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次科技革命發生時,帝國主義對中國進行外交、經濟、軍事以及長期以來沿用蘇聯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50年代後期,“左”傾錯誤蔓延,影響了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和綜合國力的全面提高。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使經濟的程序加快。中國面臨機遇與挑戰並存。20世紀70年代後期中國開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實行對外,積極引進技術,重視人才,加入各種經濟合作組織,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極大推動了我國的現代化建設。
3、第三次科技革命處在極端惡劣的國際國內形勢下,中國的科學家卻能在原子能,航天技術,分子生物領域取得與世界同步的巨大科技成就;在改革開放以後,中國開啟國門,積極引進吸收世界先進科學技術,管理方法重新追趕世界科技革命的步伐,極大的推動了中國的現代化建設。
1、1957年,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開創了空間技術發展的新紀元,也極大地刺激了美國。
2、1945年,美國成功地試製原子彈後。
3、1949年,蘇聯也試爆原子彈成功。
4、1952年,美國又試製成功氫彈。
5、1953年~1964年間,英國、法國和中國相繼試製核武器成功。原子能的技術首先被應用於軍事領域,和平利用原子能工業也有一定發展。
6、1954年6月,蘇聯建成第一個原子能電站。
7、1957年,蘇聯第一艘核動力破冰船下水。
第一.特點:
1、科學技術在推動生產力的發展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科學技術轉化為直接生產力的速度加快;
2、科學和技術密切結合,相互促進;
3、科學技術各個領域之間相互滲透。
第二.影響:
1、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2、促進了社會經濟結構和社會生活結構的變化;
3、推動了國際經濟格局的調整。
1、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可以說是原子能技術的發明,在1945年,美國出於軍事威懾的考慮,成功試爆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原子彈威力無窮,對戰爭中的擁有者有極大的威懾作用,對於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各個國家來說,擁有原子彈技術是展示軍事實力的直接表現,蘇聯緊跟其後,也成功試爆了原子彈。
2、第三次工業革 ...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計算機的應用,所謂的“資訊時代”。
2、第一次工業革命把人類帶進了“蒸汽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把人類帶入了“電氣時代”;第三次工業革命把人類代人了“資訊時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以計算機的應用為代表的,新能源的開發和使用。 ...
1、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誌。
2、背景:從20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的新科學技術革命,以原子能技術、航天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的應用為代表,還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等高新技術。這次科技革命被稱為“第三次科技革命”。
3、第三次科技革 ...
1、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誌。
2、背景:從20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的新科學技術革命,以原子能技術、航天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的應用為代表,還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等高新技術。這次科技革命被稱為“第三次科技革命”。
3、第三次科技革 ...
1、第三次科技革命是進入資訊化時代。
2、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類文明史上繼蒸汽技術革命和電力技術革命之後科技領域裡的又一次重大飛躍。
3、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誌,涉及資訊科技、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資 ...
1、第三次科技革命發展的背景:是由於二戰後國際局勢發生變化。從20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的新科學技術革命,以原子能技術、航天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的應用為代表,還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等高新技術。這次科技革命被稱為“第三次科技革命”。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現,既是由於科學理論出現重大突破 ...
1、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類文明史上繼蒸汽技術革命和電力技術革命之後科技領域裡的又一次重大飛躍。
2、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誌,涉及資訊科技、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資訊控制技術革命。
3、第三次科技革命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