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祭灶的風俗

春節習俗之各地祭灶風俗盤點

  祭灶的習俗在全國各地都存在,當然一些少數民族如西藏、新疆、青海等地的少數民族,是不祭灶的,但會以另外的方式進行。 在過去,祭灶是馬虎不得的,萬一灶神到玉皇大帝那你家告黑狀,那一年的運氣就慘了。所以,家家都很重視,希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以各種方式賄賂灶神,給他餞行西去。 一般來說,各地以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為多,也有少數地方是二十五。 如北京:二十三日“祀灶”《北京歲華記》;廣東番禺:二十三日“小除”,祭灶以花豆灑屋(同治《番禺縣誌》);廣西新寧:二十四日,夜備香燭送灶神,俗謂之小年(光緒《新寧縣誌》);江蘇泗陽:二十三祭灶,也有二十四(民國《泗陽縣誌》) 到底哪一天過祭灶,是的講究的。一般來說是“金三銀四”,也有“官三民四”、“兵三民四”。 二十五也有的,但在我的老家蘇北泗陽(全國大多數地方都這樣),如果說某家二十五過祭灶是罵人的——“金三銀四,王八蛋二十五”。不過,在東南沿海有的真就是二十五過祭灶,如福建便有二十五過祭灶的風水,即所謂“官三民四家五”。福建的龍泉:祀灶,臘月二十五日薄暮“祀灶”,是日午時以先神(乾隆《龍泉縣誌》)。 祭灶所用祭品,花樣很多,但離不了甜品,一般是糖餅、糕點。 江蘇南京:二十四日用灶糖“祀灶”。《金陵賦》注:吾鄉臘月二十三日“祀灶”。以餳膠牙為黃白金式,命日‘灶糖”,薦諸槃中,放爆仗,具芻豆,謂之‘送灶”;至‘除夕”則謂之“接灶”)(正德《江寧縣誌》)。 河北一些地方:“祭灶”,十二月二十三日,為祭灶日,相傳是晚灶君上天朝玉皇,報告人家一年之善惡,以憑賞罰。故各家於是晚供灶君以糖餅、糖瓜(民國《萬全縣志》)。 內蒙古歸綏:二十三日,“祭灶”,以糖餳彌神口,焚之,願其上天言好事也。(民國《歸綏縣誌》) 黑龍江呼蘭:二十三日,俗曰“小年”,以皂(灶)糖“祀皂(灶)”。 (民國《呼蘭縣誌》) 天津:二十三或二十四,送備糕飴“祀灶”(乾隆《天津縣誌》)。 四川成都:二十四日,掃舍宇,沿街鬻灶神、灶馬及灶糖“祀灶神”,有於前一夕者。前後數日內,人家以米粉和糖,木盒範成餅,用小鐵錐擊之,曰:“打米酥”,比戶皆然,聲震閭巷。此風相沿最久(嘉慶《華陽縣誌》). 陝西咸陽:二十三,或二十四晚,以圓餅、飴糖獻廚內,夢紙印灶神像,謂之送灶(民國《重修咸陽縣誌》). 有的地方除了用糖餅,還用糖棗一類的實物,或將祭品做成瓜狀,這在北方為多。《日下舊聞考》便記載,以糖劑餅、黍糕、棗,慄、胡桃、炒豆,祀灶君,以槽草秣灶君馬。 山東章丘:二十三日,夜以糖瓜、糖棗之屬祀灶,曰“醉司命”,俗呼為“小年下”。(道光《章丘縣誌》) 陝西蒲城:二十四日“祭灶”,製糖如瓜狀獻之(光緒《蒲城縣新志》)。 