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福建土樓:和諧的小世界

福建土樓:和諧的小世界

  “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集居住和防禦功能於一體的山區民居建築的福建土樓,體現了聚族而居這一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傳統觀念,更體現了聚集力量、共御外敵的現實需要。同時,土樓與山水交融、與天地參合,是人類民居的傑出典範。”

  福建土樓:和諧的小世界走進土樓,細觀土樓,可以發現土樓處處閃現了總書記讚語蘊藏的深意和希望。

  大家庭,講究人和。土樓是一個大家庭,從中原遷徙而來的人們來到這裡聚族而居,彼此互相照顧,不分你我,以血緣為紐帶,為同族人,和睦相處,不分你我,正如樓內一堂聯所寫“一本所生,親疏無多,何須待分你我;共樓居住,出入相見,最宜結重人倫。”

  和為貴,和至上,這就是土樓精神,也是和諧社會的真諦。土樓內居住的都是客家人,土樓精神也是客家人所信奉的。

  客家土樓的主要建築材料是黃土和杉木。特別是黃土,取自山坡,因而不存在破壞耕地問題。舊樓若須拆除重建則牆土可以重複使用,或用於農作物肥料,不會產生象現代轉石或混凝土房屋那大量的建築垃圾。一般來說,由於屋架通風較暢,木構件受白蟻侵襲或潮溼潤糟朽的情形並不嚴重,舊料可以二次使用,土樓的施工技術較易掌握,可以完全人力操作,無須物殊裝置。通常建樓時間安排在乾燥少雨的冬季,此時正當農閒,族人可以大量參與工程,大大降低建築費用。

  不破壞耕地、重複使用、不產生汙染、節省人力財力,這樣把土樓建起來,就是和諧社會所追求的,整個人與自然的和諧。土樓,這個大家庭和諧相處的典範,把人際和諧、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精髓展現得淋漓盡致,不禁使我們再次對建造土樓的客家祖先的智慧表示敬佩。

  土樓,是個小社會。它有很強的防禦功能。早年,樓內兄弟叔侄團結一致,防禦防盜,防禦外族欺凌。在中國紅色革命時期,紅軍永定獨立團和赤衛隊集中在土樓裡抗擊張貞部隊及民團的“圍剿”,堅守數月,水、米、柴、煤,未見欠缺。完全的自給自足,不出門照樣可以生存,樓內幾百號人在圓圓的土樓內構成了一個小社會,齊心協力,共對外患。

  土樓還具有良好的堅固性。在一般的地震作用或地基不均勻下陷情況下,土樓整體並不會發生破壞性變形。此時的土樓就像一個國家,堅固地保護著它的家人,不容外人、外物的侵犯。

  仰望土樓,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經滄桑四百年。仰望土樓,這個大家庭、小社會和諧相處的典範,這個小社會里的大家庭,正引領著土樓人家走向更加和諧的社會。

世界文化遺產之福建土樓

  土樓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它具有獨特的建築特色,它憑藉著自己的稀有,走向了全世界。福建土樓主要分佈在漳州南靖、華安、龍巖永定等地區,它產生於宋元時期,成熟於明末、清代和國民時期,而最古老和最年輕的土樓皆在永定。

  那麼,城市文化中,福建土樓有著怎樣的文化呢?現在就跟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建築特色:

  福建土樓的造型、裝飾和建造工藝世所罕見,俗稱“生土樓”。它是以生土作為主要建築材料,摻上細沙、石灰、竹片、木條等,經過反覆揉、舂、壓建造而成。樓頂覆以火燒瓦蓋,經久不損。土樓高可達四五層,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樓聚居。

  土木結合、外閉內敞、規模宏大、造型優美、品類多樣、就地取材、構思精巧、聚族而居等是土樓建築的主要特徵。其獨特的建設形式、高超的工程技術和豐富的文化內涵、眾多家庭聚族而居於一樓的均等居住形式,使之不同於世界其他任何建築,可謂天下一絕。

  福建土樓主要有三種典型風格,就是五鳳樓、方樓、圓寨。從整體看,以三堂屋為中心的五鳳樓含有明確的主次意識,可以肯定,它是漢族文化發源地的黃河中游域古老院落式佈局的延續發展,在其群體組合中,只有軸線末端的上堂屋(主廳)採用了堅厚的夯土承重牆。

