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立秋+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

立秋 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

  立秋,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明明已經是立秋了,天氣卻還是那麼的炎熱。本期民族文化,帶你看看立秋。

  立秋,暑去涼來,一年中秋天開始的日子。

  2017年8月7日,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三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立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釋曰:“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秋之日涼風至”,從這一天開始,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氣溫逐漸下降,因此立秋也是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此外,立秋不僅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也表示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穫季節到了。

  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一直很重視這個節氣。據記載,宋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啟奏:“秋來了。”奏畢,梧桐應聲落葉,以寓報秋之意。“一葉落知天下秋”,在《淮南子·說山訓》中,用以寓意以小知大,知微見著。

  立秋風物

  立秋有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鳴。”

  一候涼風至:“涼風繞曲房,寒蟬鳴高柳”,立秋後,我國許多地區開始刮偏北風,偏南風逐漸減少。小北風給人們帶來了絲絲涼意。

  二候白露降:“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清涼風來,露珠晶瑩變白,白是秋之標識。但此時露尚未凝滯,還能在陽光下滾動,非“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之露。東漢劉熙的《釋名》釋露為“慮”,草木感知一年一度將凋零而憂,由此“露紅凝豔數千枝”,亦成一種壯美悲愴。

  三候寒蟬鳴:曹植有詩“踟躕亦何留,相思無終極。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古人說寒蟬小而青紫,其實是秋涼後蟬發聲困難,知生命將盡而變聲悽切。

  立秋樂事

  秋是容易讓人生出憂愁的時節,但同時也是收穫的時節。為了這份一年中最重要的喜悅,人們也有許多立秋樂事。

  迎秋丨周代,立秋日天子會親率三公六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並舉行祭祀少昊(古代漢族神話中的西方天神,五帝之一)、蓐收(古代漢族神話中的秋神)的儀式。

  漢代仍承此俗。《後漢書·祭祀志》記載:“立秋之日,迎秋於西郊,祭白帝蓐收,車旗服飾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並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薦宗廟之禮,名日軀劉。殺獸以祭,表示秋來揚武之意。”

  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書·禮樂志》記載:“立秋立冬祀五帝於四郊。”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葉,以應時序,明承宋俗。

  啃秋丨“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稱為“咬秋”,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或香瓜,意為將秋咬住,表示酷暑的結束。民國時期出版的《首都志》記載“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謂之啃秋”,人們相信立秋時吃西瓜可整個秋天不生病,並可免除冬天和來年春天的腹瀉。

  貼秋膘丨清代在立秋這一天,會懸稱稱人,和立夏所稱之數對比,如果體重輕了,今年夏天則為“苦夏”,人在盛暑往往食慾不佳,而秋風一來,胃口又開,是時候補回些斤兩了,因此就要“貼秋膘”。立秋“貼秋膘”的說法來源清代《京都風俗志》:立秋日,人家亦有豐食者,謂之“貼秋膘”。

  汪曾祺為此寫過一篇文章《貼秋膘》,提到吃烤肉,羊肉切成薄片,“足鄧長凳,解衣磅礴,一邊大口地吃肉,一邊喝白酒,很有點剽悍豪霸之氣。滿屋子都是烤炙的肉香,這氣氛就能使人增加三分胃口”。立秋貼秋膘吃烤肉,別有一番滋味。

  除了上述樂事,民間的立秋習俗多與吃有關,例如立秋時,江南一帶流行食秋桃,在立秋日,無論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在其他區,還有吃雞蛋、吃餃子、吃“豆腐渣”、吃赤小豆等等。

  秋的氣息就是生活的氣息,比起詩人的秋天,俗世是不論季節更替,都要用吃來感受這一切。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秋天的味道,就是家常美食的味道。

  立秋養生

  立秋之後,自然界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人體也要順應自然,“順天時,因天序”,避免大量出汗和體力消耗,收斂肺氣,調整情緒,預防感冒,立秋養生牢記斂、防、收,並採取措施應對“秋老虎”。

  增酸少辛斂肺氣

  立秋後儘量少吃蔥、姜、蒜、韭等辛味之品。辛味通肺,可以助長肺氣,如果攝入過多辛味的食物,容易造成肺氣太盛,導致上火等秋燥症狀。《素問·髒氣法時論》中指出:“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適當多食酸味果蔬,如蘋果、石榴、葡萄、柚子、山楂、檸檬等,可以收斂肺氣防秋燥。

  情緒養生防悲緒

  夏秋之交,隨著氣溫下降,人體新陳代謝和生理機能也開始減緩,一時的內分泌紊亂很容易造成情緒低落。此時做好細膩調節,莫讓自己陷入到悲秋的情緒當中。

  有效應對“秋老虎”

