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維吾爾族傳統民居風格獨特。房屋呈方形,有較深的前廊;室內鑿壁龕,並飾以各種花紋圖案。舊式房屋多系土木結構,窗子較小,房頂開一個窗,通風采光差;室內進門有一連灶土炕,用來做飯取暖。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住房質量逐漸提高,有的住進了樓房。即便是自建的平房,一般也比較寬敞明亮通風。
廳室佈置整潔樸雅,四壁呈白色泛藍,掛的壁毯,靠牆置床,被褥均展鋪於床罩或毛毯之下,床上只擺設一對鏤花方枕。室中央置長桌或圓桌,傢俱及陳設品多遮蓋有鉤花圖案的裝飾巾,門窗掛絲絨或綢類的落地式垂簾,並襯飾網眼針織品。地面多裝飾民族圖案。維吾爾族人喜歡在庭院中種植花卉、果樹和葡萄,整個環境顯得雅靜、清新。
維吾爾民間的喪葬儀式,雖說都按照伊蘭教的教規進行,但因各地教派的不同,歷史文化淵源的影響的相異,所處地理環境的區別等因素,在大同之中有許多小異呈現出形形色色的特點。
□驅鬼避邪
在維吾爾民間,當老人或就要被病魔奪去生命的病人處在彌留之際時,其親屬就請來一位阿訇到家裡唸經驅鬼避邪,同時,由阿訇用小木勺往彌留者的嘴唇上不斷滴著“符水”。彌留者如果是福壽雙全的老人,其兒孫還要把家裡擀麵時用的布單“蘇鋪位”拿到老人身旁展開,骨灰盒,把老人的手掌按在上面,在上面留下他的掌印。這些民俗事象,都是以人們關於靈魂不滅、賞善罰惡、天堂地獄等信仰為背景的。維吾爾人認為,人處在彌留之際時如果沒有阿訇在身邊唸誦驅返鬼經,不往嘴裡滴符水,亞魔“邪伊坦”就會乘機而來,以其父母親的形象出現在生命垂危者的眼前,引誘其魂靈騙入火獄中,這對死者是一個極大的不幸。在有些地區,當人暴病猝死,沒有來得及往嘴裡滴符水時,人們不定期會議論:“此人去的不乾淨,可能被拒之天堂大門之外”等等。人們認為,把壽星的掌印留在“蘇鋪拉”上面,就可以把福大壽長的“特性”留住,遺傳給後代子孫。
當彌留者氣絕身亡時,阿訇立刻用早已準備好的白布將死者的下巴托起綁住,以防其下顎脫節閉不住嘴,將來把裹屍布“咬住”。同時,也將死者的兩隻腳的大拇指拴在一起,以防一條腿壓在中一條腿上“交叉”起來。人們認為,如果死者“咬住”了裹屍布,或者他的腿“交叉”起來沒有發現就埋進了墳墓,那麼災禍將牽連他在陽世的親屬。人們出於這種提防心理,在洗屍時把那些繩結開啟,洗完之後,儘管屍體早已僵硬,但還要照樣綁好拴住。在有些地區把屍體放入墓穴之後,還要檢視一下死者的嘴巴是否咬住了裹屍布,並在其兩腳之間立一塊土坯,以防兩腿交叉。
□喪歌哭唱
按照古老的傳統,喪家報喪之後先將圈棚裡的母畜和幼畜分開,分別關在兩處,使它們大的叫、小的嚎,喊聲不斷。同時,死者至親按輩分和一定次序在門前分男女排成兩隊,每人手執一根一米來長的木棍作為“喪杖”。仰候前來弔喪的鄉親。在婦女隊伍中必有一位是“喪歌”哭唱者,哭唱者一見遠處有弔喪者前來便放聲哭唱,其餘人尤其是女眷也放聲應和慟哭,同時用手中的“喪杖”使勁搗地,那情景真是讓人感到悲痛欲絕。來弔喪者忍住哭泣,一邊安慰喪眷,一邊從懷裡掏出一頂黑帽或一塊兒白紗巾或一條1.5米左右長的白布,交給喪家中的長者,或直接給他們戴在頭上或紮在腰上。這些東西都是喪家必需的服孝標誌。然後,弔喪者依次站在隊尾,使男女兩隊隨著人數的增加由門口向遠處伸延。亡者至親男女都要以白布扎腰,戴黑色厚重的帽,身穿過膝的長袷袢。女的還要披白紗頭巾,穿白布長衫,長衫上套黑色短襖。這是維吾爾民間喪家至親的裝束。民間的哭唱喪歌是很有特點的一種民俗事象。所謂喪歌,是指這種場合由死者親眷以固定的曲調哀訴死者生前對自己的種種恩惠,詠歎對死者的無限惋惜,以及自己因此而將面臨的人生艱辛為內容的歌,曲調憂傷而悲悽。喪歌的歌詞,極品骨灰盒,因家眷個人與喪者的關頭不同而有區別。在維吾爾民間每一個社群都有專門哭唱喪歌的婦女,她們不但善於言辭,擅長哭唱,而且諳熟有關喪葬的儀禮,誰家有了喪事,她們便聞訊趕來協助料理,並領唱喪歌。喪歌的曲調雖然固定,但因人而表達不同內容的不同詞句、不同聲音以及不同的哭腔交匯成一片哭聲,加上母畜與幼畜此起彼伏、千腔百調的嚎叫,給人的強烈印象和感受是“悲聲驚天、哀痛動地!現在,喪家省略了喪事儀式中的許多內容,但專人哭唱喪歌的風俗在大部分地區還依然流行。
