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民間習俗都有哪些?
福州的民間習俗都有哪些?
在古代隨著人類的遷徙,福建等地才開始慢慢進入人們的視野。不過由於當時的交通落後,資訊的閉塞,傢伙少年宮福建地區又遠離中原政治權力中心。所以後人們在漫漫歷史長河中逐漸形成當地民間以福州文化為代表的一些傳統習俗。
戲曲
閩劇俗稱福州戲,流行於福州方言地區。閩劇是明代末年的儒林戲和清中葉以來的江湖戲與平講戲這三種不同藝術風格的戲種,互相滲透融合,並吸收了徽戲和崑曲而形成了以唱逗腔的儒林戲為主的綜合性多聲腔劇種。閩劇表演動作強烈,粗獷,如舞臺上常有三趕三追,扁嘴憋臉,抖手顫腿,耍發甩須等表演程式。但也有部分生、旦其動作較為細緻典雅。
佳節
福州除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以外,還有許多獨有的節日。農曆正月二十九,福州要過“拗九節”。這天清早家家戶戶都用糯米和紅糖,再加上配米煮成“拗九粥”,用來祭祖和饋贈鄉親。已嫁的女兒要送上一碗“拗九粥”回孃家孝敬父母,福州俗語“逢九必窮”,認為人年齡上的“九”或“九”的倍數要交窮運,必須設法送窮。
壽誕喪葬
福建重視給長輩祝壽。福州傳統是男慶九,女慶十。比如男人六十大壽,必須提到五十九歲那一年做,因為“九”與“久”諧音,象徵著長壽。此外,在正壽前一天,必須先做“鑲壽”。即在壽誕前一天,把小輩們送來的壽燭在祖先靈前全部點燃,三碗壽麵分別插三朵紙花,族內小輩對過壽者叩拜,然後落座喝酒賞樂。小輩如果有錢,可請儒道設堂唸經,替過壽者向北鬥星求福壽,稱“拜斗”。
福州喪葬習俗十分繁瑣和奢侈。當逝者彌留之際,親人必須將其床上蚊帳拆卸掉據說是為了讓死後的靈魂好出竅;逝者斷氣後,必須為死者更衣,並在大門口“貼白”放炮。然後派人四處報喪,再準備好裝滿土沙的大腳桶,將素燭點燃後插在桶內,將其放置逝者床前地上,彷彿為死者奔赴黃泉路上照明。逝者臉上需蓋上白紙,以示陰陽有別。
信仰禁忌
福建民間普遍存在著對樹木山石的崇拜。凡是較為古老的樹木,都被看作為有靈氣的神木。如楓神、榕神、樟神、松公等。其中榕樹作為吉神化身而更受信仰。無論城鎮鄉村,大凡在濃廕庇日的著名古榕下,都會有人在樹下敬香,祈求平安。
福州的生活禁忌可謂無處不在。主人請吃飯是,往往將飯盛得山般高,客人儘可以表示吃不了這麼多,將飯往主人飯碗裡撥,但千萬不要猶豫不決,更不要順手將筷子插在飯碗上,這樣極不吉利。因為福州在供奉靈堂棺頭時,有一碗裝得爆滿的“喪食”,上面直插一雙筷子。赴結婚宴席時,不能將盤碗重疊,否則就意味著重婚。
飲食與飲茶
福州菜是閩菜的主要代表,有著獨特的風味。福州菜餚用料和調味均以地方材料為主,操作注重刀工、火候,色、香、味、形俱佳,烹調上擅長炒、熘、煨、燉、蒸、爆諸法,其主要特點是:一是善用糖。福州人煮菜,喜用糖調味,偏於甜、酸、淡用糖可以去腥,用醋是酸能爽口,適合福州炎熱氣候口味;淡是為了儲存原味和鮮味。
二是常用糟。紅糟是福建特產,福州菜餚有炮糟、淡糟、醉糟等十餘種用糟法。此外,在調味品中也有用蝦油。(三)多湯菜。福州菜善於以湯保味,有“百湯百味”之說。湯是閩菜的精髓。福州菜花色品種有2000種以上,其“佛跳牆”、“淡糟炒竹蟶”等都是名揚海外的名菜。
福建雨量充沛,多紅黃土壤,具有種植茶葉的優越條件。綠茶、烏龍茶、紅茶、花茶、白茶和緊壓茶是我國六大茶類,除主要為少數民族飲用的緊壓茶外,其他五大茶類福建都有大量生產,且幾乎每縣都產茶。福建茶葉生產歷史悠久,南唐時閩北已有“北苑御茶園”,飲茶風俗為全國最盛之地,已成“家不可一日無茶”,形成獨有的飲茶風俗。
小年與祭灶節的習俗都有哪些 祭灶的民間傳說是什麼
在不同的地方,小年的日期也不同,一般都是在農曆臘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的時候。小年是最靠近春節的一個節日。小年有祭灶的習俗,所以我們一般把小年也成為祭灶節。祭灶節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有著許多習俗和講究。
小年就是祭灶節嗎
小年是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因為有祭灶的風俗,所以也被稱為祭灶節。祭灶是小年的主要習俗,源於古人拜火習俗。《釋名》:“灶。造也,創食物也。”灶神的職責就是執掌灶火,管理飲食,這對於靠天吃飯的古人來說,具有關乎生死幸福的意義。除夕之前的小年,往往被視作忙年的開始,準備年貨、打掃衛生、整理家務、祭拜祖先,乾淨團圓、過個好年,寄託著人們辭舊迎新的美好期盼。祭灶的由來已久,是一項在我國影響與流傳極廣的傳統習俗。
