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風俗
打春牛
有用以桑木為骨架做成的春牛,是 “打春牛”風俗活動用的“牛”。冬至節後辰日取土合成泥坯,雕做成大小類似牛形狀。上畫四時八節,360日12時辰圖紋。立春前一日,官民先於約定的農壇上祭祀。爾後由縣執事(縣長)親手扶犁執鞭打“春牛”,以示春耕開始。接著由群眾作扶犁耕地狀。邊耕邊打“春牛”,口喊:一打“風調雨順”;二打“國泰民安”;三打“五穀豐登”等吉祥話語。
祭句芒神
句芒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鳥身,執規矩,主春事。
迎春
為了迎春,先在縣城郊區選擇一片風水好地,搭起“春棚”準備迎春。春棚一般搭在交通要道,便於集中人群的地方。四周插上彩旗。
迎春活動是在立春當天舉行,具體時間以曆書表為準,有時在當日辰時,有時在子時半夜。迎春活動一般都在浩浩蕩蕩的儀仗隊伍中,抬上春官遊行顯威,前擁後擠,威風無比。並有報子、馬弁等身著長袍馬褂,或各樣奇裝異服,坐在二人抬的獨木槓子上,邊進行邊做戲,打渾鬥趣,引人發笑。
迎春的隊伍由四面八方擁向春棚前集中,然後到縣政府(縣衙)報喜迎春。
春社
春社是古時春天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周代為甲日,後多在立春後第五個戊日舉行。《禮·明堂位》:“是故夏礿、秋嘗、冬丞、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漢以前只有春社,漢以後始有春、秋二社,約在春分、秋分前後舉行。社日以祭神為主,併兼有鄉鄰聚會的意思。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社日,四鄰並結綜會社,牲醪,為屋於樹下,先祭神,然後饗其昨。”唐代詩人王駕《社日》詩:“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可見古人對祭祀社神十分重視,以後成為風俗流傳後代,成為一種祭祀活動,意為大地繁衍萬物,禱告祭祀,以祈求六畜興旺,五穀豐登。
貼宜春字畫
春天到了,給門壁上張貼宜春字畫,這種風俗在唐代長安就有。據記載:立春日,唐代長安人常在門上張貼迎春祝吉的字畫,字稱“宜春字”,畫稱“宜春畫”。如“迎春”、“春色宜人”、“春光明媚”、“春暖花開”等內容。還有人給門楣上張貼一段祝願之詞,表示迎春的志願。如果會繪畫的人,常給門楣上畫一幅《臘梅圖》。
遊春、報春
迎春報喜後開始遊春,各村各社的鑼鼓隊和儀仗隊走在前邊,由四人或八人抬的巨大春牛塑像走在後邊。邊走邊舞,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遊行的隊伍浩浩蕩蕩,十分壯觀。遊遍周圍村莊,大街小巷。
遊 春的隊伍進入春場(檢閱場地)後,繞場遊兩圈,然後各自列隊站在安排的場地上。此時,恭請知縣老爺入春棚安坐,舉行報春儀式。按傳統的風俗,設有報春臺, 身著奇裝異服的報子,手執紅黃各色彩旗,上場第一報——“風調雨順”,群眾同聲呼應;第二報——“五穀豐登”,群眾亦同聲呼應;第三報——“國泰民安”, 群眾再同聲呼應。每來報者均有賞。
糊春牛
糊春牛這項風俗活動是在立春前開始進行的,按傳統的作法,由縣政府(縣衙)聘請紙紮能手好匠,於立春前到縣城聚會,精心製作春牛圖 像。一般用竹篾綁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紙,塗上顏料,一個牛的形象就製作成功了。俗謂糊上紅黃色的紙多,當年就“五穀豐收”;糊上黑色紙,當年 收成不好。所以知縣安排多用紅黃紙,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後,舉行開光點睛儀式,即設立香案,頂禮朝拜。
立春佩燕子
佩燕子是長安、關中一帶人民的古俗。每年立春日,人們喜歡在胸前佩戴用綵綢剪成的“燕子”,這種風俗起自唐代,現在仍然在農村中流行。因為燕子是報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徵。所以許多富有人家,都在自己廳房正中或房簷下,修建燕子窩,只要你能在庭房檁條下或房簷的牆壁上,搭上一小頁墊板,上寫“春燕來朝”四字,燕子就可自己建築起窩來。燕子是候鳥,春天飛到北方,秋天飛到南方。“不吃你家穀子,不吃你家糜子,只在你家抱一窩兒子。”所以向陽人家都喜歡在自己院落房舍裡,招惹燕子繁殖生息。每年立春這天,人們都喜歡佩戴“燕子”,特別是小孩,父母早就給他(她)們準備好了,他們戴在胸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興高采烈,雀躍有餘。
吊春穗
