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簡介左慈戲曹操的情節

簡介左慈戲曹操的情節

  東漢末年,民間有一個叫左慈的人,經常用自己的法術為老百姓排憂解難。

  一天,曹操宴請左慈。宴會上,其他人對曹操畢恭畢敬,只有左慈坐在那裡,旁若無人。曹操心中不高興,故意說道:“要是能吃到松江鱸魚,該有多美啊!”

  左慈胸有成竹地說:“請丞相給我一根魚竿。”曹操命人給他拿來了一根魚竿。左慈接過來,往空中一甩,一條活蹦亂跳的魚就掛在了魚鉤上。曹操刁難他說:“這是不是四個鰓的松江鱸魚呢?”有人趕快去看,果真是四個鰓的鱸魚啊!

  左慈哈哈大笑,揚長而去。曹操在眾人面前丟了面子,就派人追捕左慈。左慈看見前面有群羊,便將身一晃,消失在羊群中。追兵問牧羊人:“這兒有多少羊?”牧羊人查了查說:“比剛才多了一隻。”士兵說:“一定有一隻羊是左慈變的,我們把它們都殺了吧!”牧羊人聽了,又急又氣。忽然,一隻羊變回了左慈,因為他不願看到牧羊人的羊被殺害。

  左慈被抓住了。曹操下令把他押往刑場。當劊子手把刀舉起來,正要落下時,左慈又忽然不知去向了。

三國時期的道教人物左慈以及左慈戲曹操故事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戰亂不休,也有隱藏在一旁坐山觀虎鬥的中立勢力,他們往往被這三個霸主給吞噬,但是也有能人異士能夠毫髮無損的遊走在其中一個之中,例如左慈,他可以戲曹操。本期道教文化將為你介紹左慈戲曹操的故事。

  左慈,字元放,東漢末方士,葛玄之師;東漢丹鼎派的道術系由他流傳。關於左慈的傳說有很多,《後漢書》本傳載其能變現鱸魚,隱身遁形等,《三國演義》之後,“戲曹”成了左慈流傳最廣的傳說。

  漢未,黃巾大起義爆發,天下大亂。起義被鎮壓之後,群雄割據,鬧得四分五裂。要說當時最有實力的人物,要算曹操了。他身居相位,受封魏公,挾天子以令諸侯,好不得意。但令他他記憶猶新的是,當年張角發動黃巾大義,乃是利用太平道的教團暗中準備,聯絡組織,所以對社會上的道士心存猜疑,生怕再出第二個張角。思來想去,這位奸雄想出個絕妙的主意:以招賢問道為名,將他們招致身邊,名為養士,實為軟禁,有不服帖的,隨時可以找個藉口殺掉。那醫術高明的道士華佗,便遭了他的毒手。

  曹操招來的道士中,有一個叫做左慈,江西廬江人,是個飽學的儒生,漢末,眼見社會黑暗,天下即將大亂,遂隱居學道。人們都哄傳他能讓鬼神聽從調遣,憑空招來精美的仙食,又能幹變萬化,不可勝記。名聲兒鬧響了,引起曹操的注意,便派人將他召去。

  辟穀一年面紅潤

  左慈初到,曹操便想試試他的底細,以“不食五穀,服氣度日”為名,將他關在一間密閉的石室中,派人在外守著,不讓左慈有獲取食物的機會。誰知一年之,開啟門一看,左慈慢慢地踱出來,臉色依然紅潤,精神—如當初。曹操心想:“凡人沒有不吃五穀能活的,左慈卻能辟穀一年,必定會些旁門左道,不殺是個禍。”曹操心中殺機—起,左慈已知道了,便向曹操請求說:“請明公放我回家,讓這把老骨頭能歸葬故土。”曹操說:“怎麼突然想走啦?”左慈說:“明公想殺我,所以才求放行。”曹操辯解說:“哪有過殺您的意思,千萬別誤會。您說這話大約是故意表示清高,不想屈尊留下來吧。”

  道簪攪酒化墨汁

  於是曹操吩咐設酒宴款待左慈,席間左慈說:“請和明公分飲一杯酒。”曹操說:“好。”當時天氣寒冷,酒都燙熱了喝,左慈拿起一杯熱酒,又拔下簪發的道簪伸到杯中去攪酒,一會兒如同用磨墨化成黑汁一般,道簪消融不見了。左慈自己喝下半杯,另半杯遞給曹操,本來曹操以為所謂同飲一杯酒,是求自己將飲剩的酒賜給他,現在見他將剩酒遞過來,不由心中厭惡。試想,哪有做宰相喝方士餘瀝的?左慈觀顏察色,忙請求允許讓自己飲幹它。

  飲畢,將個酒杯往棟樑上一擲。卻是,那杯倒懸在屋棟上,像只俯仰飛翔的鳥兒,似要下落又不下落,引得舉座抬頭盯住酒杯呆呆地發愣。好久好久,那杯才徐徐落下。待到醒過神來想找左慈打探內中奧秘,卻不見他的蹤影。派人一找,原來左慈已回到自己房中。這下曹操猜忌更深:殺機也更濃,想:“這人可留不得,得趕快抓住砍頭,我就不相信你左慈有能耐逃得一死!”遂下令抓左慈下大牢。

