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第二個是時第四個字是刻的成語

第二個是時第四個字是刻的成語

  1、無時無刻,表示時時刻刻,毫不間斷;

  2、一時半刻,表示很短的時間;

  3、立時三刻 ,表示立刻、馬上;

  4、一時三刻,表示很短的時間;

  5、每時每刻,表示每分鐘,每一時刻;

  6、時時刻刻,表示每時每刻或每一個時刻地。

第二個和第四個字意思相同的成語

  1、憐香惜玉:比喻男子對所愛女子的照顧體貼。

  2、沉魚落雁:魚見之沉入水底,雁見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3、水漲船高:比喻事物隨著它所憑藉的基礎的提高而增長提高。

  4、陰差陽錯:比喻由於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錯。

  5、自言自語:自己一個人低聲嘀咕。

第二個和第四個含有數字的成語

  1、獨一無二:沒有相同的或沒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

  2、朝三暮四: 原指玩弄手法欺騙人。後用來比喻常常變卦,反覆無常。

  3、說一不二:形容說話算數,說了就不改變。或指人獨斷專行。

  4、丟三落四:形容因做事粗心或記憶力不好而顧此失彼。

  5、說三道四:形容不負責任地胡亂議論。


第二都是動物的成語

  1、如狼似虎;2、偷雞摸狗;3、如狼牧羊;4、拒虎進狼;5、做牛做馬;6、非驢非馬;7、藏龍臥虎;8、生龍活虎;9、放鷹逐犬;10、殺雞儆猴。 ...

第二是動詞的成語

  1、左顧右盼:指向左右兩邊看。形容得意、猶豫等神態。   2、龍爭虎鬥:形容鬥爭或競賽很激烈。   3、龍飛鳳舞:原形容山勢的蜿蜒雄壯,後也形容書法筆勢有力,靈活舒展。   4、高瞻遠矚:看得高遠。形容目光遠大。   5、胡言亂語:沒有根據,不符實際的瞎說,或說胡話。 ...

成語第二是理是爭

  第二個是理第四個是爭的四字成語是據理力爭;   據理力爭是指依據道理,竭力維護自己方面的權益、觀點等,常用來指有理由的人極力爭辯;   近義:力排眾議、理直氣壯;   反義:強詞奪理、理屈詞窮;   用法:常用來指有理由的人極力爭辯;一般作謂語、賓語、狀語;   結構:連動式;   例句:在是非問題上應該 ...

第二是行是是的成語

  各行其是。   詳解:   各行其是,行,做,按照各自認為對的去做,比喻各搞一套,《莊子徐無鬼》天下非有公是也,而各是其所是。   出自《莊子徐無鬼》天下非有公是也,而各是其所是。   示例為我之求死,你之求生,是各行其是。清吳趼人《痛史》第二十一回。   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九卷,兩者俱賢,各行其 ...

第二是奔是突的成語

  此成語為:狼奔豕突或豕突狼奔。成語解釋為:豕:豬;突:猛衝。像狼那樣奔跑,像豬那樣衝撞。形容成群的壞人亂衝亂撞,到處搔擾,也比喻敵人奔逃時的驚慌狀態。出自:明末清初·歸莊《萬古愁》:有幾個狼奔豕突的燕和趙,有幾個狗屠驢販的奴和盜。其近義詞有:   1、豕竄狼逋:狼狽逃竄的樣子;   2、抱頭鼠竄:形容受到 ...

第二一樣的成語

  騎馬找馬、出爾反爾、一動不動、將心比心、應有盡有、倚老賣老、人云亦云、毅然決然、以毒攻毒、心服口服、一了百了、將計就計、知恩報恩、就事論事、似懂非懂、自然而然、知法犯法、大錯特錯、見怪不怪、聽之任之、好說歹說、討價還價、不懂裝懂、將錯就錯、得過且過、當斷不斷、以訛傳訛、得馬失馬等。 ...

第二相反的成語

  1、一無所有:什麼也沒有。指錢財,也指成績、知識。   2、改邪歸正:邪:不正當、不正派;歸:回到。從邪路上回到正路上來,不再做壞事。   3、博古通今:通:通曉;博:廣博,知道得多。對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並且通曉現代的事情。形容知識豐富。   4、出生入死:原意是從出生到死去。後形容冒著生命危險,不顧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