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硬碟記憶體光碟的儲存原理

硬碟記憶體光碟的儲存原理

  磁碟:磁碟表面覆蓋一層硬磁性材料,依靠磁頭使其按磁軌充磁、消磁。

  光碟:工廠壓制光碟是光碟表面形成凹坑,再鍍膜,代表0和1;燒錄:用鐳射使光碟基底色素髮生變化,反光能力不同。

  記憶體:利用cmos(絕緣柵場效應電路)極高電阻,使電量長期儲存,然後透過對電位的檢測讀出資料。

硬碟和光碟的儲存原理是不同的嗎

  硬碟與光碟的儲存原理不同,一個是磁儲存,一個是光儲存。

  硬碟資料儲存原理:

  硬碟是一種採用磁介質的資料儲存裝置,資料儲存在密封於潔淨的硬碟驅動器內腔的若干個磁碟片上。傳統的硬碟讀寫都是以柱面、磁頭、扇區為定址方式的。硬碟在上電後保持高速旋轉,位於磁頭臂上的磁頭懸浮在磁碟表面,可以透過步進電機在不同柱面之間移動,對不同的柱面進行讀寫。所以在上電期間如果硬碟受到劇烈振盪,磁碟表面就容易被劃傷,磁頭也容易損壞,這都將給盤上儲存的資料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光碟儲存原理:

  有一類非磁性記錄介質,經鐳射照射後可形成小凹坑,每一凹坑為一位資訊。這種介質的吸光能力強、熔點較低,在鐳射束的照射下,其照射區域由於溫度升高而被熔化,在介質膜張力的作用下熔化部分被拉成一個凹坑,此凹坑可用來表示一位資訊。因此,可根據凹坑和未燒蝕區對光反射能力的差異,利用鐳射讀出資訊。

光碟儲存資料的原理

  1、光碟上有很多點,一圈一圈的排列在光碟上,形成一條等速螺線;

  2、當鐳射頭沿著等速螺線的軌跡照射這些點時,遇到有點和無點的時候會產生時有時無的反射,讀取鐳射的光敏管就會讀到時有時無的脈衝,有脈衝的時候就讀作“1”,無脈衝的時候就讀作“0”;

  3、因此,可以得到一個由1和0組成的字串,也就是一串極長的二進位制字元。透過解碼,可以把它變成想要的影片和音訊訊號。


記憶體卡的儲存原理

  記憶體卡是以單電晶體作為二進位制訊號的儲存單元,電晶體中加入了浮動柵和控制柵。浮動柵用於貯存電子,表面被一層矽氧化物絕緣體所包覆,並透過電容與控制柵相耦合。當負電子在控制柵的作用下被注入到浮動柵中時,NAND單電晶體的儲存狀態就由1變成0,而當負電子從浮動柵中移走後,儲存狀態就由0變成1。包覆在浮動柵表面 ...

硬碟儲存原理

  傳統硬碟實際上就是一個高密度的磁碟,它是在一塊硬質基板上塗覆了磁粉,透過讀寫磁頭產生的磁場改變磁碟上的每一個磁軌記錄單元內磁體方向的變化進行讀寫處理。說白了就是一張類似原來的3寸、5寸磁碟,不過是密度、可靠性等大大提高而已。傳統的硬碟上的資料只要沒有強磁作用,其資料的維持期理論上更久,之所以硬碟容易壞,主 ...

快閃記憶體卡的儲存原理是什麼

  快閃記憶體卡是利用快閃記憶體技術達到儲存電子資訊的儲存器,一般應用在數碼相機,掌上電腦,MP3等小型數碼產品中作為儲存介質,所以樣子小巧,有如一張卡片,所以稱之為快閃記憶體卡;由於快閃記憶體卡的諸多優點及快閃記憶體卡的應用領域,快閃記憶體卡已漸漸取代了傳統的儲存介質,成為未來儲存界的主力軍。主要體現在數碼 ...

光碟儲存原理

  光碟的儲存原理為:將光碟插入電腦主機後,系統會發出一束鐳射照射在光碟資訊面上,然後光碟根據得到的反光效果不同,辨別出0和1等資訊並將其送給CPU處理,處理完成後即可將資料儲存在盤面上。   光碟是以光資訊做為儲存的載體並用來儲存資料的一種物品,是一種利用鐳射原理進行讀、寫的裝置,也是迅速發展的一種輔助儲存 ...

硬碟光碟的區別

  硬碟和光碟的區別如下:   1、光碟,只能儲存資訊,容量大概為500M左右;   2、光碟是將資訊用鐳射記錄在光碟,以至於不改寫;   3、光碟透過凹凸來表示資料的0與1;   3、硬碟的內部儲存容量相較於光碟較大;   4、硬碟的儲存量可達到幾G到上百G,讀取速度相比光碟更快;   5、硬碟的儲存介質為 ...

計算機儲存原理的提出者到底是誰

  計算機儲存程式原理由美籍匈牙利數學家馮·諾依曼於1946年提出,把程式本身當作資料來對待,程式和該程式處理的資料用同樣的方式儲存,這正是治癒“神童”ENIAC健忘症的良方。   馮·諾依曼和同事們依據此原理設計出了一個完整的現代計算機雛形,並確定了儲存程式計算機的五大組成部分和基本工作方法。馮·諾依曼的這 ...

硬碟記憶體一般多大

  對於記憶體的要求各種人的需求都不一樣,一般配置的電腦硬碟容量從120GB到2TB都有,記憶體容量從256MB到16GB都有。目前主流的硬碟容量為500GB或1TB,記憶體容量為4GB或8GB。   硬碟(英語:HardDiskDrive,縮寫:HDD)是計算機上使用的以旋轉碟片為基礎的非易失性儲存器,它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