  變群羊下跪說話

  將士得令,急急趕去抓人,左慈卻已經逃走。追兵拼命趕去,眼見左慈走進—群羊中,便失了蹤影,一數羊,多了一隻,料定左慈也變成了羊。帶兵的將官心—計,便對著羊說:“左先生,曹公不過想見見您,請您跟著回去一下,沒事的,用不著害怕。”一會兒,有一隻大羊對著他跪下前腳,說:“這話可當真?”將官們叫道:“跪下來說話的羊兒—定是左慈。”正想揮刀而上,卻見整群羊只都跪了下來,開口說道:“這話可當真?”哪隻是左慈變的,又分辨不出了。將官們只得悻悻然回去覆命。

  頭化茅草巧脫身

  過了幾天,有人發現左慈藏身之處,便急忙向曹操告密。曹操派人帶兵—擁而上,這回可真的抓住了左慈,官兵都不敢懈怠,迅速用枷鎖將他捆個結實,收進了大牢。官兵們先前吃夠了左慈的苦頭,向很很揍上一頓板子解解心頭之恨,拿起板子可傻了眼:牢房中有—個左慈,房門外又有個左慈,鬧不清哪是真哪是假。曹操聽到報告後惡念頓生,想趕快一刀斬掉完事。劊子手押著左慈上刑場,走著走著,眼睜睜又失去了左慈的影蹤。

  曹操這下可慌了神,倉惶關上,大肆搜查,並傳下令去:“左慈穿著青單衣,戴青巾,一隻眼是瞎的,誰抓住重重有賞!”話兒一傳開,怪事又發生了,街上的人,個個都是青衣青巾,瞎了一隻眼,再分不清真偽。曹操一怒之下,便下了命令:一見有這般形象的人,不管真假格殺勿論。不久,有人見到青巾青衣的半瞎子在前面走,衝上去一刀斬下頭來,到曹操處領賞。曹操一聽大,忙叫呈上頭來,一看,哪是人頭,不過是:一束茅草。再追尋哪具無頭屍身,也不知到哪裡去了。

  原來,左慈藉著他們亂哄哄摸不著頭腦的時候,早已脫身往南方去了。

曹操的生平簡介

  1、魏武帝曹操(155年7月18日~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阿瞞、吉利,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詩人。東漢末年宰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政權的奠基者。

  2、東漢末年,面對天下大亂,以漢獻帝劉協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中國北方地區,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安置流民、實行“租調製”,促進中原地區經濟生產和社會穩定。建安十八年(213年),獲封魏公,建立魏國,定都鄴城。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冊封魏王,權位在諸王之上。

  3、建安二十五年(220年3月15日),曹操去世,諡號為武,安葬於高陵。其子曹丕稱帝,追封皇帝,諡號為武,廟號太祖。曹操喜歡用詩歌、散文抒發政治抱負,反映民生疾苦,是東漢文學的代表人物,被魯迅稱讚“改造文章的祖師”。擅長書法,被唐朝張懷瓘《書斷》評為“妙品”。


三國演義的故事簡介

  1、錯殺呂伯奢   曹操因刺殺董卓不成而逃離洛陽,途中被陳宮所救,共同來到呂伯奢家,呂伯奢吩咐家人殺豬款待二人,自己前往西村買酒;但曹操卻誤以為家人的磨刀聲是要殺死自己,於是盡殺呂氏家人。離開呂家後遇見買酒歸來的呂伯奢,曹操因擔心呂伯奢將告發自己,於是揮劍砍死呂伯奢;   2、割發代首   曹操的官兵在經 ...

簡介

  1、魏武帝-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吉利,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詩人。東漢末年權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   2、東漢末年,面對天下大亂,以漢獻帝劉協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 ...

三國演義中關於的主要情節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羅貫中。   《三國演義》中關於曹操的主要情節有:   1、曹操獻刀:借獻“七星刀”之際行刺董卓,失敗後召集十八鎮諸侯組成關東聯軍討伐董卓,贏得天下英雄的尊敬。   2、因誤會而殺害呂伯奢一家,並說出"寧 ...

怎麼死的 關於這個人的簡介

  1、曹操是病死的。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還軍洛陽。當月,病逝在洛陽,終年六十六歲,諡曰武王。   2、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瞞,豫州刺史部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

連環計龐統和簡介

  龐統,生於179年,卒於214年,字士元,號鳳雛,荊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與劉備一同入川,於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用其中計。進圍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僅三十六歲,追賜統為關內侯,諡曰靖侯。後來龐統所葬之處遂名為“落鳳 ...

簡介資料

  1、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和詩人,三國時代曹魏奠基者和主要締造者。   2、曹操在世時官至丞相,爵至魏王,諡號武王。其子曹丕篡位稱帝后,追尊其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3、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 ...

簡介

  1、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 。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2、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