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絲絃戲

絲絃戲

  絲絃,是河北省一個古老的地方劇種。金元時代,北曲三大搖籃之一的真定,曾經出現過尚仲賢、侯正卿、李文蔚、戴善甫等著名雜劇作家。後來真定改名為正定,又成為河北絲絃戲——古名“絃索腔”的搖籃和發展中心。康熙年間,絲絃戲在束鹿就已遍於閭里,乾隆年間,曾在北京向清王朝獻藝。絲絃戲流行地域東至河北省的獻縣、高陽、保定,南至邢臺、沙河、廣宗,北至山西省的繁峙、渾源、靈丘,西至和順、昔陽、平定。

  絲絃唱腔,除有《山坡羊》、《桂枝香》、《鎖南枝》、《歌南子》等到散曲之外,還有官調與越調兩個板式變化系統,因此,她是混合唱腔體制的劇種。絲絃唱腔以真聲唱字,然後旋律向上大跳翻高,再用假聲拖腔,旋律順級下行。因而激越悠揚、慷慨奔放,時而有如怒濤旋轉翻滾,時而又如瀑布急瀉直下。

  絲絃劇目相當豐富,約500餘出。其中既有生活小戲,表現民間情趣;也有袍帶大戲,反映宮廷鬥爭。

  絲絃原由木偶變為真人登臺,並在山區、農村紮根,因此,表演既有樸實、敦厚和濃郁的鄉土特色,又有誇張、刻板和直線條的木偶動作遺風。此外,還有耍牙、耍碗、耍鞭,以及耍帽翅等特殊表演技巧。

  絲絃劇著名演員有馳名太行山麓的“四紅”:正定紅劉魁顯,趙州紅何鳳祥,獲鹿紅王振全,平山紅封廣亭。還有著名花臉朱永米,著名鬚生張永甲和王永春,著名青衣花旦杜雷有等。

  解放前絲絃戲瀕臨絕境,解放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扶植下,傳統劇目和音樂得到了搶救、發展與革新,從而獲得了新生。

老戲新唱--新版射鵰顛覆星座性格(組圖)

  粉言粉語:武俠的世界永遠都充滿了致命的誘惑力。影視圈更是對拍攝武俠劇到了樂此不疲的地步。其中,當屬我們的金庸大師人氣最高。他老人家的著作已經被翻拍到快要爛掉的地步,而且這種反覆重拍的風潮似乎沒有歇止的意向。如今,號稱06年青春偶像版的《射鵰英雄傳》又朝我們走來,熟悉的角色,新的扮演者,到底帶給我們哪些看點呢?

  1

  看點一:俊俏胡歌如何演繹憨厚郭靖

  胡歌和郭靖星座不同,但同屬土相星座,星座特質上還是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都是老實本分的孩子。也都信奉腳踏實地的做人原則。不過,郭靖天資愚鈍,傻的過頭。而處女座的男同學又普遍是心思細膩如塵的憂鬱代表。早前的逍遙哥哥,太過深入人心。孝順的董永又讓觀眾認識了不一樣的胡歌。胡歌在每次選角的時候都比較成功,相信這次,也同樣能給觀眾帶來驚喜。

  不久前突發車禍的胡歌,傳出了險些毀容的負面新聞。好在如今已無大礙,重新回到了《射鵰》劇組。究竟這個帥逍遙是如何詮釋靖哥哥的憨厚質樸呢?新版《神鵰》恐怕是他偶像明星到實力派的重要轉型作品了。

戲夢人生:青陽腔

  

  2012年7月隨攝製組抵達九江湖口縣,繼續探尋茶葉之路。沒想到竟有意外驚喜,有幸拜師學唱了一回青陽腔,足足過了把“戲”癮。

  

  青陽腔是在明代嘉靖年間因弋陽腔流入安徽青陽後,與當地流傳的戲曲聲腔、民間音樂等結合而成,後進入九江湖口流傳至今。2006年,青陽腔正式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名錄。

