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祭祀禮儀

清明節的祭祀禮儀

  清明節是中國三大祭祀節日之一(另外兩個是七月十五、十月一)。 悼念故去人的節日,是和祭祀天神、地神的節日相對而言的。

  清明祭祀的參與者是全體國民,舊時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頭百姓,都要在這一節日祭拜先人亡魂。從唐朝開始,朝廷就給官員放假以便於歸鄉掃墓。據宋《夢粱錄》記載:每到清明節,“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墓,以盡思時之敬。”參加掃墓者也不限男女和人數,往往傾家出動。這樣清明前後的掃墓活動常成為社會全體親身參與的事,數日內郊野間人群往來不絕,規模極盛。

  祭祀的物件。,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和去世的親人,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死者的思念之情。清明節屬於鬼節而通常不被冠以鬼節之名,就在於它所祭祀的主要是善鬼、家鬼,或親近者的亡魂,重在表達孝思親情。另外兩個鬼節則連惡鬼、野鬼也一併祭祀,重在安撫鬼魂,不讓它們作祟。但也不能一概而論。有些地方也有清明節祭祀其他鬼神的做法。上海舊俗就有在清明節舉行的專祭厲鬼的祭臺會儀式,祭祀那些餓鬼、幽鬼孤魂,防止它們成為惡鬼作亂。這種祭臺叫祭厲臺。舊上海還有清明節的前一天迎請城隍神的做法。在清明節這天,城隍神要坐大轎出巡祭厲臺,以賑濟安撫孤魂野鬼,其場面十分盛大熱鬧。

  祭祀的時間。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後,各地有所差異。舊時,北京人祭掃墳墓不在清明當天,而在臨近清明的“單日”進行。只有僧人才在清明當天祭掃墳墓。浙江麗水一帶則在清明節的前三天和後四天的範圍內掃墓,稱為“前三後四”。在山東,舊時,多數地區在清明當天掃墓,少數地區如諸城,在寒食這天掃墓,有些地方在清明前四天內掃墓;現在,一般都在清明這天去掃墓。晉南人則將掃墓的時間分為兩次。一次在清明前幾天,是各家分頭去掃墓。第二次是在清明當天,一個村裡同姓的各家派出代表,同去墓地祭祀共同的祖先。上海人掃墓時間,新墳舊墳有別。凡是新近過世的,過了七七四十九天而沒做過超度法事的,要在清明節這天請僧道誦經做法事或道場。如果是老墳並已做過法事或道場,掃墓不一定在清明當天,可以前後放寬些,但不能超出前七天後八天的範圍,俗謂:“前七後八,陰司放假。”意思是過早或過遲都會失靈。

  祭祀的場所。清明祭祀按祭祀場所的不同可分為墓祭、祠堂祭。富貴大戶人家多修祠堂為堂祭,皇家則建立自己的祖祠比如清朝、明朝的祖祠稱太廟,就是現在天安門東面的勞動人民文化宮。而今人有建紀念堂者曲指可數,比如毛澤東紀念堂,林肯紀念堂。民間則以墓祭為多。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清明墓祭祀被稱為掃墓。

  祭祀的方式或專案。清明祭祀的方式或專案各地有所不同,常見的做法有兩部分內容組成:一是整修墳墓,是掛燒紙錢。二是堂祭供奉祭品,舉行儀式。

  掃墓時首先整修墳墓。其做法主要是清除雜草,培添新土。這種行為一方面可以表達祭祀者對亡人的孝敬和關懷,另一方面,在古人的信仰裡,祖先的墳墓和子孫後代的興衰福禍有莫大的關係,所以培墓是不可輕忽的一項祭奠內容。《清通禮》把修整墳墓解釋為“掃墓”名稱的來由:“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

  過去由於寒食禁火的影響,紙錢不焚燒,而是掛在墓地的小樹上、竹竿上,或用石塊、坷垃壓在墳墓邊。宋莊季裕《雞肋篇》捲上:“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紙錢掛於塋樹。其去鄉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於空中,謂之掰錢。”這樣,凡是祭掃過的墳墓就有紙幡飄飄,構成清明前後的特有景觀。沒有紙錢者,一般就是缺少後嗣的孤墳了。後來,一般不再講究禁火,就把紙錢燒掉。舊時北京清明祭祖的主要形式是“燒包袱”。所謂“包袱”,被祭祀者當作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過去南紙店有賣所謂的“包袱皮”,即用白紙糊的一個大口袋。這口袋有兩種樣式:一種是有圖案的,用木刻版印上梵文音譯的《往生咒》,中間印蓮座牌位,寫上亡人的名諱,如“已故張府君諱雲山老大人”字樣。另一種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圖案,中間只貼一張藍籤,寫上亡人名諱。包袱裡裝有各種冥錢。所供奉祭品主要是食品,品種各地不同,都是當地人認為的並且按祭祀者的經濟能力能拿得出來的美味佳餚,或合於時令的特色食品。

