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有人嗎?不,那上面住著神仙呢!
千百年來,無數的小孩這樣問著奶奶,而奶奶們又不厭其煩地回答著孩子。
夜空中眾星拱衛的獨佔鰲頭,平日裡陰晴圓缺的捉摸不定,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月亮是一個充滿未知的宇宙之謎,令人迷惑、神往、沉醉、慨嘆,直至百感交集。月華如水,從天庭潺潺流下,輕柔地灑向人們的心田,激盪起陣陣漣漪。“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膾炙人口的神話傳說自此萌發,人們對於月亮的那份獨特情懷也在嫦娥、玉兔和吳剛編織的神話世界裡慢慢地醞釀、發酵……
中國關於月亮的神話,最早載於《山海經》、《楚辭》、《淮南子》中,而最廣為人知的要數“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了。“嫦娥奔月”是古人奔月夢想的樸素表達。相傳,射日英雄后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藥,交與妻子嫦娥珍藏。不料此事被門客蓬蒙知曉,趁后羿外出狩獵,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情急之下,嫦娥一口吞下不死藥,隨後,嫦娥立刻向天上飛去,由於牽掛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吳剛伐桂”則是人們對於月亮上存在的黑影的想象。傳說中,黑影就是吳剛在伐桂。月中桂樹高達五百丈,且有神奇的自愈功能。西河人吳剛,本為樵夫,醉心於仙道,但始終不肯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留在月宮砍伐桂樹,並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但是桂樹隨砍隨合,吳剛只能不斷地砍下去。“玉兔搗藥”則說的是三位神仙的故事。他們化身為三個可憐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及兔子乞食,狐狸及猴子都拿出食物接濟老人,但兔子告訴老人,“你們吃我吧”,就往烈火中跳了進去。神仙們大受感動,於是將兔子送到了廣寒宮,成了玉兔。後來,玉兔就在廣寒宮裡和嫦娥相伴,並搗制長生不老藥。這三個神話傳說在民間有很多版本,但在總體架構上類似,只在細節上稍微有所出入。
中國古代關於月亮的浪漫神話不勝列舉。我國其他少數民族如高山族、瑤族等關於月亮也有自己的傳說。高山族的神話講述了人們對於月亮出身的想象。相傳,天地間本是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一片,人們只能靠點火把來照明。不知過了多少年,也不知是哪一天,突然間,狂風把兩個持火把的人吹上了天,天上從此就有了兩個太陽。兩個太陽輪流照耀著大地,烤得人們無法閤眼休息,烤得大地寸草不生。終於,一位箭術高明的神箭手用強箭射中了其中的一個太陽,從此,它的光芒減弱,變成了月亮。不同於“吳剛伐桂”的傳說,瑤族神話對月亮上明暗交錯的情形則有著另一番極富地域特色的解釋:天上的月亮本是方不方、圓不圓的,亮得使人睜不開眼。一對青年男女立志興利除弊。力大無比的男青年將一支支利箭射向月亮,將月亮一點點修理得圓圓的。可是,月亮光還是太亮。心靈手巧的女青年是位織錦能手,她潛心為月亮編織了一幅美麗的絲錦,讓男青年掛在箭上射到月亮上。這樣一來,月光就不再那麼刺眼,而原先織在絲錦上的圖案、房子、牛羊、桂花樹等就成了我們看到的月面圖案。後來,男女青年也來到了月亮上,男放牧,女織錦,過著美滿幸福的日子。
重溫這些傳誦已久的神話,我們似乎看到了千百年前的祖先們仰望夜空,相互訴說月亮傳奇的沉醉模樣。其實,無論神話傳說如何演繹,不論版本幾何,中國人對於月亮的那份歷久彌新的好奇與嚮往,那份融於骨血的獨特情懷都將恆久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