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簡述柳宗元寓言的主要特點

簡述柳宗元寓言的主要特點

  柳宗元寓言內容形式多樣,特色鮮明,寓意蘊藉深得詩人風詠之旨,感人之深當遠在針對某事怒斥唾罵之上。於柳宗元文中相對而言,文字也較通俗流暢。又且內涵、外延均極闊大,讀者無論學力高低、閱歷深淺、地位尊卑,讀來皆可以有不同領會而各有所得,是柳宗元文中的一枝奇葩,成就斐然。

柳宗元山水遊記的特點

  1、揭示社會歷史。山水遊記主要是表現描寫大自然的山水景象,但是柳宗元的山水遊記不但是寫山水的景象,還蘊含了一定的人生哲理。把對山水景象的描寫還帶入社會生活中,揭示一定的社會歷史。比如《鈷鉧潭記》中“其上有居者…不勝官租私劵之委職”,從這段畫中我們可以看出,不僅描寫了景色,還寫出了當地人們在生活上受到了國家賦稅的壓迫,反映了農民的窘迫。柳宗元的山水遊記類散文所表達的內容,多是一些抒發他自己內心的情感,並且表達對社會的不滿,對人生的思考。從《與李翰林建書》一文中可以看到“處處奇峰俊秀…潭中游魚”,與當時人們對於永州的印象不一樣,根據實際情況永州是一個窮山惡水的地方,可在柳宗元的眼中,永州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由此可見,柳宗元在被貶到永州把內心的酸澀都寄託于山水之間,擺脫現實的痛苦,同時有把官場的黑暗與現實的自然景色相結合得出了鮮明的對比,表現出他曠達的胸襟。

  2、獨特的藝術性。柳宗元最出名的“永州八記”被後代的明朝人讚頌為“體之正”,以前的人在寫一些山水遊記類的散文多是用比較有張力的粗重的線條來勾畫山水的景象,但是在描寫上還略顯不夠細膩,不能把山川之間的區別描寫的更細緻。而柳宗元卻不同,他在山水遊記類散文的描寫上繼承了前人寫法的同時又發展了山水遊記類散文,把山水的美麗與自己內心所要表達的情感相結合,豐富了山水景色的描寫。

  3、對景色的描寫。柳宗元由於政治原因,一直被流放在偏遠地方。而在偏遠地區景色確實格外的迷人,他能夠根據這些景物進行一些細緻的描寫。柳宗元在描繪景色的時候,一般多是用簡潔的語言來描寫全部的景色,對於區域性又善於細緻的描繪。比如《小石潭記》中,“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還沒走到小石潭就聽見了潭水的聲音,走到小石潭後“水尤清冽”展現了小石潭整體的水的特點。又繼續描寫小石潭的潭底和潭邊的景色都是什麼樣子的,再寫潭水裡的景象,“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寫出了生活在這的魚兒自由自在的姿態。《小石潭記》總體上是採用了由遠到近、動靜結合、虛實相間的寫作手法,把小石潭的景象描繪的非常生動,體現出了柳宗元對自然景物描繪的高超技藝。柳宗元在描寫景色的時候很善於去捕捉一些景色的特徵,突出表現景色的獨特性。比如《小石潭記》中對於小石潭的描寫是“為坻、為嶼、為嵁、為巖”對於小石潭進行全方位的描寫,描寫出它的多姿迷人。柳宗元在描寫時還很注意整個景色是否具有生命力,對其附上很強的生命力。

  4、豐富的情感。柳宗元對於山水遊記散文的描寫都是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的,這些景物不但是大自然所賦予的,還是作者在描寫的過程中對於景物的一些情感表達。比如《小石潭記》中,“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透過對小石潭的描寫,作者得出了一個結論就是小石潭給人的感受很是淒冷,帶有作者主觀的感情色彩。由此可見,柳宗元在對山水景色的描寫,都是帶有自己的一些感受,突出景色的自然美與人文美。柳宗元在寫山水遊記的時候,更加的注重主觀情感的宣洩。透過對山水景色的描寫來表達對人生的感悟以及對人世間的一些憤恨不滿,使得山水遊記類散文有了更豐富的內涵。從文章中可以看到柳宗元的主體思想,能夠體現出他的一些高尚情操和民族情懷、審美風格等。