  方樓的佈局同五鳳樓相近,但其堅厚土牆從上堂屋擴大到整體外圍,十分明顯的是,防禦性大大加強。圓寨,僅就名稱而言,已表現出2大特性,一方面,在圓形建築物中,三堂屋已經隱藏,尊卑主次嚴重削弱;另一方面,寨就是堡壘,它的防禦功能上升到首位,儼然成為極有效的準軍事工程。

  福建土樓建築具有充分的經濟性,良好的堅固性,奇妙的物理性,突出的防禦性,獨特的藝術性等多種優越性。因為建築奇特,20世紀80年代,福建省龍巖市永定縣、漳州市南靖縣的土樓被美國人誤以為是蘑菇狀的核武裝置。

  殊不知這獨一無二、從宋元時期就已經產出的大型夯土民居建築,早在第一枚原子彈蘑菇雲騰雲駕霧之前,就已經在閩西、閩西南這塊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矗立了數個世紀了。

  土樓佈局:

  福建土樓佈局合理,與黃河流域的古代民居建築極為相似。從外部環境來看,注重選擇向陽避風、臨水近路的地方作為樓址,以利於生活、生產。樓址大多坐北朝南,左有流水,右有道路,前有池塘,後有丘陵;樓址忌逆勢,忌坐南朝北,忌前高後低,忌正對山坑(以免衝射)。樓址後山較高,則樓建得高一些或離山稍遠一些,既可避風防潮,又能使樓、山配置和諧。

  既依據上述3個方面選擇樓址,又善於利用斜坡、臺地等特殊地段構築形式多樣的土樓,乃至發展為參差錯落、層次分明、蔚為壯觀、頗具山區建築特色的土樓群,如永定初溪土樓群、南靖田螺坑土樓群。這些講究,無疑與地質地理學、生態學、景觀學、建築學、倫理學、美學都有密切關係,換言之,與中原傳統文化有密切關係。

  從土樓建築本身來看,福建土樓的佈局絕大多數具備以下三個特點:

  (1)中軸線鮮明,殿堂式圍屋、五鳳樓、府第式方樓、方形樓等尤為突出。廳堂、主樓、大門都建在中軸線上,橫屋和附屬建築分佈在左右兩側,整體兩邊對稱極為嚴格。圓樓亦相同,大門、中心大廳、後廳都置於中軸線上。

  (2)以廳堂為核心。樓樓有廳堂,且有主廳。以廳堂為中心組織院落,以院落為中心進行群體組合。即使是圓樓,主廳的位置亦十分突出。

  (3)廊道貫通全樓,可謂四通八達。但類似集慶樓這樣的小單元式、各戶自成一體、互不相通、樓梯最多的土樓為數極個別。

  基本分類:

  圓樓

  在舊時被當地人稱為圓寨,至今一些年代較為久遠的圓樓仍被人們習慣地稱為圓寨。圓樓的共同特點是:大門、祖堂等主要建築都在中軸線上,兩邊的建築對稱,這與其他種類的土樓相同。多環同心圓樓外高內低,樓中有樓,環環相套,祖堂設於樓中心,環與環之間以天井相隔,以廊道相通,而且廊道均與祖堂相連,只有一環的圓樓祖堂則設於正對樓大門的後側廳堂(又稱上廳)。

  圓樓的外環(主樓)呈圓形狀,以厚實堅固的生土牆承重,其土牆依層次升高而逐漸減少厚度,底層1米多至2米,頂層厚0.4米至0.8米,樓層越高、直徑越大的圓樓土牆也就越厚。多環同心圓樓的第二環以內的牆體均用青磚或土坯磚砌成,因為這樣既可以節省空間又可以適應內部結構靈活多變的需要,同時也無需像外環那樣突出防衛功能,何況其承重遠比外環小。樓內其他附屬建築如廚房、浴室等牆體也使用同類材料。

  方樓

  數量居各種型別土樓之冠。從外觀看,四周高牆聳立,四角規整,呈封閉式,防衛功能十分突出。但仔細觀察,我們可以發現,它們有的四周高度相等,更多的是前低後高,即後向比前向與兩側高,與兩側屋頂形成半層或一層樓高的錯落,前者為懸山頂,後者為重簷歇山頂。方形土樓除了大小各不相同之外,其內部佈局、結構由於受樓主需求、生活習慣、地理環境等不同因素的影響,也有程度不同的差異。