天壇公園 祭祀禮儀

  祭祀共分九個儀程,即迎神、奠玉帛、進組、初獻、亞獻、終獻、撤撰、送神、望瘞等。各儀程演奏不同的樂章(附錄)。跳文、武“八佾”舞(由64人組成的古代天子專用的舞蹈)。

  清乾隆七年額定地壇設文、武、樂舞生480人,執事生90人。可見當時樂舞隊伍之龐大。每進行一項儀程,皇帝都要分別向正位、各配位、各從位行三跪九叩禮,從迎神至送神要下跪70多次、叩頭200多下,歷時兩小時之久。如此大的活動量對帝王來說是個很大的負擔,所以皇帝到年邁體衰時,一般不親詣致祭,而派遣親王或皇子代為行禮。如清代康熙皇帝在位61年,前40年中親詣地壇致祭26次,而後21年則全部由親王、皇子代祭。

  祭地現場的紀律要求極嚴。皇帝經常旨渝:陪把官員,必須虔誠整肅,不許遲到早退,不許咳嗽吐痰,不許走動喧譁,不許閒人偷覷,不許紊亂次序。否則,無論何人,一律嚴懲。據史料記載:清嘉慶二十四年五月甘四日,因恭修皇祗室內乾隆皇帝之神座,而派遣成親王代行祭告禮。由於成親王向列聖配位行“終獻”禮時,親。亂了先東後西之次序,事後被革職退居宅邱閉門思過,並罰扣半俸10年,照郡王食俸。此例可見君王對祭地禮儀之嚴肅認真。 祭祀結束後,按制度規定要向有關官員分賜食肉,叫“頒胙”。祭前,由太常寺負責登記造冊,併發給胙單,(取肉證)至各衙門。

  祭畢,各衙門持昨單各自到祭所領取。據記載:宗人府、內閣各10斤,六部、理藩院、都察院、通政使司、大理寺、樂部、京道各7斤,太常寺蠻儀衛、詹事府、順天府、太僕寺、光祿寺、鴻臚寺、六科五城各5斤,翰林院、起居注、國子監、太醫院、欽天監、中書科各4斤。 祭地對平民百姓並無好處,特別是大興、宛平兩縣既要派駐壇戶守壇,又要負擔200多名廚差役夫,還要攤派祭祀所需的雜費銀兩。當然,對這兩縣的官員來說,倒是件有名有利的大好事。

祭祀禮儀

  祭祀共分九個儀程,即迎神、奠玉帛、進組、初獻、亞獻、終獻、撤撰、送神、望瘞等。各儀程演奏不同的樂章(附錄)。跳文、武“八佾”舞(由64人組成的古代天子專用的舞蹈)。清乾隆七年額定地壇設文、武、樂舞生480人,執事生90人。可見當時樂舞隊伍之龐大。

  每進行一項儀程,皇帝都要分別向正位、各配位、各從位行三跪九叩禮,從迎神至送神要下跪70多次、叩頭200多下,歷時兩小時之久。如此大的活動量對帝王來說是個很大的負擔,所以皇帝到年邁體衰時,一般不親詣致祭,而派遣親王或皇子代為行禮。如清代康熙皇帝在位61年,前40年中親詣地壇致祭26次,而後21年則全部由親王、皇子代祭。

  祭地現場的紀律要求極嚴。皇帝經常旨渝:陪把官員,必須虔誠整肅,不許遲到早退,不許咳嗽吐痰,不許走動喧譁,不許閒人偷覷,不許紊亂次序。否則,無論何人,一律嚴懲。據史料記載:清嘉慶二十四年五月甘四日,因恭修皇祗室內乾隆皇帝之神座,而派遣成親王代行祭告禮。由於成親王向列聖配位行“終獻”禮時,親。亂了先東後西之次序,事後被革職退居宅邱閉門思過,並罰扣半俸10年,照郡王食俸。此例可見君王對祭地禮儀之嚴肅認真。