祭灶的民間傳說
關於祭灶的民間傳說,跟中國神話中的灶王爺有關。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對聯、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這個傳說故事至今還流傳著,體現了我國人民樸實美好的願望。
小年和祭灶節的習俗
祭灶節風俗主要都圍繞著祭拜為主,有:祭灶王、掃塵土、剪窗花、貼春聯、當洗浴、宜婚嫁等。小年的民俗活動有掃塵、祭灶、吃灶糖等。它也意味著人們要開始準備年貨,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小年代表著新年的開始,所以要準備過年前的活動了。
春社日的習俗都有哪些 春社日民間各地的習俗
導讀:民間有很多個傳統節日,關於祭祀土地神和五穀神的節日有兩個,一個是春社日,一個是秋社日,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春社日主祈福,祈求能有個豐收年,秋社日主答謝,分享喜獲豐收的喜訊。那麼,春社日的習俗都有哪些?春社日民間各地的習俗是什麼呢?不知道的朋友,可以來瞧瞧小編的介紹哦。
春社日的習俗都有哪些
社戲
又稱社火,為南宋遺風。在許多地區的民間(如直隸、霍州、汾西、荊州),在春社時會根據村落大小、地位高低而湊錢演社戲。而在山西臨汾同時也有舉辦香火會,扮社火的風俗。社戲不僅在中國大陸流行,而且在臺灣,除了漢族外,哪怕是當地原住民也有春社時張燈結綵,演社戲,給土地神過生日的習俗。由於社戲十分消耗財力,因此一些地方誌撰寫者對此進行了批評。如批評社戲“易啟事端,多耗財貨”、“傷則廢業,蕩人心志”。但也有撰志者認為,如果對社戲改良的話,有“社會教育之意”。
社祭
作為春社的最初目的,社祭也是許多地方春社時的習俗。如六合、京山、宣恩、應山(今湖北省廣水縣)等地的春社,老百姓們會或湊金具酒醴,或蒸米作糕、或作米粢等來祭祀土地神。社祭時大多以酒糕、雞豚來奉祀社神,但也有的地方用其他祭品,如武岡地區就用將香藤燻幹杵碎和糯米粉調蒸而成的“社粑”來奉祀社神。社祭時的社飯大多各地有各地的特色,如在荊楚一帶,社飯主要由豬羊肉和米飯調合而成,並裝在葫蘆(葫蘆有多子多孫之意)中,送給別人。鳳凰縣一帶是用蒿菜雜糯米蒸熟,晃州和來鳳地區是用糯米,切麥蒿和臘肉片及豕脂蒸熟,芷江地區是用蒿葉將米、乾肉包裹蒸熟。
巫祝
在清朝的各地地方誌中,同樣也有許多地方社日有延巫祝以祭社的習俗。巫祝時,很多地方(如羅田、鍾祥、石首、永定)多以敲鑼打鼓來迎神。
聚飲
祭祀儀式結束後,男女老少坐在一起聚飲也是許多地方的習俗,如黃州、武昌、蘄水、黃岡、沔陽等皆有此俗。據云飲社酒可治耳聾、有利於子孫成長等說法。
其他習俗
在許多地方,還有一些特別的風俗,如黔陽有放風箏之俗,獲嘉、崇陽等地有修新墳之俗,在黎城、潞安等地,有走社的習俗,即走親串友或扛抬社神遊走。
春社日民間各地的習俗
春社日這天,所有人集結在社樹下搭建棚屋,殺牛宰羊獻祭酒,舉行祭天儀式以祭社神。祭神後在一起享用祭祀用過的酒肉。由此可以看出,春社日在古代是一個非常隆重的節日。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古代最重要的就是農耕,要想獲得糧食,就離不開農耕。
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一個文化習俗。同元宵節吃湯圓、端午節吃粽子一樣,春社日也會吃社酒社飯。當然中國地大物博,各地文化各不相同。在山西陽曲一帶,人民會在這一天吃社面。山西潞安一帶則吃社糕。福建建陽一帶則是早上熬社粥喝。但是大多數地方都是吃含有豬羊肉等的社飯。
不過就算文化不同,每個地方舉行社祭儀式都會吃社肉、喝社酒。社酒就是祭祀用的中和酒、宜春酒。社酒也叫“治聾酒”。據說,社酒可以治療耳疾。當然,這種說法是沒有得到科學的印證的。
春社日在甲骨文中就有所記載。元朝以前,人們對春社節非常看重,每年都會大肆慶祝。現在只有少部分地區還沿襲著這一傳統習俗。
春社日是什麼節日:祭祀土地神的節日
