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脊液的產生:腦室內的脈絡叢組織是產生腦脊液的主要結構。脈絡叢主要分佈在側腦室的底部和第三、第四腦室的頂部,其結構是一簇毛細血管網,其上覆蓋一層室管膜上皮,形似微絨毛。此微絨毛猶如單向開放的膜,只向腦室腔和蛛網膜下腔分泌腦脊液。也有認為室管膜和腦實質也有產生腦脊液的作用。
腦脊液的迴圈:兩個側腦室依次脈絡叢,室間孔,流入第三腦室,中腦導水管,第四腦室。各腦室脈絡叢由第四腦室依次到第四腦室的正中孔和外側孔,腦和脊髓的蛛網膜下腔,矢狀竇旁的蛛網膜顆粒,上矢狀竇,靜脈系統。
腦脊液的迴流主要取決於顱內靜脈壓和腦脊液的壓力差以及血腦屏障間的有效膠體滲透壓。腦和脊髓的血管、神經周圍間隙和室管膜也參與腦脊液的吸收。
正常人腦脊液每日產生量約為7.33-7.35,80%的腦脊液由雙側腦室和第四腦室的脈絡叢產生(95%由雙側腦室產生)。其餘主要產生於腦組織間質,腦脊液的一小部分由室管膜內膜產生。脊髓管內腦脊液主要產生於神經根袖口硬腦膜。顯示腦脊液的產生、體積和壓力。
房水產生及迴圈途徑,具體描述如下:
1、首先睫狀體產生然後進入後房,越過瞳孔到達前房,再從前房的小梁網進入Schlemm管。
2、然後透過集液管和房水靜脈,匯入鞏膜表面的睫狀前靜脈,迴流到血迴圈。
3、另有少部分從房角的睫狀帶經由葡萄膜鞏膜途徑引流和透過虹膜表面隱窩吸收。
側腦室脈絡叢產生的腦脊液經室間孔流至第三腦室,與第三腦室脈絡叢產生的腦脊液一起,經中腦水管流入第四腦室,再匯合第四腦室脈絡叢產生的腦脊液一起經第四腦室正中孔和兩個外側孔流入蛛網膜下隙,然後腦脊液再沿此隙流向大腦背面的蛛網膜下隙,經蛛網膜粒滲透到硬腦膜竇內,迴流入血液中。 ...
在複查腰椎穿刺後,腦脊液的白細胞數在8-10個直接為正常情況。
腦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為無色透明的液體,充滿在各腦室、蛛網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內。腦脊液由腦室中的脈絡叢產生,與血漿和淋巴液的性質相似,略帶粘性。 ...
腦脊液細胞正常值在50-100mmH2O之間,正常成年人的腦脊液細胞是70-200mmH2O之間。
腦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為無色透明的液體,充滿在各腦室、蛛網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內。腦脊液由腦室中的脈絡叢產生,與血漿和淋巴液的性質相似,略帶粘性。腦脊液屬於細胞外液。正常 ...
軟腦膜和蛛網膜之間。
腦脊液:無色透明的液體,充滿在各腦室、蛛網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內。腦脊液由腦室中的脈絡叢產生,與血漿和淋巴液的性質相似,略帶粘性。
軟腦膜:緊貼於腦表面的一層透明薄膜,並伸入溝裂。
蛛網膜:由很薄的 結締組織構成,是一層半透明的膜,位於硬腦膜深部,其間有潛在性腔隙為硬膜下腔 ...
人體正常腦脊液總量是110-200ml,平均是130ml,人體的每日生成腦脊液的量大約在400-500ml左右,也就是人體腦脊液每天可以更新3-4次。
當發生一些疾病的時候,腦脊液可以發生變化,比如顱內感染性疾病,可以透過腰穿留取腦脊液做常規、生化等檢查,確定感染性疾病的病因,然後針對這種病因給予相應 ...
腦脊液為無色透明的液體,充滿在各腦室、蛛網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內。腦脊液由腦室中的脈絡叢產生,與血漿和淋巴液的性質相似,略帶粘性。 在正常情況下,腦脊液有氯化物、鈉、鎂、CO2 、乙醇等;部分清蛋白、尿素、肌酐、尿酸、氨基酸、葡萄糖、鈣、乳酸、丙酮、酶等。與血液中的成分有差別的是無膽紅素、纖維蛋白原、補體、 ...
腰椎穿刺放腦脊液一般建議在40滴左右每分鐘。是醫學上一種常用的檢查手段。它是從病人脊椎骨(龍心骨)間隙內抽取出一定的液體——“腦脊液”,用於臨床。適應症:中樞神經系統炎症性疾病的診斷與鑑別診斷包括化膿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病毒性腦膜炎、黴菌性腦膜炎、乙型腦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