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秦始皇陵墓風水之謎

秦始皇陵墓風水之謎

  1、秦始皇墳墓,山包下便是那幽深而神秘的地宮。史學大師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留下160個字的記錄,記載始皇陵“墳高五十餘丈。”折算其高度在115米左右。1982年測得結果是墳高55.05米。兩千餘年來的水土流失,封土高度比原來下降了1/2多。

  2、始皇陵是一座充滿了神奇色彩的地下“王國”。那幽深的地宮更是謎團重重,千百年來引發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猜測與遐想。地宮是什麼樣的結構?地宮內藏匿了多少奇器珍寶?地宮內有沒有防盜機關?地宮挖了多深?始皇帝是銅棺石槨還是木棺木槨?始皇帝的屍骨是否完好無損?這一系列的懸念無不困擾著專家學者。目前只能根據現有考古材料結合有關歷史文獻做初步的探討和推測。

  3、始皇陵中究竟有沒有水銀始終是一個謎。現代科技的發展為驗證秦陵地宮埋水銀這一千古懸案提供了必要的前題條件。地質學專家經過反覆測試,發現始皇陵封土土壤樣品中果然出現“汞異常”。相反其它地方的土壤樣品幾乎沒有汞含量。科學家由此得出初步結論:《史記》中關於始皇陵中埋藏大量汞的記載是可靠的。

武則天墓地風水之謎大揭秘

  1、據說裡面陪葬的珠寶就有五百噸之多,佔據了唐朝時鼎盛時期國庫的三分之一!傳說頂級國寶王羲之《蘭亭序》的真跡也在裡面,所以從武則天躺進去之後,乾陵就沒有消停過,官盜民盜誰都想一窺究竟,盜墓賊畢生的追求。

  2、而第一個光顧乾陵的就是唐末黃巢起義軍,他率領四十萬軍隊對乾陵進行挖掘,整個梁山都挖了一大半也沒挖開乾陵,想要寶藏也是心有餘力也足,可就是挖不開。

  3、其次:第二個動乾陵的就是著名的盜墓者五代節度使溫韜,他挖的皇陵多達十七座,唯獨在乾陵裡栽了跟頭。據說這也是乾陵神秘的地方,溫韜帶領幾萬人上山挖墓,可每次上去後準備動手就風雨大作,電閃雷鳴,連續三次都是一樣,溫韜嚇得不行,只能放棄了。

  4、這次是現代化的國民將領孫連仲,他帶的不是鋤頭斧子,而是大炮炸彈。他想學孫殿英一樣盜清東陵。以演習的幌子來挖掘乾陵,當他用炸彈炸開了三層豎立石條之後,準備進去時,墓地裡突然冒出了一股濃煙,成龍捲風的形態,頓時天昏地暗,走石飛沙,四個山西籍士兵首當其衝,當即口吐鮮血,其他人看見後就再也不敢前進了,嚇得連滾帶爬。

  5、其實遠不止這些人盜過乾陵,可那麼多盜乾陵的人最終都無功而返,究其原因也是眾說紛紜,但最神秘的還是風水一說,據說武則天在李治死後,命袁天罡和李淳風為其尋找風水寶地,而他們二人找的都是同一個地方,在風水學中,乾陵的地形地貌完全應和了陰陽二儀,天地配合完美,是唐朝所有帝王陵裡最好的一塊寶地。

巴馬瑤族長壽之謎:風水獨特還是基因不同?

  巴馬精神矍爍的老人們。 山清水秀的巴馬瑤族自治縣

  據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在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90歲以上的老人達608位,其中百歲壽星77位,更有3位超過110歲。這一罕見的長壽現象,吸引了無數渴求長生的海內外遊客前去巴馬旅遊、探秘。有人說,巴馬長壽的秘密藏於風水之中,有人說在於他們擁有與眾不同的遺傳基因。

  ▲▲名副其實的“長壽之鄉”

  根據聯合國的規定,長壽地區的標準是每百萬人口中要有75位以上的百歲老人。目前,全世界有5個地方被國際自然醫學會認定為“長壽之鄉”,我國的廣西巴馬、新疆和田赫然在列。其他3個分別是巴基斯坦的罕薩、外高加索地區及厄瓜多的比爾卡班巴。其中,巴馬人口不足30萬,百歲老人已超過75位,並仍在不斷增長,是世界五大長壽之鄉中百歲老人分佈率最高的地區。

  羅媽政,生於清咸豐年間,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無疾而終,被認為是巴馬當代最為長壽的百歲老人,在她年滿130週歲時,還眼不花耳不聾,與他人對答如流,甚至能穿針引線。

  羅秀珍,生於清光緒年間,118歲時身體依然硬朗,不時上山打柴、撿豬菜,有時為了防滑,她乾脆把鞋子脫了,赤腳在石縫中行走,令人歎為觀止。

  黃布鐵,2005年接受媒體採訪時,已經104歲了,但耳不聾眼不花,一頭黑髮,能麻利地摘豬菜。

  黃彩順,100歲時仍能穿梭織布,生活起居完全自理。

  ……

  這些健康充滿活力的百歲壽星,在巴馬瑤族村寨還有很多。人們都想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巴馬形成了令人歎為觀止的長壽景觀?

