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制創始於隋文帝。科舉制是中國古代透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士子應舉,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這一點是科舉制最主要的特點,也是與察舉制最根本的區別。科舉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徹底打破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的壟斷;“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會中下層有能力的讀書人進入社會上層,獲得施展才智的機會。但後期從內容到形式嚴重束縛了應考者,使許多人不講求實際學問,束縛思想。
科舉制創始於隋文帝。科舉制是中國古代透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士子應舉,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這一點是科舉制最主要的特點,也是與察舉制最根本的區別。科舉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徹底打破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的壟斷;“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會中下層有能力的讀書人進入社會上層,獲得施展才智的機會。但後期從內容到形式嚴重束縛了應考者,使許多人不講求實際學問,束縛思想。
目的:
1、為朝廷選拔人才:為適應封建經濟和政治關係的發展變化,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參與政權的要求,加強中央集權,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
2、打破東漢以來世家士族對官員的壟斷,扶植庶族勢力抑制士族,鞏固統治階級的封建統治;
3、為統治階級灌輸新的血液,使封建機器時刻有新的血液輸入;
4、透過科舉制度,封建統治者控制知識分子的思想,灌輸愚忠思想,主要目的是加強封建統治。
陳沖飾演的獨孤皇后
文獻皇后獨孤伽羅(公元544年——公元602年)是隋文帝的皇后,夫婦攜手共同開創了結束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動亂分裂、促進中華各民族第一次大融合的隋朝。父獨孤信,北朝關隴軍事貴族集團核心人物之一,其祖輩為代北鮮卑貴族;母清河崔氏,出自中古時期最著名的“五姓七望”漢族文化世家門閥之一。14歲的獨孤伽羅於北周孝閔帝元年(公元557年)嫁給父親老部下楊忠的嫡長子楊堅。夫妻恩愛,誓無異生之子,並相繼育有五子五女。其中長女楊麗華為北周宣帝宇文贇之皇后。周宣帝荒淫殘暴、大失人心,繼位兩年後去世。楊堅抓住機會把持朝政,後取代北周建立隋朝。
獨孤伽羅通達書史、聰明過人,性格剛強果斷,具有敏銳的判斷力。周宣帝突然病逝,近臣矯詔令楊堅入宮輔政,關鍵時刻,獨孤伽羅派心腹向丈夫進言:“騎獸之勢,必不得下,勉之!”妻子的忠告讓楊堅頓下決心:代周立隋。獨孤伽羅巾幗不讓鬚眉,表現出了果敢善斷的政治家氣魄。
隋朝從草創到強大的發展過程中,獨孤皇后和隋文帝一樣傾注了畢生的精力和心血,她也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在君主執政期間對其終生保持有強烈影響力的后妃。隋文帝對她既寵愛又信服,幾乎是言聽計從,宮中同尊帝后為“二聖”,定萬世之基、成富國強兵的“開皇之治”獨孤皇后功不可沒。
獨孤皇后雖然熱心政治,但甘居幕後。她在恢復傳統倫理道德以治理天下的觀點上和隋文帝如出一轍,而且以身作則、嚴於律己。她生活上起居簡樸、不尚華麗;同時公私分明、抑制外戚;教育子女時,要求兒子們作風簡樸、注重夫妻關係,女兒們要培養婦德、孝順舅姑。
開皇末年,獨孤皇后在廢楊勇立楊廣的儲君決策問題上發揮了關鍵性作用,但她無法料到的是她和文帝寄予厚望的楊廣因為急功近利從而濫用民力、用兵無度導致富強的隋朝二世而亡,因此不少史家學者也把隋亡責任歸咎給獨孤皇后。
仁壽二年(602年)8月,獨孤皇后病逝於永安宮。她的去世標誌著隋文帝大展雄圖時代的結束,文帝失去愛侶和精神支柱,悲痛不已。隋朝為獨孤皇后上諡號為獻皇后,根據《逸周書諡法解》,獻者:聰明睿智曰獻、賢德有成曰獻;智慧翼君曰獻。同年閏十月,花甲之年的隋文帝親送亡妻葬於太陵,仁壽四年去世後與皇后合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