  祭祀結束後,按制度規定要向有關官員分賜食肉,叫“頒胙”。祭前,由太常寺負責登記造冊,併發給胙單,(取肉證)至各衙門。,祭畢,各衙門持昨單各自到祭所領取。據記載:宗人府、內閣各10斤,六部、理藩院、都察院、通政使司、大理寺、樂部、京道各7斤,太常寺蠻儀衛、詹事府、順天府、太僕寺、光祿寺、鴻臚寺、六科五城各5斤,翰林院、起居注、國子監、太醫院、欽天監、中書科各4斤。 祭地對平民百姓並無好處,特別是大興、宛平兩縣既要派駐壇戶守壇,又要負擔200多名廚差役夫,還要攤派祭祀所需的雜費銀兩。當然,對這兩縣的官員來說,倒是件有名有利的大好事。


古代祭祀禮儀

  古代祭祀禮儀很多,但主要分九個儀程,分別為迎神、奠玉帛、進組、初獻、亞獻、終獻、撤撰、送神、望瘞等,並且各儀程演奏不同的樂章。   分為祀先代帝王、祀先聖先師、藉田與享祀先農之禮、親桑與享祀先蠶之禮、享先醫、五祀、高禖、儺和蠟臘九種具體類別。 ...

中國古代的祭祀禮儀是什麼

  1、祭祀共分九個儀程,即迎神、奠玉帛、進組、初獻、亞獻、終獻、撤撰、送神、望瘞等;   2、清乾隆七年額定地壇設文、武、樂舞生四百八十人,執事生九十人;   3、每進行一項儀程,皇帝都要分別向正位、各配位、各從位行三跪九叩禮,從迎神至送神要下跪七十多次、叩頭二百多下,歷時兩小時之久;   4、祭地現場的紀 ...

祭祀禮儀與禁忌文化,你不得不看!

  祭祀是中國禮儀文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祭祀的目的是為了表達對神靈的敬畏或者是對先人的緬懷還有就是為了祈求降福免災。古時候人們相信萬物皆有靈,而主要的崇拜物件還是以天地人為主,這其中形成一套傳統和禁忌。   祭祀禮儀   祭祀共分九個儀程,即迎神、奠玉帛、進組、初獻、亞獻、終獻、撤撰、送神、望瘞等。各儀 ...

婆羅門教的祭祀禮儀分別有哪些

  婆羅門教是印度古代宗教,是印度教的古老形式。與後來的世界性宗教不同的是它沒有明確的創教人,是由不同宗教信仰和哲學派別匯合形成的。那麼,在婆羅門教文化中,婆羅門教的祭祀儀式有哪些呢?一起來看下。   天啟祭   奉祀方位不同的“三火”(家主火、供養火、祖先祭火),由祭官主持。祭官分為勸請僧、行祭僧、祈禱僧, ...

最大的祭祀禮儀:三跪九叩的意思

  中國傳統祭祀習俗裡非常注重祭祀禮儀,而行禮方式也有區分,不同方式所表現出的敬重程度也不同。其中三跪九叩所代表的意思又是什麼呢?可能有很多人不懂,也從來沒有三跪九叩的概念,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雙膝跪地下三次,磕九個頭。這是最敬重的行禮方式。據《周禮》記載,古代跪拜禮有九種:一曰稽首、二曰頓首 ...

祭父文、祭母文(喪葬祭祀範文)

  祭父祭文   維   公元某年某月某日,不孝男某某等,謹以清酌時饈,致祭於顯考某某府君之靈前,吊之以文曰:嗚呼,痛維吾父,偶染微恙,一病亡身。嗟餘不孝,禍延嚴君。號天泣血,淚灑沾土。深知吾父,畢世艱辛。勤耕苦種,日夜奔忙。創家立業,儉樸忠信。處世有道,克已恭人。至生吾輩,愛護如珍。撫養教育,嚴格認真。如斯 ...

祭岳父文、祭岳母文(喪葬祭祀範文)

  祭岳父祭文   維   岳父某某老大人生於某某年某月某日,不幸於某某年某月某日瞑目長逝,享年某某歲,愚婿謹以酒果餚饌泣奠於岳父大人靈前:嗚呼!噩耗傳來,泰山傾頹,愚婿聞之,神魂駭散。愚婿遠道歸來,未能為岳父侍奉湯藥,未盡孝道,止不住淚流萬千!回想岳父,一身正氣,一生清白,關心群眾,樂善好施,高風亮節。岳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