  ▲▲風水寶地

  不可否認,巴馬人長壽首先得益於大自然的厚愛。發現巴馬地處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長春,人居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十分宜人。最為重要的是,巴馬的年平均氣溫20℃正應驗了黃金分割律。

  據醫學專家解釋,人在氣溫20℃—24℃時感覺最舒適,因為人的正常體溫是37℃,乘以黃金分割係數0.618為22.8℃。在這一溫度下,肌體的新陳代謝、生理節奏和生理機能均處於最佳狀態。巴馬的年平均氣溫20℃與22.8℃非常接近,巴馬老人長壽首先得到了溫度因素的支援。

  同時,巴馬空氣清新,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很高。巴馬盤陽河沿岸及石山溪谷的負氧離子含量高達2萬個/立方厘米,其他鄉村也在2000—5000個/立方厘米之間,高出工業城市和平原地區十倍至幾十倍,是一個巨大的“天然氧吧”。負氧離子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尤其對預防老年人常見的肺氣腫、高血壓、氣喘等疾病效果顯著。

  此外,巴馬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研究表明,喀斯特地形中蘊藏著多種微量元素,能夠透過水和各種食物被人體吸收。巴馬人自古以來就喜歡飲用當地泉水,有人稱那些泉水為“不老泉”。在巴馬,已經探明廣西最大的常溫低礦化度、低鈉、含偏矽酸的重碳酸鈣型天然飲用礦泉水資源,這些泉水裡有1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

  “天時地利人和,這是破解巴馬長壽之謎的關鍵。長壽的‘天時地利’就是巴馬最獨特的氣候和地理環境。”廣西巴馬長壽研究所所長陳進超說。

  ▲▲養生有道

  巴馬瑤族有許多為長壽助力的生活習慣。他們喜歡勞動,飲食習慣良好,生活有規律。

  古語有云:“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生命在於運動。巴馬的長壽老人自小從事農業勞動,甚至百歲也不閒著,辛勤勞動使他們肌肉發達,血液迴圈良好。在巴馬老人中,很少發現有高血壓病。黃家英老人106歲時,依然擅刺繡、懂草藥,樂於助人,是屯裡人人愛戴的“老祖宗”。她說,一天不幹活,心裡悶得慌。其實不光是巴馬,世界五大長壽之鄉的人們皆是勞動一生。

  巴馬人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多素少葷常喝粥,飯吃七分飽。巴馬人經常吃火麻、玉米、茶油、酸梅、南瓜、竹筍、白薯等天然食品。火麻製成的油和湯含有大量的不飽和低脂肪酸、蛋白質、卵磷脂、油酸、亞麻酸、亞納酸等,經常食用能潤燥滑腸,防止年老便秘,降低血壓和膽固醇。

  國際自然醫學會會長森下敬一對巴馬進行調查後認為,不飽和低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的攝入正是巴馬人長壽的關鍵所在。他感慨:“對人體生理真正帶來健康、長壽的並非是現代西洋醫學、營養學作為指導原理的‘高熱量、高蛋白質營養論’,而是‘谷菜食品的營養論’。”

  從事長壽研究20多年的巴馬長壽研究所所長陳進超認為,當前人們對食物營養的渴求過多過濫,粗糧野菜、適量適當才是健康長壽的基礎。

  巴馬人提倡晚婚晚育,生活有規律。在巴馬,有婚後不落夫家的習俗,就是結婚後女方不在丈夫家長期居住。不少人有夫妻分床睡覺的習慣,避免過頻的性生活。地處山區的巴馬,沒有燈紅酒綠的夜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與日月山水大自然的執行合拍。這些生活細節,與道家養身之道不謀而合。

  同時,巴馬人心胸寬闊,樂觀開朗,喜唱山歌。巴馬長壽老人非常善於應付壓力,人際關係也相當和諧。喜唱山歌是巴馬瑤族的一大特點,山歌陶冶了巴馬人的情操,豐富了他們的生活,為長壽的平和心態供給源源不斷的養分。“人要想活到100歲,人要想壽超100年;平時衣著整潔應當先,老式新式也要穿。日常膳食飽三餐,細糧粗糧都香甜;居室佈置貴淡雅,坐睡瀟灑也安然;晨起散步常鍛鍊,快慢走跑夠三圈……”巴馬人傳唱的《巴馬瑤族長壽歌》,揭開了巴馬人長壽的秘密。

