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國第一部新歌劇(《白毛女》 )是由丁毅、賀敬之等人作詞,馬可等人作曲,王昆等人主演的 ,1945年5月在延安演出。
2、白毛女起源於晉察冀邊區白毛仙姑的民間傳說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兒”,其因飽受舊社會的迫害而成為少白頭,顧名思義被稱作“白毛女”。1945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據此集體創作出歌劇《白毛女》。
1、我國第一部新歌劇(《白毛女》 )是由丁毅、賀敬之等人作詞,馬可等人作曲,王昆等人主演的 ,1945年5月在延安演出。
2、白毛女起源於晉察冀邊區白毛仙姑的民間傳說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兒”,其因飽受舊社會的迫害而成為少白頭,顧名思義被稱作“白毛女”。1945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據此集體創作出歌劇《白毛女》。
新中國第一部新歌劇是《白毛女》,《白毛女》是《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公開發表後,延安魯藝在新秧歌運動中創作出的中國第一部新歌劇,也是民族歌劇的里程碑。
五四時期以後,中國的一些音樂家開始嘗試以中國民族音樂為基礎,借鑑西洋歌劇的創作手法來創作中國歌劇,即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綜合音樂、詩歌、舞蹈等藝術而以歌唱為主的戲劇形式。
因有別於中國傳統歌劇--戲曲,故稱新歌劇。20年代黎錦暉的《麻雀與小孩》、《小小畫家》等十餘部兒童年歌舞劇及聶耳的《揚子江暴風雨》為其先聲。延安時期的秧歌劇是其進一步發展,而大型歌劇《白毛女》的成功,則標誌著中國新歌劇的成型。其後,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江姐》、《洪湖赤衛隊》、《劉三姐》、《傷逝》等一系列優秀歌劇的產生,使中國歌劇創作呈現出更加繁榮的態勢。
1、我國第一部新歌劇是《白毛女》,《白毛女》起源於晉察冀邊區白毛仙姑的民間傳說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兒”,其因飽受舊社會的迫害而成為少白頭,顧名思義被稱作“白毛女”。
2、1942年5月2日,毛澤東在陝西延安發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提出文藝不是超階級的,文藝要和工農兵群眾結合。在同一個時期,延安的共產黨人還發動了整風運動和大生產運動。這使得延安的文藝工作者意識到要創作出一個全新的反映共產黨的理念的藝術作品。
3、1945年中共七大準備召開之際,當時蘇聯紅軍已經向德國反攻,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曙光已經來臨。延安的魯迅藝術學院的一些藝術家在院長周揚的指示下,根據1940年流傳在晉察冀邊區一帶“白毛仙姑”的民間故事傳說,加工改編出了歌劇《白毛女》。《白毛女》將強烈的浪漫主義精神和共產黨的階級鬥爭理論結合在一起,成為解放區文藝標誌物,迅速風靡各個解放區。之後這出歌劇還在國統區演出,廣受讚譽。但國內也有真人的白毛女,是四川的羅昌秀,為了躲避地主,在山林生活了11年,後被共產黨救出,於2002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