吊春穗是一種傳統的習俗,流傳在陝西澄城一帶。每年立春日,婦女用各色布綹編成布穗,或用彩色線纏成各種形態的“麥穗”。然後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也可掛在牲口如驢、馬、牛的身上,藉以祝福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單貼在牆壁上,用來鎮壓驅防毒蠍。如寫:“穀雨三月中,天師到門庭。手執七星劍,斬殺蠍子精。”白水縣人民於穀雨節也有類似的活動,如在黃表上寫:“穀雨日,穀雨晨,奉請穀雨大將軍。茶三盞,酒三巡,蠍子立刻化為塵。”用以驅除毒蠍。陝西西鄉一帶人民,每年在穀雨日天剛亮時,用柳枝鞭打四壁,以禳除毒蠍。
戴春雞
戴春雞是陝西銅川一帶人民的古老風俗。每年立春日,母親用布製作一個約3釐米長的公雞,縫在小孩帽子的頂端,表示祝願“春吉(雞)”立春日,婦女用線穿豆掛於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認為這樣做,可以使幼兒免患麻疹。前者稱為“禳兒疹”,後者稱為“散疹”。
立春飲食
春盤:春盤又稱五辛盤,是細切五種辛辣的生菜盤裝而成。包括蔥、蒜、韭菜、蓼蒿、芥五種食物,有助於預防流感。
春餅:春餅又叫荷葉餅,早期的春餅是用麵粉,烙成薄薄的餅皮,包著炒好的豆芽、韭黃、粉絲一起食用。
春捲:春捲實際上是由春餅發展來的,將春餅放入油鍋炸熟,外表金黃酥脆。
蘿蔔:蘿蔔性寒味辛,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民間稱其為“小人參”,能夠增強機體免疫力。
春菜:立春這一天應該吃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既有迎新之意,又能養生保健。
立春節氣的風俗,由於立春是春天的開始,因此自古以來民間都把立春作為節日一個很重要的節日,稱為立春節。在這一天會舉行盛大的迎春儀式。專家介紹說,立春日迎春,是在立春日進行的一項重要活動,歷史悠久,在三千年前就已經出現。
立春,民俗信仰祭祀芒神,即勾芒,它是東方之神,春天之神,草木之神,象徵著春天的到來和萬物的滋長。這種祭祀行為的目的,是為了祈求農業的豐收。那天,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回來之後,要賞賜群臣,佈德令以施惠兆民。這種活動影響到庶民,使之成為後來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動。最初的活動很隆重。文獻中有明確地記載:立春前三日,天子開始齋戒,到了立春日,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東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豐收。
立春日,民間通常會推選村裡的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徵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著一年的農事從此開始。然後眾村民將泥牛打爛,分土而回,灑在各自的農田,為的是求當年能有好收成。有些地方還會把春牛肚子裡塞上五穀,當春牛被打爛時,五穀便流了出來。拾起穀粒放回自家的倉中,預示倉滿糧足。
立春節氣習俗風俗吃什麼養生食譜
韭菜蝦皮炒雞蛋
材料:韭菜一把洗淨、雞蛋z一3個、鹽、蝦皮適量。
做法:韭菜洗淨切小段,雞蛋破殼後打勻。炒鍋上火,植物油燒溫熱後,放人蝦皮蝙炒至香。然後倒人打勻的雞蛋,待雞蛋炒得稍有固定形狀後將韭菜倒人。蝙炒一陣後加鹽,薑末、味精,再翻炒一陣即可。
功效:韭菜含大量膳食纖維,可清潔腸壁,促進排便。加人蝦皮後,更加適於春季食用。這道菜營養豐富,所含熱量少,並能溫中養血,溫暖腰膝。是很好的春季家常菜。
萵筍胡蘿蔔
材料:葛筍、胡蘿蔔,蔥、姜、色拉油、清湯各適量,溼澱粉、精鹽、醬油、料酒、香油各少許。
做法:將葛筍、胡蘿蔔分別洗淨外皮,切成均勻的小塊,放人開水鍋中燙一下撈出;將蔥切段,薑切片備用。炒鍋上火,倒人色拉油,加熱後放人蔥、姜煎炸片刻,將蔥、姜揀出,再加人清湯,隨後把9筍、胡蘿蔔倒人鍋中,加精鹽、醬油、料酒,用大火燒沸後,改用小火把葛筍和胡蘿蔔偎大約35分鐘,再加人溼澱粉勾芡,最後淋人香油,出鍋即可。
功效:萵筍具有鎮靜作用,經常食用有助於消除緊張,幫助睡眠。
不同於一般蔬菜的是它含有非常豐富的氟元素,可參與牙和骨的生長。能改善消化系統和肝臟功能,胡蘿蔔含有大量胡蘿蔔素,這種胡蘿蔔素的分子結構相當於2個分子的維生素A,進入機體後,在肝臟及小腸粘膜內經過酶的作用,其中50%變成維生素A,有補肝明目的作用。非常適合春季食用。
立春養生食物推薦
蘿蔔
