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分為三候中的“候”的意思是時節的意思,在古代“一候”指的是5天,“三候”則是15天,恰好為一個節氣。我國古代將立冬分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人大水為蜃。” 此節氣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雉人大水為蜃”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立冬分為三候中的“候”的意思是時節的意思,在古代“一候”指的是5天,“三候”則是15天,恰好為一個節氣。我國古代將立冬分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人大水為蜃。” 此節氣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雉人大水為蜃”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立冬,二十四節氣之一,屬於季節類節氣,象徵著冬季的正式開始,寒冷的冬季即將來臨。於每年公曆的11月7-8日之間,當太陽位於黃經225度時則是立冬的到來時分。因為太陽到達這個位置的時間點不同,所以立冬也分為早立冬和晚立冬。而早立冬和晚立冬有什麼區別,立冬又有什麼特點呢?
早立冬和晚立冬最大的區別就是在時間上的早晚,太陽在早上或者中午時分到達黃經225度是屬於早立冬,而更晚的時分的話則算作晚立冬。而如果一年中的立冬是屬於早立冬的話,第二年打春的時間也會提前一些。無論是早立冬還是晚立冬都是標誌著正式進入寒冷的冬季。不過立冬其實不能作為氣象學上冬季的開始,加上我國的幅員遼闊,立冬之前的北方已經有人穿上了棉衣棉褲,而南方的人民有可能還是短袖短褲,只是早晚溫差大一些而已。
立冬和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屬於一個重要的節日,人們有“迎冬”“補冬”的習俗。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者,終也,萬物收藏也。秋收冬藏也是從立冬開始有一個比較明顯的表徵。古人將二十四節氣中的每個節氣都等分為三,每五日為一候,用三候來描述每個節氣的氣候變化特點。而立冬的三候分別是“一候水始凍,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立冬的三候能夠很明顯的感受到氣溫的變化,北方的冷空氣從這個時間段開始逐漸向南方移動,水面開始結冰,土地開始被凍住,南方可能會有較明顯的溫差下降,但是具體還是要等到11月底左右才能夠感受到明顯的冬季。
無論是早立冬還是晚立冬都是象徵著冬季的正式到來,只是立冬來得早可能會影響到來年打春的時間,我國古代的農作時間會有一些影響。
今年的冬至時間為12月22日,意味著全國各地將在這一天正式入冬。關於冬至,我們瞭解過很多相關知識,比如各地民俗、冬至養生常識......但說到冬至三候,大多數人卻是一頭霧水,似乎從未聽說過。究竟冬至三候是什麼意思?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眾所周知,一年中包含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相差十五天前後,而我國古代又將五天稱為一候,所以三候為一個節氣,換言之一個節氣又被稱為三候。為了凸顯每一候的氣候特徵,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就將每個節氣的三候,根據當時的氣候特點或是一些特殊現象來分別命名。所以人們就根據冬至的變化特點,將冬至三候分別命名為:“一候蚯蚓結;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動。”
一候蚯蚓結
按照我國古代的說法,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踏入冬至時節,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所以人們發現,到了冬至一候時期,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眾多蚯蚓交纏在一起,結成塊狀,縮在土裡過冬,懶得動彈,且年年如此。久而久之,人們就將蚯蚓的這一現象稱為蚯蚓結,並以此來命名冬至一候。
二候麋角解
糜和鹿相似而不同種,鹿是山獸屬陽,糜是水澤之獸而屬陰。夏至一陰生,到了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開始衰落,所以陽性的鹿角通常在此時脫落。而冬至一陽生,陽氣生而陰氣開始衰落,則糜角在冬至日才脫落。而且人們發現,糜角脫落的時間恰逢冬至二候,故用其來命名。
三候水泉動
冬至時節,陽氣初生。深埋於地底的水泉,由於陽氣引發,開始流動,所以此時山裡的泉水紛紛流動並且溫熱。而泉水開始流動時,時間正處於冬至第三候時期,所以古代人民就用水泉動來命名這第三候。
冬至三候是什麼意思?為了凸顯冬至時節的氣候特點,人們就將此時具有象徵性變化的“蚯蚓結”、“麋角解”、“水泉動”分別命名冬至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