  

  湖口縣是中國的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當青陽腔傳進湖口,即刻深受群眾喜愛、流傳甚廣。湖口縣最盛行時,全縣擁有1100多個村級農民劇團(其中青陽腔劇團就有48個)。

  

  劇團的師傅告訴我,他們演戲很苦,但因為熱愛,所以大家都不惜犧牲業餘時間來排練。


四平

  四平戲又名四評戲、四坪戲、四棚戲、四蓬戲,系由明代中葉流行的四大聲腔之一的弋陽腔演變而來,嘉靖年間盛行於徽州(安徽省歙縣)一帶,明末清初傳入閩東北大山深處的政和,在政和縣楊源鄉及屏南縣龍潭鄉以歷史原貌完整地延續至今。   四平戲的傳統劇目有《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記》、《殺狗記》、《琵琶記》、《蘇 ...

黔東北土家族的儺堂文化

  黔東北土家族的儺堂戲是獨具特色的,它屬於儺戲,是中國大地上眾多儺戲中的一分支,它與彝族的變人戲(又名撮泰吉)、師公戲、師道戲、壇燈戲、地戲等等有區別,當然與儺、儺儀及儺戲有必然聯絡。但是儺堂戲不能等同於儺戲,倘若如此,我們就不用討論了。儺堂戲是土家人在堂屋或擺手堂中(今天發展到院壩或庭院中表演)所進行的娛 ...

肩膀

   肩膀戲,亦稱肩 頭坪。據《沙縣誌》記載,清朝宣統年間,沙縣民間的戲劇十分活躍,各個戲班競相演出。時有“玉枕軒”的領班連細狗別出心裁,創新出一種小孩子站在大人肩膀上表演的肩膀戲。演出時,由8歲左右的孩童站在大人的肩膀上表演,小孩負責唱腔、頭部表情和雙手動作,大人負責臺位變換的腿部動作。戲有生、旦、淨、末、 ...

布袋

     布袋戲又稱作布袋木偶戲、手操傀儡戲、手袋傀儡戲、掌中戲、小籠、指花戲,是一種起源於17世紀中國福建泉州或漳州(大部分學者都認定布袋戲起源為泉州);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廣東潮汕地區與臺灣等地流傳的一種用布偶來表演的地方戲劇。布偶的頭是用木頭雕刻成中空的人頭,除出偶頭、戲偶手掌與人偶足部外,布袋戲偶身 ...

宜黃

  16世紀初,明代戲劇家湯顯祖作《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說:“予聞清源,西川灌口神也。”西川灌口神,即清源妙道真君,原指修建都江堰的蜀郡守李冰,後衍化為李冰次子,俗稱灌口二郎。由於官府的利用與宗教的滲透,灌口二郎神分化出多神,其中清源又傳為隋朝嘉州太守趙昱,都是青年美男子形象。   宜黃位於江西省東部,與南 ...

宜黃

     宜黃戲,為尚存的江西地方大戲劇種,江西古老劇種之一。發源於宜黃縣,起始於明末清初(1644),迄今已有近四百年曆史。形成發展於清乾隆初期(1786),興盛流傳於清嘉慶至光緒時期(1880前後),衰落於清末至民國戰亂時期(1920-1948)。舊稱宜黃班,明末清初開始專唱“宜黃腔”。清末以後,吸收了其 ...

常德絲絃

  常德絲絃是流行於洞庭湖一帶的民間曲藝,以揚琴、琵琶、三絃、京胡、二胡等絃樂器為伴奏樂器。它源於明代江、浙一帶流行的時調小曲。明清之際,攜伎往來貿易的商賈將這些時調小曲傳入常德,與常德方言融合,逐漸演變發展為常德絲絃。   常德絲絃是一種民間說唱表演藝術,以唱為主,以說為輔,說唱穿插交替,容量較大,可以演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