蘿蔔古代稱蘆菔,有詩云:“蘆菔根尚含曉露,秋來藉雪滿東園,蘆放生兒芥有孫。”舊時藥典認為,蘿蔔根葉皆可生、熟、當菜當飯而食,有很大的藥用價值。常食蘿蔔不但可解春困,還有助於軟化血管,降血脂、穩血壓,可解酒、理氣等,具有營養、健身、祛病之功。
芽菜
春季最常見的生髮性食物莫過於芽菜,芽菜在古代被稱為“種生”,常見的有豆芽、香椿芽、姜芽等。立春吃芽菜有什麼功效呢?《黃帝內經》中講:
“春三月,此為發陳。”發,是發散的意思;陳,就是陳舊的意思。
《黃帝內經》把萬物發芽的姿態不叫發新而叫做發陳,是因為這些植物的嫩芽具有將植物陳積物質發散掉的功效。所以如果人體的陽氣發散不出來,可藉助這些嫩芽的力量來幫助發散。
生菜
在廣東人們至今仍然十分喜歡吃生菜。但時間並不是僅限於立春,而主要是在春節。在正月二十六日朝拜觀音時,人們要吃生菜會,也就是會友們聚在一起吃蜆肉、生菜、韭黃做的生菜包。
但是家庭於立春舉行的春酒春宴已經銷聲匿跡。根據筆者年作的問卷調查,立春在許多地區已經不再作為節日看待。河南新鄉、商丘和安陽已經多年不過立春。
立春是我國傳統的一個節氣,也是新的一年中的一個節氣,過了立春這天,人們逐漸開始脫下身上的厚棉襖,取而代之的是青春活力的春裝。在飲食方面,我們也能吃到更多的新鮮蔬菜瓜果。總之,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我們對立春應該有更為詳細的瞭解。
立春節氣特點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節氣,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 ...
立春節氣的來歷,中國古代將立春的十五天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說的是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立春五日後,蜇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甦醒,再過五日,河裡的冰開始溶化,魚開始到水面上遊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 ...
立春節氣介紹,立春隸屬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寓言著萬物復甦,春天已經到來,寒意漸漸退去。立春節氣自秦代以來,我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在氣候學中,春季是指候(5天為一候)平均氣溫10℃至22℃的時段 ...
立春節氣放魚苗,立春時節放養魚種的最好季節,魚種放養應選擇晴天氣溫高時進行,切忌雨雪、颳風天氣放養。放養地點應選擇在避風向陽處,將盛魚種容器(盆、桶等)放入水中,使其慢慢傾斜,讓魚苗自行遊入池塘中去。
一是魚塘改造。利用冬閒時節對小塘、淺塘、死水塘、漏水塘進行改適,條件較好的魚塘也要進行修整,放 ...
處暑吃什麼傳統食物 處暑節氣風俗食物有哪些
1、酸梅湯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溫州市區街頭專門有賣酸梅湯的茶攤,故有“處暑酸梅湯,火氣全退光”的諺語。製作酸梅湯很簡單,在夜間用開水沖泡曬乾的梅子,再加冰糖。煮好放涼後,裝進木製有蓋的冰桶中,使其溫度降低。喝起來酸中帶甜,甜中微鹹,口感甚佳。
烏梅中 ...
大寒之後是什麼節氣 大寒之後是立春節氣嗎
沒錯,大寒之後是立春節氣,二十四節氣開啟新一年的輪迴。
什麼是立春
立春(Beginning of Spring)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每年公曆02月03-05日左右,即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春節氣。
立春是漢族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
二十四節氣小雪的來歷故事傳說 小雪節氣風俗由來說法
來歷:
小雪節氣,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積累和智慧的結晶,是反映氣候和物候變化、掌握農事季節的工具。後來經過歷代的變革,節氣才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該節氣進入的時候,中國廣大地區西北風開始成為常客,氣溫下降,逐漸降到0℃以下。但其實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