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劉志丹發展的紅色政權作為群眾基礎,有利於兵員擴充。
2、此處北邊有賀蘭山、東邊和南邊有黃河,有利於守衛防禦。
3、陝甘寧地區下轄關東平原,有利於後勤的補給。
4、陝甘寧周邊還有大量的礦產資源,有利於對外經濟的發展。
1936年10月7日,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誌著萬里長征的勝利結束。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餘次戰鬥,攻佔700多座縣城,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幹部多達430餘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其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裡,紅一方面軍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
會寧:一、四方面軍會師;將臺堡:一、二方面軍會師;同心城:一、二、四方面軍會聚。
長征勝利,是以紅軍三大主力在西北會師為標誌的。會師,是黨中央精心策劃的一次戰略行動;會師,讓中國革命站在了新起點上。
地點:懋功、吳起鎮、永坪、甘孜、會寧。
1、懋功會師:紅一方面軍於1935年6月18日到達四川懋功,同先期到達的紅四方面軍會合;
2、永坪會師:紅二十五軍9月進入陝北革命根據地,同陝北紅軍在永坪會師;
3、吳起鎮會師:中央紅軍於1935年10月19日抵達陝北革命根據地吳起鎮,與陝北紅十五軍團勝 ...
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有劉志丹發展的紅色政權作為群眾基礎,有利於兵員擴充。
二、北有賀蘭山、東和南有黃河,有利於守衛防禦。
三、下轄關東平原,有利於後勤補給。
四、周邊還有大量的礦產資源,有利於對外經濟的發展。
五、西北地廣人稀,蔣介石力量薄弱,軍閥林立,百姓受壓迫重,容易建立革命 ...
1、紅軍長征是二萬五千裡,相當於12500公里。一公里等於二里,一公里等於一千米。12500公里=12500000千米,所以紅軍長征走12500000千米。
2、紅軍長征,共產黨領導的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分別從各蘇區向陝甘蘇區的戰略撤退和轉移。其中紅一方面軍行程在二萬五千裡, ...
1、1934年10月,由於博李德等人“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領導及敵強我弱,先後逃離。中央革命根據地(亦稱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戰爭遭到失敗,紅軍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
2、主力從閩西贛南出發開始長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紅二十五軍和川陝革命根據地的紅四 ...
1、紅軍長征是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共產黨領導的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面軍分別從各蘇區向陝甘蘇區的戰略撤退和轉移。其中紅一方面軍行程為二萬五千裡,因此長征又常被稱作二萬五千里長徵。
2、1934年10月10日晚6點12分,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率紅軍主力五個軍團及中央、 ...
率領紅軍長征長征的偉人,可參考以下:
1、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臨時中央負責人博古;
2、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張聞天;
3、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毛澤東;
4、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紅軍總司令朱德;
5、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紅軍總政委周恩來;
6、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陳雲;
7、時任中央政 ...
1、紅軍長征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是一件震驚中外的偉大事件,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在這兩年的時間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粉碎了國民黨的圍追堵截,翻過了雪山,走過了草地。兩年內輾轉走過14個省份,終於相繼三大主力會師,從此建立了革命根據地,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2、長征的勝利實現了我黨北上抗日總方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