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在由RNA聚合酶和輔助因子組成的轉錄複合物的催化下,從雙鏈DNA分子中複製生物資訊生成一條RNA鏈的過程。轉錄中,一個基因會被讀取被複製為mRNA,就是說一特定的DNA片斷作為模板,以DNA依賴的RNA合成酶作為催化劑的合成前體mRNA的過程。
真核生物在轉錄後,形成的mRNA並不是成熟的mRNA,該序列中內含子和外顯子相間排列,但內含子不具有編碼功能,經過剪下,將內含子切除。透過不同的剪下方式,可以形成不同的mRNA,編碼不同的蛋白,產生性狀,功能的多樣性,轉錄後增加mRNA的穩定性。翻譯後的加工,可以調節蛋白的活性,比如乙醯化,磷酸化等,也可改變蛋白的結構,改變其功能,比如二硫鍵的形成等。
過程如下:
1、在5端加帽子:在轉錄的早期或轉錄終止前已經形成。首先從5端脫去一個磷酸,再與GTP生成5,5三磷酸相連的鍵,最後以腺苷甲硫氨酸進行甲基化,形成帽子結構。帽子結構有多種,起識別和穩定作用;
2、在3端加尾:在核內完成。先由RNA酶在3端切斷,再由多聚腺苷酸聚合酶加尾。尾與透過核膜有關,還可防止核酸外切酶降解;
3、內部甲基化:主要是6-甲基腺嘌呤,在“hnRNA”中已經存在。可能對前體的加工起識別作用;
4、轉運RNA的拼接:由酶催化,酶識別共同的二級結構,而不是序列。通常內含子插入到靠近反密碼子處,與反密碼子配對,取代反密碼子環。
原核mRNA的原始轉錄產物(除個別噬菌體外)都可直接用於翻譯,而真核mRNA一般都有相應的前體,前體必須經過後加工才能用於轉譯蛋白質。
轉錄產物的後加工,使無生物活性的原始轉錄產物轉變成有生物功能的成熟RNA。但原核生物mRNA的原始轉錄產物一般不需後加工就能直接作為翻譯蛋白質的模板。
真核細胞的基因也是由編碼區和非編碼區兩部分組成的。外顯子能編碼蛋白質的序列,特點:間隔的、不連續的。即能編碼蛋白質的序列被不能編碼蛋白質的序列分隔開來,成為一種斷列的形式, 包括:
1、編碼區:內含子是不能編碼蛋白質的序列;
2、非編碼區: 有調控作用的核苷酸序列;
真核生物基因組有以下特點: ...
1、衣藻屬於真核生物。
2、衣藻亦稱“單衣藻”。和所有植物一樣同時有線粒體和葉綠體,綠藻門,衣藻科。藻體為單細胞,球形或卵形,前端有兩條等長的鞭毛,能遊動。鞭毛基部有伸縮泡兩個;另在細胞的近前端,有紅色眼點一個。載色體大型杯狀,具澱粉核一枚。無性繁殖產生2、4、8或16個遊動孢子;有性生殖為同配、異配 ...
真菌屬於真核生物。
真核生物是所有單細胞或多細胞的、其細胞具有細胞核的生物的總稱,它包括所有動物、植物、真菌和其他具有由膜包裹著的複雜亞細胞結構的生物。特徵是細胞內有以核膜為邊界的細胞核。真菌具有真正的細胞核,符合真核生物的概念。
真菌,是一種具真核的、產孢的、無葉綠體的真核生物;包含黴菌、酵母、 ...
1、所需要的酶是:切割質粒的限制性內切酶、將二者連線完整的連線酶。
2、透過基因工程手段,用特定的限制性內切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質粒載體。
3、用DNA連線酶連線,用氯化鈣或者電刺激處理原核生物細胞,把帶有目的基因的載體匯入原核生物。 ...
黑藻俗稱溫絲草、燈籠薇、轉轉薇等,屬水鱉科、黑藻為真核生物,屬單子葉多年生沉水植物。莖直立細長,長50到80釐米,葉帶狀披針形,4到8片輪生,通常以4到6片為多,長1、5釐米左右,寬約1、5到2釐米。葉緣具小鋸齒,葉無柄。廣佈於池塘、湖泊和水溝中。在中國南北各省及歐、亞、非和大洋洲等廣大地區均有分佈。
...
1、看其細胞核,如有成型的細胞核則是真核生物,如果沒有成型的細胞核,只有一團DNA的擬核則是原核生物;
2、真核生物有成型的細胞核,原核生物則沒有。原核生物只有線粒體一種細胞器而真核生物則有包括線粒體,內質網,高爾基體,溶酶體,液泡,中心體在內的複雜細胞器大多數原核生物的細胞壁,其主要成分為肽聚糖,而 ...
在特異性表達某些基因的組織中,活化基因附近mCpG較非表達組織中明顯降低至30%左右。同時,有Hl的壓縮狀態核小體中含有哺乳動物細胞核DNA中80%的甲基化CpG。因此認為基因表達與CG甲基化程度呈負相關,C的甲基化可能加強阻遏蛋白或降低啟用蛋白與DNA的結合,或因mCpG的甲基伸入DNA雙螺旋結構的大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