  ▲▲遺傳金鑰

  現代醫學、生物學研究肯定,長壽是會遺傳的。從祖先遺傳來的長壽基因既能減緩老化,又能防範老年相關疾病。這也能部分地說明,為什麼在巴馬這個瑤、壯、漢、仫佬、毛南等11個民族共處的地方,長壽老人絕大多數是瑤族。

  陳進超透露,巴馬縣健在的76名百歲老人中,68%出生在有長壽史的家庭中。可以這樣認為,相當多的百歲老人具有先天長壽因素。例如甲篆鄉平安村巴盤屯108歲的黃媽鳳老人,她的父親活到95歲,母親活到98歲;已故壽星盧娣花三姐妹,老大盧娣花111歲去世,老二盧娣妹97歲去世,老三盧娣肖107歲還健健康康。

  在巴馬,瑤族長壽人數明顯高於壯族和漢族,且長壽人數最多的為黃、韋、羅三姓,其中黃姓長壽人數佔31%。在世界各地,科學家們也發現了許多類似的長壽家族。長壽的遺傳不僅是生理基因,還有文化心理。也就是說,壽星們大多有繼承而來的心理狀態:樂觀、心情舒暢,沒有壓力,懂得享受生活等。

  不可否認,巴馬的長壽奇觀是多種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巴馬的靈地山川、一花一草,巴馬瑤族的淳樸民風、家族傳統,一切的一切造就了巴馬長壽之鄉的神話。用“天時地利人和”六字來概括巴馬瑤族的長壽之方,所言甚是!渴望長壽的人們,最需要學習的是巴馬人健康的生活方式。


秦始皇未解

  1、秦陵地宮實際的深度;   2、地宮內部設有幾道墓門;   3、書中“上具天文”的含義與秦始皇的真實意圖;   4、地宮埋“水銀”之謎;   5、地宮珍寶有多少;   6、秦始皇使用銅棺還是木槨;   7、地宮有沒有空間;   8、墓穴內的防盜機關如何製作和生產的;   9、秦始皇的遺體是否完好地儲存。 ...

秦始皇

  1、在前幾年的時候,有地質學家對於秦始皇陵墓的土質進行了檢測,果不其然的從中檢測出了超量的汞元素,也就是水銀,所以說秦始皇陵墓中有水銀河的說法可能不是憑空出來的,應該是有真實的依據的。但是這也讓更多的人產生了懷疑,雖然說汞的濃度已經超過了普通的量,但是對於水銀河來說還是不夠的,而且汞在土地中濃度分佈及其不 ...

張國榮個人簡介,張國榮死亡,張國榮電影全集

  張國榮(1956年9月12日-2003年4月1日)生於中國香港,是一位在全球華人社會和亞洲地區具有影響力的著名歌手、演員和音樂人,大中華地區樂壇和影壇巨星,演藝圈多棲發展最成功的代表之一。張國榮是香港樂壇的殿堂級歌手之一,曾獲得香港樂壇最高榮譽金針獎。他是第一位享譽韓國樂壇的華人歌手,亦是華語唱片在韓國銷 ...

張國榮死亡,張國榮個人資料,張國榮星座

     張國榮死亡之謎,張國榮個人資料,張國榮星座   中文名:張國榮   外文名:LeslieCheung(英)、レスリーチャン(日)   別名:哥哥   國籍:中國   籍貫:廣東梅縣   民族:漢族(客家民系)   出生地:香港九龍   出生日期:1956年9月12日   出生地:香港九龍   生日: ...

占星解讀張國榮

  占星解讀張國榮之謎   多年前的愚人節,一代天王巨星張國榮在香港文華酒店跳樓身亡的新聞,轟動了全世界,張國榮——一代巨星,他出演的電影角色,深深得影響了很多人,時間飛逝,十年之後的今天,香港,甚至於全世界張國榮的歌迷影迷,都發起了紀念哥哥張國榮逝世十週年的活動,來緬懷這位時代巨星。張國榮跳樓自殺,究竟是為 ...

傈僳族捕蜂

  人們常以“馬蜂窩”比喻令人避而遠之的危險,而西南地區的傈僳族村民卻想方設法地要找到馬蜂窩。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德昌縣,有80%的傈僳人家飼養各種野蜂!更令人吃驚的是,村民竟將頭髮絲拴在野蜂身上,藉此找到蜂巢。他們究竟是如何做到這點的?傈僳族又為什麼要捕養野蜂呢?      ▲▲傈僳人與野蜂的淵源   關於 ...

探尋千古僰人

  站在雲南丘北雄峙險峻的山崖下,仰望峭壁上殘存的棺木,古代僰人的神秘印象似乎就此定格。   僰人,這個古老的、被人們認為已消失的族群,而今卻在丘北神秘出現。他們保留著古老的語言、服飾和神奇的洞穴葬習俗,隱隱透出深沉博大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底蘊……   僰人已經消失?   僰人,一個在中華大地上生存了兩千多年的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