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端午節是紀念哪位名人+端午節是紀念哪個歷史人物的

端午節是紀念哪位名人 端午節是紀念哪個歷史人物的

  端午節是紀念哪位名人 端午節是紀念哪個歷史人物的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除了紀念屈原之外,還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秋瑾、介子推等。流傳最廣的是紀念屈原,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於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羅江自盡。

  認為源於紀念屈原

  民間普遍認為,端午節起源於紀念屈原。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南朝吳均所著的《續齊諧記》有這樣的記載:"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由此可見民間傳說也是有一些歷史根據的。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傷不已,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遺體。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鱉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傷害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看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怪,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散失,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了棕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是中國各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以圍繞才華橫溢、遺世獨立的楚國大夫屈原而展開,這種習俗傳播至華夏各地,使這一民俗文化由各族人民共享,屈原之名盡人皆知。

  源於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紀念伍子胥的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江浙人大都認為端午節是紀念春秋時期的伍子胥的。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平王所殺,伍子胥化妝逃亡,奔向吳國,受到吳王闔廬信用,成為吳國重要朝臣和大將。後來助吳伐楚,五戰而攻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伍子胥就掘墓鞭屍,以報殺父兄之仇。

  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在伍子胥、孫武訓練、指揮下士氣高昂,百戰百勝。吳國與越國交戰,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吳王夫差許之。伍子胥高瞻遠矚,建議夫差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輔伯嚭接受越國賄賂,經常在夫差耳邊讒言陷害伍子胥。在伯嚭的蠱惑下,夫差聽信讒言,賜伍子胥寶劍令其自殺。伍子胥本為忠良,憂國憂民,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來懸掛在吳國京城的東門上方,讓我看到越國軍隊是怎樣入城滅吳的”,以提醒國人對越國的警惕。伍子胥自刎死後,夫差聽到他的遺言不僅不警醒,反而大怒,命令將伍子胥的屍體裝在皮革袋子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江浙人相傳,端午節在江裡劃龍船、賽龍舟等活動是紀念伍子胥的。

  源於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還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死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尋找。尋找了十七天未果,在五月五日,曹娥投入江中尋父。五日後,曹娥雖死,但仍抱著父屍浮出水面。鄉民傳為神奇,稱讚她是孝女。繼而曹娥事蹟傳至縣官耳中。縣令度尚為曹娥立了碑,並令自己的外甥、才子邯鄲淳作誄辭加以頌揚。

  端午節為了紀念秋瑾

  端午節為了紀念女詩人秋瑾:秋瑾字睿卿競雄,號鑑湖女俠,小字玉姑,浙江紹興人,幼年擅長詩、詞、歌、賦,並且喜歡騎馬、擊劍,有花木蘭、秦良玉在世之稱。28歲時參加革命,影響極大,在策劃起義時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於光緒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紹興軒亨口英勇就義。

  後人為敬仰她的詩,哀悼她的忠勇事蹟,於是,與詩人節合併來紀念她,而詩人節又是因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定為端午節。

端午節是紀念哪位名人偉人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

  端午節是紀念哪位名人偉人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

  端午節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前340一前278年)。屈原,名平,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是一位千載不朽的愛國詩人和政治家。他二十歲左右入仕,任三閭大夫,二十五歲任左徒,負責制定楚國的內政外交政策。

  從文獻記載來看,最早將屈原和端午節聯絡起來的,是南北朝時南梁吳均的志怪小說《續齊諧記》,此時屈原已去世750年以上,從唐人歐陽詢轉抄《風俗通》(東漢末年應劭著)的佚文可見,也許東漢靈帝時端午民俗中已有屈原的影子,但這也是屈原身後400多年的事了。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絡在一起。

  屈原介紹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又是偉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於公元前三四O年誕生在楚國秭歸東北的樂平裡,也就是現在的湖北省秭歸縣三間公社廂原大隊。他“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二十六歲時做了楚國的左徒,楚懷王非常信任他。屈原經常向懷王提出自己的治國方針;對內實行“舉賢授能”的開明政策,對外實行“聯齊抗秦”的戰略主張。這樣一位愛國進步的政治家,卻遭到了上官大夫靳尚、南後鄭袖、公於子蘭等的陷害,把他放逐直至於悲憤之中投汩羅江自殺。他的悲慘身吐曄得了廣大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爾後的端午節,便因與屈原投江的日子巧合,而綴上了絢麗的{專奇色彩。屈原生前留下了大量瑰偉壯麗的優秀詩篇。他在詩歌創作上的傑出成就,為後人留下了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屈原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上的一位文化名人。