  雖說立秋後天氣逐漸轉涼,但由於盛夏餘熱未消,秋陽肆虐,特別是在立秋前後,很多地區仍處於炎熱之中,故素有“秋老虎”之稱。

  應對“秋老虎”也是立秋後養生的重要一面,在飲食上要注意增加蛋白質的攝入,多吃一些豆製品、蛋類等清淡且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要注意適當補充水分,另外多吃苦味蔬菜也大有裨益,苦味蔬菜中富含生物鹼、維生素等,具有清熱解暑、除煩提神和健胃功能。在起居上,秋季陽氣漸收,應該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的休息,提高機體對“秋老虎”的抵禦能力。

  立秋時節,雖然還有餘熱未消,但萬物已經開始陰陽輪變。詩詞裡說“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這道出了立秋最美的變化。天上的雲從夏時的積雨雲搖身一變成天高雲淡的捲雲,梧桐樹每逢秋必落葉,“一葉而知秋”。

  秋色很美,雖然人們不免有些悲秋之情,但立秋帶給我們的,並不只有寒蟬悽切的悲傷,還有等待收穫的喜悅,還有面對每一個新的時令,我們那顆追求美好生活的心。

萬物已驚秋是什麼意思

  萬物都已經是秋天的樣子了。出自於唐代詩人杜牧的《早秋客舍》: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獨夜他鄉淚,年年為客愁。別離何處盡,搖落幾時休。不及磻溪叟,身閒長自由。譯文:風吹落一片樹葉,萬物驀然發現秋天已經到來。夜深人靜,我一人獨在他鄉,旅行懷鄉的愁思湧上心頭,不禁默默流淚。這離別什麼時候才是盡頭,這凋零與殘落何時才能休止。還不如溪邊的老頭,可以不受拘束自由自在。

萬物已驚秋是什麼意思

  1、意思是萬物都已經是秋天的樣子了。原句出自於唐代詩人杜牧的《早秋客舍》。

  2、原文:《早秋客舍》: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獨夜他鄉淚,年年為客愁。別離何處盡,搖落幾時休。不及磻溪叟,身閒長自由。

  3、白話譯文:風吹落一片樹葉,萬物驀然發現秋天已經到來。夜深人靜,我一人獨在他鄉,旅行懷鄉的愁思湧上心頭,不禁默默流淚。這離別什麼時候才是盡頭,這凋零與殘落何時才能休止。還不如溪邊的老頭,可以不受拘束自由自在。


棵樹和和颳著什麼成語

  樹大招風:比喻人出了名或有了錢財就容易惹人注意,引起麻煩;出處為吳承恩的《西遊記》第三十三回:這正是樹大招風風撼樹,人為名高名喪人。用法:形容因地位高;勢力大而遭他人攻擊。一般作謂語、分句;反義詞:不見經傳、無名小卒。 ...

廣州內蒙朵雲是指什麼

  是指廣州和內蒙兩個地區領導人的姓氏,廣州的領導人姓葉,內蒙的領導人姓雲。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花城,是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   內蒙古自治區,簡稱“內蒙古”,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首府呼和浩特市。位於 ...

綠蘿扦插用會發芽嗎

  扦插屬於無性生殖。依選取植物不同營養器官作插穗,按取用器官的不同可分為莖插、根插和葉插三類。葉插只是在多肉花卉中應用。凡能用於葉插的種類大多具有肥厚的葉片,但很多種類葉片雖然肥厚,但葉柄和葉的任何部位都不能產生不定芽。因此,能進行葉插的僅限於幾個科的種類。綠蘿顯然不屬於此類。   通常綠蘿的莖插法。春末夏 ...

廣東是什麼意思

  廣東一片葉與樹葉無關,而是指在廣東,葉是一個大姓,姓葉的人有一大片。   廣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中國第一經濟大省,是太古“南海盤古國”所在地,也是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的發源地,更是中華文明發源地之一。 ...

嶺南漠北朵雲指的是誰

  嶺南一片葉漠北一朵雲指的是胡楊樹。胡楊為楊柳科楊屬植物,分佈於蒙古、美國、蘇聯(中亞部分和高加索)、埃及、敘利亞、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中國主要分佈於內蒙古西部、甘肅、青海、新疆等地。   胡楊是乾旱大陸性氣侯條件下的樹種。喜光、抗熱、抗大氣乾旱、抗鹽鹼、抗風沙。在溼熱的氣侯條件和粘重土壤上生 ...

大地綠是什麼生肖

  風吹大地一片綠是指牛,十二生肖,又叫屬相,是中國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生肖作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號,歷代留下了大量描繪生肖形象和象徵意義的詩歌、春聯、繪畫、書畫和民間工藝作品。 ...

海畔凍泥裂梧桐落枝梢折的意思

  1、海畔風吹凍泥裂梧桐葉落枝梢折:湖海之濱冷風吹得泥土凍裂,枯桐葉飄落了,樹枝折下來。   2、出自唐代陳羽的《從軍行》海畔風吹凍泥裂,枯桐葉落枝梢折。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   3、這是一首寫風雪行軍的仄韻絕句,全詩寫得十分壯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