春社日,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是一箇中國傳統節日。“春社日”古無定日,先秦、漢、魏、晉各代擇日不同。《逸周書》曰:“春分之日,玄鳥至。”又曰“玄鳥不至,婦人不娠。”“小桃初謝時,雙燕恰來時。”《荊楚歲時記》描寫社祭的情形,春社這一天,周圍鄰居結集起來,舉行儀式祭祀社神,殺牛宰羊獻祭酒。在社樹下搭棚屋,先祭神,然後共同享用祭祀過的酒肉。唐代廢正月晦,以二月朔為中和節,里閭釀宜春酒,以祭勾芒神,祈豐年。自宋代起,以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為社日。春社日時在農曆二月一日,祭祀土神,祈求豐收,有飲中和酒、宜春酒的習俗,說是可以醫治耳疾,因而人們又稱之為“治聾酒”。宋代,李在詩中寫道:“社翁今日沒心情,為乏治聾酒一瓶。惱亂玉堂將欲通,依稀巡到等三廳。”
中國民間每年都有哪些太歲
我國的玄學,有所謂十天干及十二地支。
十天干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分別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以十天干配十二地支,天在上,故天干在上;地在下,故地支在下;會出現六十個天干及地支的組合,分別是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 ...
過了臘八就是年,那麼過年前的習俗都有哪些?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臘八節,每年農曆的十二月初八。臘八節一到,意味著春節越來越近了。那你知道從臘八這天開始到大年三十,都有哪些習俗嗎?
春節前的習俗
臘月初八:臘八節
喝臘八粥是臘八節的傳統習俗之一,古代每到臘八這一天,朝廷、官府、寺院都要做臘八粥 ...
2021年下元節是指哪一天 下元節的習俗都有哪些
2021年下元節是指哪一天
2021年11月19日 星期五 (辛丑年(牛年)十月十五,)
下元節在每年農曆的10月15日,是中國重大節日也是道教節日,我們所熟知的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上元節,七月十五日是中元節,都是中國傳統節日。我們熟悉的元宵節即上元節,或稱上元燈節。三元節時,三官下界巡遊,履行職 ...
天津婚禮習俗都有哪些 天津的婚禮習俗是怎樣的
天津也是中國的一個直轄市,而會被列為直轄市的一般都是非常大,經濟相對其他城市比較超前的城市。天津的發展歷史也是非常豐富多彩的,自成一套文化。那麼你天津的婚禮習俗你都知道多少呢?天津婚禮習俗你知道都有哪些嗎?
天津婚禮習俗婚前一天不見面
天津人講究,新郎新娘從大婚前一天直到大婚當天接親前都不要見面, ...
小年夜有祭灶神的習俗都有哪些 小年夜是哪一天
小年夜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民間的習俗,小年夜是忙年的開始。小年夜有很多習俗,包括掃塵、祭灶等等。在新年來臨之際,我們要做好過年的準備,祭灶神就是其中之一。祭灶神在我國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象徵著人們希望衣食有餘的美好願望。
小年夜祭灶神的習俗
小年夜這天,最重要的習俗就是祭灶神了。民間傳說,每年臘 ...
農村小年祭灶的習俗都有哪些做法 小年夜的詩句都有哪些
在每年農林春節來臨之前,我們都會先迎來另一個節日——小年。小年作為除夕前最後一個傳統節日,雖然不及春節的隆重,但也有很多習俗延續下來了,其中一個就是祭灶。祭灶在我國民間已經有上千年曆史,至今在農村還沿襲著這一習俗。
農村小年祭灶的習俗
農村的小年祭灶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習俗。首先,先準備好祭果、酒和菜 ...
初一到初三的習俗有哪些 初四到初七的習俗都有哪些
對於我國的人而言,中華的傳統民俗是在心中根深蒂固的,也正是因為這些傳統,才使得我們國家的民族特色顯著,由於習俗過於豐富,每個節日有屬於它的風俗,各個地區也會有著不同的習俗,這些是我們不能忘卻的。
初一到初三的習俗
人們在春節時一定會聽到大年初一是不能用掃帚的說法,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除夕前掃除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