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漠化主要發生在我國江南丘陵以紅色砂岩為主的地區。
地表紅壤因水土流失,露出光禿禿的紅色石山,土地貧瘠,形成荒漠,所以被稱為紅漠化。
紅漠化造成的原因如下:
1、由於人多地少,過度開發,加上土壤本身的特性,紅壤區的土壤生產力低下,水土流失嚴重,並在不少地區嚴重退化,形成紅色荒漠化。
2、南方山區丘陵 水土流失嚴重,危害大於黃土高原。導致石質裸露,不能恢復,形成紅色荒漠。
3、陡坡開墾或過度墾殖,或者毀林開荒,砍林取薪破壞地表植被導致水土流失,土地退化。
紅漠化主要發生在我國江南丘陵以紅色砂岩為主的地區。
地表紅壤因水土流失,露出光禿禿的紅色石山,土地貧瘠,形成荒漠,所以被稱為紅漠化。
紅漠化造成的原因如下:
1、由於人多地少,過度開發,加上土壤本身的特性,紅壤區的土壤生產力低下,水土流失嚴重,並在不少地區嚴重退化,形成紅色荒漠化。
2、南方山區丘陵 水土流失嚴重,危害大於黃土高原。導致石質裸露,不能恢復,形成紅色荒漠。
3、陡坡開墾或過度墾殖,或者毀林開荒,砍林取薪破壞地表植被導致水土流失,土地退化。
1、長城始建於公元前五世紀春秋戰國時代,公元前三世紀秦始皇統一中國,派遣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北逐匈奴後,把原來分段修築的長城連線起來,並且繼續修建。其後歷代不斷維修擴建,到公元十七世紀中葉明代未年,前後修築了二千多年。
2、長城(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陝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線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3、長城資源主要分佈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根據此前文物和測繪部門的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千米,總長超過2.1萬千米。1961年3月4日,長城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滿族主要分佈在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這三省。滿族是個勤勞、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一個善於博收外來文化並融匯創新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風俗文化,滿族歲時風俗,多與漢族相近,但又保持著不少滿族特色。滿族人口分佈於全國各地,以遼寧、河北、黑龍江、吉林和內蒙古自治區、北京等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多,其他散居於新疆、甘肅、寧夏、山東、湖北、貴州等省區及西安、成都、廣州、福州等大中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