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端午節是法定節假日。
2、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2007年12月14日新修訂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將清明、端午和中秋三大傳統節日正式列入全民法定公休節日。
3、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吉日,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端午日龍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其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端午節屬於法定節日。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愚人節是中國法定節日嗎
愚人節不是中國法定節日,4月1日是從19世紀開始在西方興起流行的民間節日,並未被任何國家認定為法定節日。
愚人節屬於中國節日嗎
提起愚人節,今天的大部分中國人第一反應會覺得這是一個西方的節日。然而,事實上,西方文獻對於愚人節的記錄要到十六世紀才出現。在此之前,四月一日愚人的風俗已經在中國流傳兩千年左右了。因此有歷史研究者認為,這其實是一箇中國的傳統節日。
愚人風俗起源的時期
愚人節準確的起源時間和區域已很難確定。從先秦的一些零星的記載來看,愚人風俗可能早在先秦時代,就已經在禮教影響較小,文化較為開放的楚地出現了。《詩經·楚風·朱纓》記載了當時楚地戀人在春天秀恩愛的故事:“朱纓芃芃,熻赩春中。子不我即,憂心有忡。子其娭我,中心乃降。”
朱纓是一種開紅花的豆科植物,是含羞草和合歡的親戚。“芃芃”是植物茂密生長的樣子。“熻赩”是鮮紅明豔的樣子。“即”指到。“娭”,指嬉鬧,開玩笑。“中心”就是內心。“降[xiáng]”在這裡指歡樂。
這句話大意說在春天的中段,茂密生長的朱纓花明豔地開放。年輕的女子想,男方不找她,會讓她有所擔心;當男方去她開玩笑時,她才釋然地感受到快樂。這裡明確說明“娭我”是一種讓人開心的活動,而且發生在“春中”,在時間上與後世的愚人風俗有所吻合,有可能就是愚人節活動的最初來源。
現存有關愚人節風俗的最早的直接記載,則要等到東漢時期才能出現。東漢漢武帝劉徹時期的僧人逸飛所著《局門廣錄》卷四記載:“四月丁寅,子弟俗以詭誆為戲,長老不以非禮禁。”
這句的大意說四月的丁寅那一天,年輕人會用互相欺騙的方法來開玩笑,而長輩也不會搬出禮法來掃興。同卷又記載說:“春四月中,戶皆懸杖,以禳惡氣。”此書同時出現了愚人和懸杖這兩條風俗,是全世界現存最早的關於愚人節風俗的直接記錄。
到了南北朝時期,這種愚人風俗逐漸被固定到了四月一日。南朝南唐時期的小說家穆吉在《歲前舊事》卷八中記載:“四月朔日,鄉人俗尚調欺相狎。見欺者不可怒。蓋追宋太祖土木堡故事也。”
“朔日”就是每個月的第一天。“調欺”就是欺騙。“見”可以理解為被。這裡說四月一日,鄉間的人喜歡互相欺騙來開玩笑,被騙的人不許不高興,這是為了紀念宋太祖趙匡胤在土木堡靠詐敗設伏大破金兵的事情。
愚人風俗起源的主要動因
《歲前舊事》上說愚人風俗起源於宋、金土木堡戰役的故事,這屬於民間在節日產生理據消失以後彌縫傳說的結果,並不能說明這種風俗產生的真實原因。事實上,古籍中也並未記錄宋太祖擊破金兵的具體時間。
三國時期的道士悟能所編《高莊談錄》上記錄了古人對於愚人風俗的早期認識:“春三月,陽氣升,瘴暍發,鬼魅興,多附人背。上古乃制杖梃以棰人背。畢,旋邀其人至某處。其人必答曰可。時鬼方見棰,頭目俱眩,聞人言將至某處,恐人行太速,逐之弗及,將失其人,皆先行以俟之。人實不行。故得脫。或以釜擊人,其用亦同。今尚有制杖、罔詐之俗,然但懸杖於門,而無復以梃人,更何用哉!”