有用橘、甘蔗一類的果品,這在南方常見,可能是就地利用了,當地的灶神也入鄉隨俗,對果品有興趣了。 雲南霑益州:二十四日,夜以花果、糖餅“祀灶”。(光緒《霑益州志》) 上海:二十四日送灶。用酒、果、粉圓,又謂灶神朝天言人過失,用飴膠牙(俗為“元寶形”,名“廿四糖”)(同治《上海縣誌》) 廣東佛山:二十三日“小除”祀灶,以金橘、糖豆為獻(乾隆《佛山忠義鄉志》)。 廣東歸善:十二月‘祀灶”。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俗言兵三民四,祀用紅菜菔及果品。以甘蔗二莖置灶間,雲是灶神天梯,“元旦”始去之(乾隆《歸善縣誌》)。 海南瓊臺:臘月二十四日,以竹枝掃層塵,換爐灰。夜具酒果,送灶君朝帝。(正德《瓊州志》 還有的地方會用蔬菜、花果什麼的。 浙江杭州:二十四日‘祀灶”,不以窮富皆備蔬食、花餳、米餌及燒替代。(《武林舊事》參《夢梁錄》。)此日,市間及街房叫賣五色米食、花果、膠牙餳、箕豆,叫聲鼎沸(《夢梁錄》) 有的地方會殺公雞或豬,用之肉以祭灶。 陝西富平:二十四日,以雞“祀灶”,曰灶朝天(乾隆《富平縣誌》)。 陝西漢中南鄭:二十三日“祀灶”,祭以餅、飴、雄雞,婦女尤虔,以灶神將更代報一家善惡於上蒼也。事雖無稽,亦足以警過。(民國《續修南鄭縣誌》) 寧夏:二十三日,以雞、酒、餅、飴之屬祀灶神,曰“送灶”;雞陳而不殺,至除夕始薦郭,曰“接灶”(嘉慶《寧夏府志》)。 甘肅慶陽鎮原:二十三日,封豚豕“祀灶”,貧者用雞。至夕,陳餳糖、草豆之屬,名曰“送神歸天”(民國《重修鎮原縣誌》)。 對於用什麼顏色有公雞,也有講究的,有的用紅公雞,有的用白天雞。 陝西醴泉:二十三日祀灶,糖謂“灶糖”,餅謂“灶餅”,俱陳灶前,或殺一雄雞色紅者,謂神所嗜也。祀畢,以紙印灶神馬圖夢之,謂之“送灶”(民國《續修醴泉縣誌稿》)。 河南輝縣:二十三日祭灶神,供以白雄雞、飴糖。(1959年《輝縣誌》) 湖南龍山:二十四日曰“小年”,亦曰“小除日”。“祀灶神”,掃除庭宇,殺豬雞祀先祖,曰“祭小年”(光緒《龍山縣誌》)。 有的地方不少豆腐。 江西袁州:臘月二十四日為小年,掃屋塵,用米實、飴糖、豆腐“祭灶”,俗雲糖粘神口,慮其奏人過失(乾隆《袁州府志》)。 湖北漢口:二十四日為“小除”,俗雲“過小年”,潔除諸屋。“祀灶神”,俗雲送灶神上天,用果餈、豆腐,以糖為餅,或雲食糖則口甜夕或雲粘住灶神嘴,勿令說人間是非,皆足以資笑柄。(民國《漢口小志》) 除了給灶神行賄,灶神的坐騎也不能虧待的,不能灶神上西天時,見玉皇大帝時,如果遲到了,也會怪罪主人的—— 《日下舊聞考》:以槽草秣灶君馬。 河南尉氏:二十三日“祀灶”,設飴糖、祭品於旁,具豆草飼灶神所乘馬。二十四日為舍宇。(光緒《尉氏縣誌》) 河北萬全:又備草料、涼水,意在秣灶君騎馬。(民國《萬全縣志》)。 湖北長陽:二十四日,用飴糖成個,曰“灶糖”,盛以盤,雜糧、茶葉另一盤,為“馬料”。將鍋灶打掃潔淨,排列各盤鍋中,以杯盛油。徹夜長燃,燒香紙、鞭爆“祭灶神”,謂之“過小年”(同治《長陽縣誌》)。

