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一般指秦州區秦州區隸屬於甘肅省天水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是天水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西漢時置綿諸、上邽2縣。唐為秦州上邽縣。元為秦州成紀縣。明廢成紀入秦州。清雍正七年1729年,秦州升為直隸州,隸甘肅承宣布政使司。
1913年2月,秦州直轄地改為天水縣。
1949年8月3日成立天水縣人民政府,縣治設今天水市。9月初,成立了天水市人民政府。
1950年2月,西北軍政委負會正式行文批准設立天水市,治今天水市,天水縣移治天水井今秦州區天水郡村。
秦州一般指秦州區秦州區隸屬於甘肅省天水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是天水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西漢時置綿諸、上邽2縣。唐為秦州上邽縣。元為秦州成紀縣。明廢成紀入秦州。清雍正七年1729年,秦州升為直隸州,隸甘肅承宣布政使司。
1913年2月,秦州直轄地改為天水縣。
1949年8月3日成立天水縣人民政府,縣治設今天水市。9月初,成立了天水市人民政府。
1950年2月,西北軍政委負會正式行文批准設立天水市,治今天水市,天水縣移治天水井今秦州區天水郡村。
苗鄉俗語說:“錦雞美在羽毛,苗女美在銀飾。”當你在苗鄉行走,無論是在人頭攢動的集市,或是在石板鋪路的村巷、山道,都會有三三兩兩的苗家阿雅(婦女)、黛帕(少女)穿著由花邊和銀飾鑲成的民族盛裝映入你的眼簾,尤其是那滿身銀光閃閃、環佩叮噹的銀飾,一定會令你的眼睛為之一亮。
苗族來源於黃帝時的“九黎”,堯、舜、禹時的“三苗”,而商周時的“荊蠻”則是三苗的遺裔,與苗族有同源關係。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黃帝戰蚩尤”的故事,其中九黎的蚩尤就是苗族的領袖。
秦漢時期,苗族主要集中在洞庭右岸的武陵地區,又稱武陵蠻或五溪蠻。隋唐時期,中央政府在邊疆地區建立羈縻州,史上最著名的唐貞觀三年,東謝首領謝元深率各支首領領進京朝貢。史書中記述,“東蠻謝元深入朝,冠鳥熊皮冠,以金絡額,毛帔,以為行縢,著履”,對當時苗族服飾有清楚的描寫。這時苗族婦女開始出現佩戴耳飾者,“婦人橫布二幅,穿中貫其首,號曰通裙。美髮髻,垂於後,竹筒三寸,斜穿其耳,貴者飾以珠璫”。珠璫質地為玻璃一類,無疑這是千姿百態苗族耳環的雛形。宋元時期,苗族的穿戴型式,基本上仍與唐代一樣,但考諸當時苗人佩戴的飾物,最高以銅為材質,這說明在唐宋以前,苗族並未有飾銀的習俗。
明代的史籍中才開始出現關於苗族佩戴銀飾的記載:“富者以金銀耳珥,多者至五六如連環”,“婦人盤髻,貫以長簪,衣用土錦,無襟,當服中孔,以首納而服之”。苗族人在明代時用銀飾為婚否的標示,“未娶者以銀環飾耳,號曰馬郎,婚則脫之。婦人染海、銅鈴、欒珠、結纓絡為飾,處子行歌於野以誘馬郎”。苗族銀飾在明代開始大量出現的原因據推斷有三:第一,貴州於明成祖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二月建省,結束了過去的苗族分散狀態。第二,明代以前,交易不用銀錢,以物易物的商業交換形式在少數民族地區占主導地位。明代以後,銀作為通貨日漸普及;白銀的湧入為加工銀質飾物提供了材料,使銀飾的流行成為可能,有的地方甚至直接把銀錢當作飾物。其四,從歷史上看,由於戰爭及壓迫,苗族長期輾轉遷徒,“老鴉無樹樁,苗族無故鄉”的田諺即是他們生活的真實寫照;他們把白銀作為飾物,同銀飾的昂貴和方便攜帶是分不開的。
清代是苗族銀飾普及和流行化的時期,除了銀飾種類增多(如銀簪、銀環、項圍銀圈、銀釧等),在普遍化方面更是不分性別、老幼、貧富,都以佩戴為榮。由於追求銀飾的數量愈多愈重,佩戴風氣影響苗族銀飾的設計款式及造型,更成為苗人日常生活重要的標誌。
另外,苗族銀飾在造型上有其穩定性,一經祖先確定形制,即不可改動,往往形成一個支系的重要標誌。苗家篤信銀器能驅邪逐崇、防陰氣戕害。古時苗民戴上銀脖圈,據說能戰勝作惡的“老變婆”,確保閤家平安。
如今,苗族銀飾不僅種類繁多,而且大多保留著原始的韻味,受到廣大人們的喜愛。
綿陽曆史悠久,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涪縣以來已歷2100多年,以後曾名涪城、巴西、左綿、綿州等。
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改綿州為直屬州,進一步確立了綿陽的地區性行政中心內的地位。綿陽開始稱“綿”,始於1400年前的隋開皇五年(公元585年),因城北二里處有綿山而更名為“綿州”。1985年撤綿陽地區,建省轄地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