  5、優美的語言。柳宗元在描寫山水遊記主張要直白,不要含糊不清。對於語言的描寫多是簡練,優美而不華靡。比如《小石潭記》中“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讀起來朗朗上口,有一種音韻美,在押韻的同時又體現出了文章的起伏變化,使文章很是簡潔文雅。

結合柳宗元的身世分析其寫作特點

  柳宗元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於自然風景的描繪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遺棄於荒遠地區的美好風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傾注怨憤抑鬱的心情。被貶官。因為柳宗元遭遇到這麼不公平的待遇,在永州的十年都憤懣之極。所以,“又怪其不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一句作者運用象徵手法,以小石城山的奇石自比,抒發了個人的身世之嘆,憤懣之情。從這裡可以看出,柳宗元在議論中以造物者的有無為話題,但他的本意並不在討論造物者的有無,而在於借這個話題,用曲筆表達個人內心的身世之嘆憤懣之情。

  柳宗元在被貶官期間,還創作了像《捕蛇者說》、《三戒》等作品,表現了柳宗元關注社會現實、關心民生疾苦,憂國憂民的情懷。


山水遊記的特點

  文筆清新秀麗,描繪細緻逼真,充滿了詩情畫意,使人如臨其境,樂不自禁。由一處走向一處,銜接自然,感情豐富。   例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再如“交絡之流,觸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水,龍鱗之石,均蔭其上。”,都是作者心動而發,真 ...

生平簡介及主要作品

  1、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漢族,河東(現山西運城永濟一帶)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 “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並稱為“韓柳”,與劉禹錫並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   ...

的“統合儒釋”思想

  柳宗元在《送文暢上人登五臺遂遊河朔序》一文中,勉勵文暢要“統合儒釋,宣滌疑滯”,體現出其自身對儒學、佛學,以及其他學說所採取的相容並舉的態度。這種相容之態不同於白居易等人,他們完全從實用的角度出發,漠視佛教義理,只將佛教作為心靈的慰藉。而柳宗元對佛教眾多宗派的義理有非常深入的研究,這方面就連自稱“事佛而佞 ...

思想及代表作

  柳宗元,字子厚,生於唐大曆八年(公元773年),卒於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終年四十六歲。原籍河東解(今山西永濟縣)人,出生於長安,並在那裡度過了青少年時代。他出身於一個世代的官僚地主家庭,是後魏揚州大中正尚書柳僧習的第八代孫。其父柳鎮,在唐玄宗天寶末年曾做過太常博士,安史之亂以後,又繼續為官。其母 ...

政治思想初探

  柳宗元是中唐時期,進步的思想家、優秀的文學家和革新政治家。他集思想家、文學家和政治家的品格於一身,在任何領域,其成就都是傑出的。他的政治思想,融合了先秦以來各家政治學說,是我們傳統政治道德中不可多得的寶貴遺產。本文試從柳宗元的時代背景、生活經歷、政治思想及其文學創作等方面,來分析其思想的政治色彩。一、儒家 ...

是哪個朝代的

  柳宗元是唐代的。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東(今山西省永濟市西文學村柳家巷),後遷長安(今陝西西安)。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並稱韓柳。因為他是河東人,終於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稱柳河東或柳柳州。 ...

三戒是指什麼

  1、《三戒》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寫的一組寓言,包括:《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三篇散文。   2、柳宗元的《三戒》題目出自《論語·季氏》:“君子有三戒”,寓有警戒之意。戒:既勸戒自己,也勸戒別人;由此,我們應對其寓意予以分析、評價,之後,我們方能聽其告誡,以防步人後塵。   3、柳宗元(公元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