欺”就是欺騙。“見”可以理解為被。這裡說四月一日,鄉間的人喜歡互相欺騙來開玩笑,被騙的人不許不高興,這是為了紀念宋太祖趙匡胤在土木堡靠詐敗設伏大破金兵的事情。


感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感恩是在什麼時候

  感恩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嗎   感恩節不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是西方傳統節日。   感恩節是美國人民獨創的一個節日,也是美國人閤家歡聚的節日。初時感恩節沒有固定日期,由美國各州臨時決定。直到美國獨立後的1863年,林肯總統宣佈感恩節為全國性節日。   1879 年加拿大議會宣稱11月6日是感恩節和全國性的假日。 ...

父親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父親的含義是什麼

  父親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嗎   父親節不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屬於西方國家的節日。   世界上的第一個父親節誕生在1910年,倡導者是美國華盛頓的多德夫人。多德夫人在父親去世後特別想念父親,她深刻知道父親在養育兒女過程中所付出的愛和艱辛,於是和教會的瑞馬士牧師,希望能有一個特別的日子,紀念全天下偉大的父親,她 ...

感恩是中國的節日 感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感恩節是中國的節日嗎 感恩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嗎   感恩節不是中國的節日,而是西方國家的節日,中國本來是沒有感恩節的,中國的感恩節是從美國引用而來的,國人也建議在中國也設立感恩節。   感恩節是中國的法定假日嗎   感恩節中國不放假,因為感恩節不是中國的節日,而是是美國的傳統節日,所以這天不放假。   感 ...

愚人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愚人屬於什麼時代

  愚人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嗎   愚人節在西方也稱萬愚節、幽默節,節期為每年的公曆4月1日。如今提起愚人節,大部分國人第一反應會覺得這是一個西方的節日。然而,事實上,西方文獻對於愚人節的記錄要到十六世紀才出現,而在西方流傳開,也要到19世紀了。   而在此之前,四月一日愚人的風俗已經在古代中國流傳兩千年左右了 ...

父親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父親是不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

  父親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嗎   不是。中國官方沒有設立正式的父親節。但我國大部分地區習慣上使用6月第三個星期日當做父親節;臺灣省定於每年8月8日,又稱為“八八節”。   其實,我國是有父親節的,只是不被人熟知:   父親節並非“泊來”的節日,中國也有自己的父親節,中國的父親節起源,要追溯到民國時期,1945 ...

中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中元的日期和風俗和傳統

  中元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嗎   中元節是傳統節日。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 ...

二月十四情人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214情人是不是傳統節日

  二月十四情人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嗎   2月14日情人節算是國際節日,不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情人節又稱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日期在每年公曆的2月14日,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之一,起源於基督教。如今已經成為全世界著名的浪漫節日。情人節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其他國家也已開始流行。由於能表達共同的人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