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在200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
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吉日,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
端午日龍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其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
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端午節是在200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
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吉日,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
端午日龍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其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
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1、我國第一個加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是: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2、周口店遺址博物館坐落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腳下,是一座古人類遺址博物館,始建於1953年。北京猿人化石共出土頭蓋骨6具、頭骨碎片12件、下頜骨15件、牙齒157枚及斷裂的股骨、脛骨等,分屬40多個男女老幼個體。發現10萬件石器材料及用火的灰燼遺址和燒石、燒骨等。
中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留下了許多無價的文化遺產,截至2020年,我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就有33個之多,它們分別是:高句麗王城墓葬、三江並流、孔廟、蘇州園林、秦始皇陵及明清皇室陵寢、頤和園、平遙,麗江兩座古城、雲岡,龍門石窟及莫高窟、布達拉宮、黃,泰,武夷,廬四山、長城、天壇、承德避暑山莊、周口店遺址、大足石刻、都江堰、武陵源、明清皇室陵寢、皖南,武當山古建築、九寨溝、黃龍、樂山大佛、澳門歷史城區、大熊貓棲息地及最近被納入的殷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