祭灶的風俗

  灶君神像,貼在鍋灶旁邊正對風匣的牆上。兩邊配聯多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聯也有寫成“回宮降吉祥”的。中間是灶君夫婦神像,神像旁邊往往畫兩匹馬作為坐騎。祭灶時要陳設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晉北地區習慣用餳,是麻糖的初級品,特粘,現在統稱麻糖。有“二十三,吃餳板”的民諺。糖、餳之類食品既甜又粘。取意灶君顧了吃,顧不了說話,上天后嘴被餳粘住,免生是非。供品中還要擺上幾顆雞蛋,是給狐狸、黃鼠狼之類的零食。據說它們都是灶君的部下,不能不打點一下。祭灶時除上香,送酒以外,特別要為灶君坐騎撒馬料,要從灶臺前一直撒到廚房門外。這些儀程完了以後,就要將灶君神像拿下來燒掉。等到除夕時再設新神像。 古俗有“女不祭灶”的說法,祭灶往往是男人們的事情。近代卻多數由家庭主婦來充當祭灶的角色。

  民間傳說,灶君爺上天專門告人間罪惡,一旦被告,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在《太上感應篇》裡,又有“司命隨其輕重,奪其紀算”的記述。司命即指灶君,算為一百天,紀指十二年。在這裡,重罪判罰又增加到減壽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灶時,要打點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貴手。 在晉北地區流傳著“臘月二十三 、灶君爺爺您上天 ,嘴裡吃了糖餳板,玉皇面前免開言,回到咱家過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

唐山鄉村風俗祭灶

  祭灶,解放前在樂亭非常盛行,進入臘月集市上便有賣灶馬(灶王影象)的,臘月二十三這天,家家戶戶都要祭灶,據說,這種習俗在我國流傳了二千多年,早在前秦時祭灶就被列為“五祀”之一,“五祀”即:春季祀戶,夏季祀灶,夏秋之交祀中

  (中堂),秋季祀門,冬季祀行。它明顯帶有一種拜物教的痕跡。在古代,凡受人崇拜之物或自然現象,物往往被人格化,成為神。灶神,於是就成了灶王爺了。致於灶王爺是誰,歷來說法不一,據《禮記·月令》中把祝融說成是祭祀的主神,後來又有許多另外的說法。

  道教推崇張奎《經說》的說法。道言,昔登崑崙之山,有一老母獨處其中,莫知其由,天尊曰:“唯此老母,是名種火之母,能上通天界,下統五行,達於神明,觀乎二氣,在天則為天帝,在人間乃為司命,又為北斗之七元使者,又為五帝之灶君,管人間住宅,十二時辰善知人間之事,每月朔旦,記人造諸善惡及其功德,錄其輕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書,悉是此母也”。這裡說的灶君又是一個女神了。並有兩個尊號,一名“九天東廚司命九天元皇灶君感應天尊”,又叫“南天護福星君利濟真卿東廚司命萬化天尊”。

  祭灶的時間,過去也說法不一,據《禮記·月令》記載,“孟夏之月……其祀灶。”這是最早的記載。晉葛洪在《樸抱子》中說:“孟夏可以祀灶,灶神每月晦日(每月的最後一天),上天言人罪狀,大者奪紀,小者奪算”。即大罪要被減壽三百天,小罪減壽一百天。又據《玉匣記》記載,灶王爺的生日是八月初三,這一天要舉行祭祀大典,大做道場,奉經設供。所奉誦的經叫做《灶王經》全稱是《太上靈寶補灶王妙經》。明清時期,此經最為流行,俗說:家有灶王經,水火不能浸。可見當時對它的重視。