  長方形樓

  主樓的平面,呈“口”字長方形的佔絕大多數,呈“日”字形或“目”字形的為數甚少。後者中間的樓層與緊密相連的樓層等高,有的略低於主樓。“日”字形樓或位於中間的樓、“目”字形樓左右兩側的樓,一般系後人擴建的。新樓、老樓融為一體,既節省了用地、擴大了居住空間,又保持了全樓整體的統一。

  更能體現整個家族的高度團結。這兩種土樓的樓內均設定若干個門相通,而且正面也設定大門供樓主進出,可謂四通八達。但“目”字形樓兩側正面的大門比中間原有的正面大門稍小,並且兩門對稱,既顯示主次分明,又美觀規整。

永定土樓:白髮魔石頭髮長了10年

  

  在龍巖永定集慶樓土樓內,一塊“白髮魔石”,賺足了遊客眼球。

  這奇石,乍一看,像“白髮魔女”,橢圓形的腦袋上,長著“白頭髮”,更加令人叫絕的是,10多年來,“白髮”一直在長,每年能長約2釐米。

  這石頭是有“魔力”,還是有生命?昨日,導報記者查閱相關資料得知,這叫“生髮石”,“頭髮”是一種附在石頭上的海洋生物,叫頭盤蟲。

  “白髮魔石”,客家博物館“鎮館之寶”

  “這塊石頭不但會長頭髮,還會像人一樣掉頭皮屑。”在集慶樓土樓內,“白髮魔石”引來遊客陣陣驚呼。

  記者注意到,這石頭,除了“髮型外”,通體乳白色,橢圓形,跟普通的鵝卵石沒啥兩樣,“頭髮”長在“後腦勺”上。

  遠看,“白髮魔石”就像一個禿頂的“白髮翁”,不過,走近一看,這“白髮翁”顯然“老了”,在“腦袋”旁,掉了不少白髮。

  這“白髮魔石”直徑達40多釐米,重量達20多斤,“頭髮”長15釐米左右,“白髮”比正常成人頭髮略粗,而且不分叉。

  目前,這塊奇石是集慶樓客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不少遊客就衝著這“魔石”而來,遊客驚呼:“這不是梁羽生小說中的‘白髮魔女’嗎?”

  10多年過去,“白髮”每年都在長

  昨日,導報記者聯絡上這塊奇石的主人洪明章,他是名臺商,也是個奇石收藏愛好者。

  洪明章說,與“魔石”偶遇,是在10多年前。那時,他到漳州東山島“尋石”,看到一個漁民從海里撈起這塊石頭。

  “第一眼,我就被吸引住,收藏了不少奇石,唯獨這塊石頭,讓我感覺置身幻境,從未看過。”洪明章說,起初,他以為“頭髮”是粘上去的。

  不過,洪明章拿著放大鏡,認真看了半晌,他確定這就是一塊“魔石”,當即開價,把這塊石頭給買了下來。

  2006年,集慶樓成立客家博物館,洪明章把 “白髮魔石”,免費寄放在集慶樓內,向遊客開放。

  洪明章告訴記者,魔石最具“魔力”的一處是這些“頭髮”,雖然離開海洋,但是10多年來,還在變長,每年能長2釐米左右。

  此外,洪明章說,他把脫落的頭髮拿去燒,還能燒著,散發出一種“紫菜”的腥味。

  海洋生物頭盤蟲?

  多年來,洪明章請教過不少奇石收藏家,但是大家都無法說出石頭為啥長“頭髮”。

  這“頭髮”到底是什麼?導報記者也諮詢了省內一些大學的教授,不過,海洋生物教授沒親眼看過“魔石”,也沒法說出緣由。

  據悉,在沿海地區,民間有不少關於“白髮魔石”的離奇說法,有人說這種“奇石”全世界屈指可數,也有人說奇石是一種生物化石。

  導報記者注意到,2005年,在“全國奇石文化展”上,一塊同樣的“白髮石”,第一次引起學界對“白髮魔石”的關注。

  學界把這種石頭叫“生髮石”,此前,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員,曾對“生髮石”進行揭秘。專家發現,這種“頭髮”能燃燒,說明不是化石。其次,透過切片發現,這頭髮是空心的,證明不是海洋植物。