“暍”,是指古人迷信中會傷害人的“暑氣”。“梃”,指棍子。這裡說春天“陽氣”、瘴氣生髮,鬼魅也隨之興起,並會附著到人類的背上,造成疾病。所以古人會用桃木等被認為有“辟邪”功效的木頭製作棍子,擊打人背,把鬼打得頭暈眼花。
這時,旁人會問這個被打的人,去某某地,約不約?這個人嘴上要說“約”。此時鬼正處在智力的低谷,又聽說這個人要到某某地去,擔心自己被打殘了追不上,於是決定先行一步,以逸待勞。但是被打的人其實不會真的到哪裡去,這樣一來便甩開了惡鬼的侵害。
另外,也有的人不製作木棍,直接用家裡的鍋來擊打家人,也可以替代木棍的職能。而到了後世,用木棍棰鬼的風俗逐漸失落,就只剩下了懸掛木棍和騙人的風俗,祛邪續命的意義也就沒有了。
悟能的解釋不僅可以解釋愚人風俗的起源,也可以解釋懸杖等習俗的來歷,比之紀念土木堡戰役說具有更強的解釋力。在清代以後,已經沒有什麼學者相信《歲前舊事》對於愚人風俗的認識了。
2020建黨節是法定節日嗎 2020年七一建黨節放假嗎
2020年建黨節是7月1日,農曆五月十一,星期三。建黨節是一個紀念日,並不是我國法定的節日,所以不是全民放假的日子。
建黨日簡介
中國共產黨於1921年7月23日成立後,在反動軍閥政府的殘暴統治之下,只能處於秘密狀態,沒有公開進行活動的環 ...
七夕節是國家法定節日嗎
七夕節暫時仍不不是中國的法定節假日,但是在兩會上有代表提出希望將七夕節納為國家法定節假日用來宣傳夫妻和睦和維護家庭關係。
“作為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傳統節日,農曆七月初七的七夕節是傳說中牛郎織女在鵲橋相會的日子,倡導的是婚姻自主、愛情忠貞——我國現在的離婚率高,為什麼不能利用 ...
2021女生節是法定節日嗎 2021女生節會放假嗎
2021女生節不是法定節日,所以不放假。不過2021女生節是3月7日,星期日,正是大家的休息時間,所以大家還是可以好好慶祝女生節的。
女生節,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末的中國,一般定義在3月7日,即三八婦女節前一天,是一個關愛女生、展現高校女生風采 ...
1、清明節屬於法定節假日。
2、根據國務院釋出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國務院令第270號)規定,我國法定節假日包括三類。
3、第一類是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包括:新年(1月1日放假1天)、春節(農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放假3天)、勞動節(5月1日放假1天)、國慶節(10月1日、2日、3日放假 ...
元宵節不是法定節日,法定節日只有元旦、春節、清明、端午、勞動節、中秋和國慶節。國家法定節假日總天數為11天。法定節假日是指根據各國、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或紀念要求,由國家法律統一規定的用以進行慶祝及度假的休息時間。法定節假日製度是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經濟社會的多個方面,涉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切 ...
父親節不是法定節日。
節日日期:
因地域而存在差異。最廣泛的日期在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世界上有52個國家和地區是在這一天過父親節。節日裡有各種的慶祝方式,大部分都與贈送禮物、家族聚餐或活動有關。
父親節來源:
父親節,顧名思義是感恩父親的節日。約始於二十世紀初,起源於美國,現已廣泛流傳 ...
2022年清明節高三放幾天假?
清明節高三放假幾天可以說是大家時下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雖說大家依法是享有三天的假期,但是高三年級因為情況特殊,一般不會足額放假三天,多數是一到兩天假,家長們也很支援這樣的放假安排,畢竟清明節一過,距離高考就剩下兩個月的時間了。每個高中實際情況不同,放假天數會有區別,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