  然而,後來則逐步演變,把灶王每月上天一次,改為每年一次,祭灶時間也變為在臘月二十三日。灶神也不僅是奏報人的罪狀,還要兼說善行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家裡守著一位監護神,不能不怕他上天告御狀。樂亭過去供奉的灶王,是兩個人,一名灶王爺,一名灶王奶奶;過去在臘月二十三這一天,不論窮戶富戶,凡家計過得去的,都要在灶前設案擺供祭灶,供奉糖瓜、糕點、乾鮮果品和編的一些雞、狗、馬等。全家參加祭禮,祭祀完畢就把牆上原供的灶王像揭下來,連同雞、狗、馬等祭品在香爐前焚化,再把新灶王像貼上,像兩邊還寫著:“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的對聯。這叫“送神”。送神這一天,又叫“小年”,等到除夕夜灶神回來全家還要迎接灶君和財神,叫“接神”,俗稱“大年”。過大年接神,家家點燈籠,放鞭炮,以示慶賀。由上所述,祭灶最初是一種宗教活動。後來逐漸演變成為民間習俗。它無疑和祭祀各種神靈一樣,是歷代統治階級統治人民的一種手段,那就是暗室作惡,神目如電,人管不住的由神來管,並且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生前得不到報應的,死後也要下十八層地獄。家家都有個灶王爺,人人接受監督,誰不怕他上天奏玉帝呢?於是乎人活在世上只能安分守己,聽天由命了。愚昧的人們乞福求吉利,交好運,就在送灶王爺上天的時候,擺上糕點,乾鮮果品等供品,還編一些雞、狗、馬等家畜,特別要必備糖瓜子,用甜蜜的糖瓜封住灶王爺、灶王奶的嘴,讓他們在向玉帝彙報時,好話多說,壞話少說。祭過灶,上過供,就期盼著灶王給帶來一年好運。祭灶這種活動雖是一種民間迷信活動,但也是當時人們在所處的時代一種精神寄託,也是作為修德行善的一種方式,它隨著社會進步已經消亡,但它畢竟在我國持續了幾千年,對民族文化、思想都曾產生過相當的影響。


祭灶節晚上吃什麼飯 有哪些風俗小吃

  祭灶節是中國的小年,是一個即將進入除夕的訊號。小年雖然沒有除夕那麼受重視,但是祭灶節也是十分的隆重的。那麼祭灶節晚上一般都吃什麼,各地都有哪些的風俗呢?你具體知道多少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祭灶節晚上吃什麼飯有哪些風俗小吃1、餃子北方小年晚上習慣吃餃子,意為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 ...

祭灶節的風俗都有哪些 祭灶節需要做什麼

  祭灶節在我國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祭灶節有很多的傳統習俗以及飲食習慣。每當節日來臨,人們都會自發祭拜灶王,祈禱將來的一年風調雨順,能有一個好的收成。在祭灶節日中有很多特色的小甜食,深受小孩子們的喜歡,每年的祭灶都能夠給人帶來甜美跟歡樂。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祭灶節都有哪些活動吧!   1、祭灶王   古時臘月二十 ...

202x年小年是多少號 202x年小年祭灶節的風俗與歌謠有哪些

  很多人都認為,小年代表著過年的開始。小年來了,那過年也不遠了。雖然小年沒有春節那麼隆重,但是在很多地方,小年也有許多習俗。由於文化的差異,南北方的小年日期不同,北方的小年是農曆臘月二十三,南方的小年是農曆臘月二十四。   2022年小年是幾號   小年和春節一樣,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農曆的節日。各個 ...

灶王爺什麼時候送什麼時候接 祭灶王爺的飲食風俗盤點

  從生活經驗來說,節日是會帶給大家一些影響的,瞭解節日的重要性是必須的,因為文化的傳播是經過時間考驗的,灶王節有團團圓圓的意思,在中國,很多的節日都會像過春節那樣重視灶王節,瞭解灶王節的風俗習慣和傳統是很重要的。   灶王爺接送時間分析   灶王爺接送時間通常都是,每年臘月廿三送灶王爺,除夕接回來。但是,有 ...

祭灶節日時間有哪三個風俗 祭灶貼春聯掃塵

  祭灶節的來源經過歷史沉澱,例如風俗飲食這方面一定是的,但是,因為祭灶節是比較少提及的節日,很多人都不清楚這個節日的特點,以及祭灶節特別的意義,所以說,瞭解這個節日是必須的,以及需要了解這個節日帶給人們生活上的變化。   祭灶節具體時間   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祭灶在農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由於每 ...

祭灶的由來及風俗

  1、祭灶是為了祭拜灶神而來的。祭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被稱為小年、灶王節。據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君、太歲神與民間諸神都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職,尤其灶君會向玉帝稟告人間善惡是非,作為對人類獎懲報應的依據,故人們大多在此時奉拜家中諸神與灶君。祭灶節的習俗有大掃除、沐浴理髮、吃餃子、吃灶糖等。   2、祭灶 ...

祭灶節的風俗有哪些

  1、祭灶習俗一般是農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人們用水果、酒、菜,還有糕餅、麻糖等作為貢品擺放在廚房。   2、祭灶也被稱為小年、灶王節,在小年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