  端午節的意義

  端午節從肇始及今,不斷流轉變遷的節俗內容和精神內涵,不僅豐富了全國各族人民的生活內容,更在這林林總總的節日文化中逐漸醞釀積澱了深厚的民族情感和共同的精神世界,這無疑將成為中華民族豐富的精神財富。綜觀當今世界,現代化從來沒有統一的模式,同樣,處在全球化中的現代性也沒有統一的價值觀念體系。在現代化以及現代性問題上之所以出現多元的現象,從文化層次上是和各國民族文化聯絡在一起的。一個國家現代化和現代性的發展,從來都是依附在民族固有的精神文化的基礎上實現的。因此不同的現代化和現代性從來總是有相對應的本民族的思想文化基礎。它們透過各自的民族文化基礎,用來凝聚和團結本國成員的力量,從而煥發出社會成員建設現代化的積極性。因此現代化和現代性從來都是和文化的多元化緊密地聯絡在一起。端午節的民族精神魂脈,應該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的精神力量,對此繼承和發揚是我們後人無法躲避和推脫的重大責任。

凱旋門是為了紀念哪位名人建造的

  拿破侖波拿巴,即拿破崙一世,出生於科西嘉島,十九世紀法國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歷任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

  拿破崙於1804年11月6日加冕稱帝,把共和國變成帝國。在位期間稱“法國人的皇帝”,也是歷史上自查理三世後第二位享有此名號的法國皇帝。對內他多次鎮壓反動勢力的叛亂,頒佈了《拿破崙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體系,奠定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秩序。對外他率軍五破英、普、奧、俄等國組成的反法聯盟,打贏五十餘場大型戰役,沉重地打擊了歐洲各國的封建制度,捍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拿破崙於1814年退位,隨後被流放至厄爾巴島。1815年建立百日王朝後再度戰敗於滑鐵盧後被流放。1821年5月5日,拿破崙病逝於聖赫勒拿島。


端午節紀念詩人

  端午節紀念屈原。除了端午源於屈原說外,尚有紀念伍子胥、孝女曹娥、介子推、廉吏陳臨、越王勾踐等等說法。流傳甚廣的“歷史人物紀念”觀點,依據南朝梁人吳均的神話小說《續齊諧記》及宗檁的《荊楚歲時記》,認為端午節起源於紀念屈原。   在歷史發展演變中,傳統節日大多數被附會上某些傳說作為“起源”,但經實際考察,這些 ...

年糕是為了紀念歷史名人

  年糕是用來紀念伍子胥的,在民間傳說中伍子胥曾用糯米制成的“城磚”藏在象門城牆下,後來這些“城磚”在危急時解決了民眾缺糧的情況,於是人們後來便將“城磚”稱為年糕,並用它紀念伍子胥。   年糕是紀念誰   我國有很多傳統美食能流傳至今都是因為歷代的人們用它們來紀念名人,比如人們在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在 ...

關林廟是為了紀念歷史人物

  關林廟是為了紀念關林。1780餘年來,關林因厚葬關羽首級而名聞天下。關林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關林廟為埋葬三國時蜀將關羽首級之地,前為祠廟,後為墓冢,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關林鎮。關林北依隋唐故城,南臨龍門石窟,西接洛龍大道,東依伊水清流,為海內外三大關廟之一,千百座關廟中獨稱林 ...

3.12植樹節紀念誰 植樹節是為了紀念人物

  3.12植樹節紀念誰 植樹節是為了紀念哪位人物   3.12植樹節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因病逝世。1928年,為紀念其逝世三週年,國民政府舉行了植樹式。此後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把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確定3. ...

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醫學家 冬至可以只吃一個餃子

  餃子是生活中國比較常見的一種麵食,它的餡料比較豐富,吃起來味道很不錯,深受人們喜歡。在冬至節氣的時候,很多地方的人都會在這一天吃餃子,冬至吃餃子是從很久就流傳下來的,它主要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當然也有團團圓圓的寓意。下面,就快和小編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哪位醫學家?   紀念醫聖 ...

端陽是紀念大詩人

  《端陽》是紀念我國偉大詩人屈原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本是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祈福辟邪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 ...

西湖白堤是因紀念詩人而得名

  西湖白堤是因紀念唐代詩人白居易而得名。白堤原名“白沙堤”,是將杭州市區與風景區相連的紐帶,東起“斷橋殘雪”,經錦帶橋向西,止於“平湖秋月”,長約2裡。   在唐即稱白沙堤、沙堤,其後在宋、明又稱孤山路、十錦塘。唐代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有詩云:“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裡白沙堤。”即指此堤。後人為紀念這位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