  專家透過大量國際資料檢索、種屬標本比對和對其外部管形態的詳細觀察,鑑定這“頭髮”是一種新的物種——— 多板直管頭盤蟲。

  石頭殘留營養物質

  據悉,頭盤蟲是一種較為低等的海洋動物,很少出現在中國海域,多數分佈在南極周圍海域。

  它的基本構造是,蟲體附在石頭或者貝殼上,然後蟲體的分泌物,形成一根細細的管子,這管子就是“白髮”,“髮根”就是蟲體頭部。

  “白髮魔石”如何形成?專家說,石頭在淺水中沖刷多年,形成鵝卵石,鵝卵石被衝到海洋深處,由於沒有大的海浪衝刷,頭盤蟲就開始附在上面生長。

  那麼,“白髮”離開海洋之後,為何10多年過去,還能生長?據悉,“魔力”的原因,可能是頭盤蟲的管子裡頭,還殘留有水分或者營養物質,在有水的情況下,“髮梢”還能繼續長,但是一旦水分沒了,“髮根”就死了,就會導致脫髮。

  據悉,“生髮石”原產於臺灣海峽的臺灣島南西側。20世紀60年代,一度風靡臺灣石壇,被稱為“毛髮石”。之後逐漸淡出石界,沉寂多年。近年被臺灣石商帶入大陸銷售,才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福建在哪裡去玩要門票嗎

  福建土樓在福建永定縣、南靖縣以及華安縣均有分佈。   去土樓玩需要門票,其價格分佈如下:   土樓田螺坑旅遊景區門票價格為每人次100元,主要景點有步雲樓、振昌樓、瑞雲樓、和昌樓、文昌樓、田螺坑土樓群;土樓雲水謠古鎮旅遊景區門票價格為每人次90元,主要景點有和貴樓、懷遠樓、雲水謠古道、閩臺影視基地,雲水謠 ...

福建的資料有哪些

  福建土樓的資料包括有閩南土樓和一部分客家土樓,總數約三千餘,通常是指閩西南獨有約利用不加工的生土,夯築承重生土牆壁所構成的群居和防衛合一的大型樓房。福建土樓分佈於福建和廣東兩省,產生於宋元,成熟於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土樓以石為基,以生土為主要原料,分層交錯夯築,配上竹木作牆骨牽拉,丁字交叉處則用木定型錨 ...

福建有什麼特點

  1、外形。福建土樓是以土作牆而建造起來的集體建築,呈圓形、半圓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土樓最早時是方形,有宮殿式、府第式、體態不一,不但奇特,而且富於神秘感,堅實牢固。樓中堆積糧食、飼養牲畜、有水井。若需禦敵,只需將大門一關,幾名青壯年守護大門,土樓則像堅強的大堡壘,婦孺老幼 ...

怎麼從鼓浪嶼到福建

  全程約5、8公里;   1、從永定土樓專線步行約240米,到達濱南美湖路口站;   2、乘坐656路,經過4站,到達第一碼頭站;   3、步行約500米,到達第一碼頭站;   4、乘坐廈鼓內厝澳居民輪渡,經過1站,到達鼓浪嶼內厝澳碼頭站;   5、步行約660米到達鼓浪嶼。 ...

福建以前有什麼用

  1、居住。土樓作為樓房的主要作用就是居住功能,家族聚群而居住。   2、禦敵。客家土樓的厚牆是最重要的特徵之一,是中國傳統住宅內向性的極端表現。以常見的4層土樓為例,底層和二層均不闢外窗,三層開一條窄縫,四層大窗,有時四層加設挑臺。土牆的薄弱點是入口,加強措施是在硬木厚門上包貼鐵皮,門後用橫槓抵固,門上置 ...

環境優美 中國十大古村之福建

  提到我們中國的村莊,那可真的是數不勝數啊,而且現在我們生活的這麼好,就是當年前輩們一步一個腳印,依靠農村百姓們的支援打下的江山。可以說村莊是我們中國發展的開始,具有偉大的意義,那麼中國有十大古村落,你又知道其中幾個呢?本期城市文化帶你一起來了解,中國十大古村之福建土樓。   福建土樓,因其大多數為福建客家 ...

民居瑰寶 福建

  中國國土面積位於世界第三,包含56個民族,鑑於各個地區的地貌、氣候、習俗、環境的差異性,民居的樣子也就多種多樣。每一處民居都是當地人們的心願、信仰以及所喜愛的物品所結合的產物,從而呈現出形態各異、美輪美奐的特色民居。現在就讓城市文化帶你一起來欣賞一下福建土樓吧。   福建土樓,因其大多數為福建客家人所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