□祭奠活動
維吾爾民間在死者去世當日、3日、7日、20日、40日和週年時要進行祭奠活動,維吾爾語稱作“乃孜爾”。其形式是宴請鄉親做“杜瓦”即祈禱,請阿訇誦經等。在所有的閏祭活動中,週年祭最為隆重。祭奠中的飯食就是用大塊的牛羊肉做成的抓飯。飯前飯後,都要做“杜瓦”即祈禱誦經,並向亡者的家屬表示慰問。在城市裡,除抓飯外還有其它食品,如糖、乾果、糕點等擺事實在桌子或餐桌上。祭奠活動中不飲酒、不高聲談笑,在室內也不播放音樂,整個場面從始至終都是肅穆的。凡來參加乃孜爾的來客都帶禮物,中檔骨灰盒,按傳統慣例,有三個以上的大白麵饢、磚茶、方塊兒糖、白布等。如果那一天被邀請人有病或因急事不能來,事後也得準備一包禮物,走這個禮補這個情。年祭之後,一般不再舉行乃孜爾了。
中國的喪禮富有濃重的倫理色彩、人情味,宗教信仰觀念也糅含在喪俗中。葬禮中基本信念是“不死其親”,表現在行動上就是“事死如事生”。因此,一個人去世隨之而來的是系列喪葬禮儀,成為一次特殊的離別,要裝點行程、話別餞行、依依不捨地惜別,於是就要裝礆、裝點行程等。
我國民間習俗認為,凡人享年五十歲以上的老或病而死,為壽終正寢,這樣正常死亡的老人被稱“老喜喪”,整個喪葬之禮與婚嫁之禮同樣稱作喜事,只是色調不同而已。對這種正常死亡,家人是早有準備的。壽衣壽材早就做好,孝子在死者臨終前日夜守候,並做了物資上的準備,這時親屬要給死者沐浴更農,穿戴好內外衣裳,因為死後屍體僵硬不好穿戴,另外出於迷信,在民間認為沒來得及穿好衣服就嚥氣,是“光著身子”走了,親屬會感到內疚的。臨終時另一種僅俗是換地方。福建是移至詞堂,安徽是由房中遷至前廳,山東是移到正屋的靈床上,有的移到門板上,對此稱作“挺屍”。
1.臨終之前。
一般垂危之入要對親人囑咐、安頓或者委託別人照料幼小,或希望女嫁誰家、子娶誰人,歷史演義中的“託孤”就是由此而來的。民間迷信認為,若有什麼心願未了,死者會含淚不螟,就是“死不螟目”。古代有這樣的記載,某:郡的郡守夫人死不螟目,是臥泊丈夫續絃、兒子受苦,於是郡長就請人祈禱,禱詞曰: “夫人一貌玉無理,四十年來鬃末氓:何事臨終含眼沮恐教兒子著蘆花”,吟畢眼合。
2。初死之時。
在古禮中有“屬礦”,就是用新蠶絲、新根花試死者有無鼻啟,接著是“復禮”,也就是“招魂”。家裡人到房上或高坡上,朝祖先發源地呼喊死者的名字,叫他回家。復禮是親屬希望親人迴歸的禮儀,之後還要檢查死者的鼻息、脈搏,然後是“初哭”。
客家人的喪葬觀念基本上繼承了中原漢民的傳統,如相信靈魂不死,重視福、壽、孝、喪禮講究排場,特別重視風水等。相信靈魂不死的觀念。繁縟的葬俗首先來源於靈魂不死的觀念,古人認為人活著是靈魂依附於肉體,而死後靈魂與肉體就分開,靈魂是能夠獨立於肉體之外的,具有超人的力量。因此把靈魂當作神秘的物件加以信奉。舊時人們對 ...
佤族人死後,實行獨木棺土葬。過去佤族認為人死是由於已死去的家裡人把他(她)的靈魂叫走了, 他的靈魂永遠離開了他的肉體。在病垂危的時候,要殺豬、剽牛看卦。如卦不吉,就認為病人的靈魂已 去,要給其準備後事。人死後,拿幾塊半開放入死者口中,無半開可放茶葉、鹽塊或糖塊代替。換上壽 衣,用棉線將死者的雙腳拇指拴攏, ...
布朗族的喪葬習俗
布朗族實行土葬和火葬,以土葬為主。火葬多數是僧侶和高壽者,此外,一般都採用土葬。布朗族的每個寨子附近,亦有一塊墓地,布朗語稱墓地為 壩消 。布朗族的墓地,一般選擇在山坡上,山坡最高的地方是埋葬老年人,布朗語叫 壩朗木瓦 ;中間一段是埋葬青壯年的,布朗語叫 壩格登 ;最低一段是埋 ...
傣族的喪葬習俗
傣族的傳統喪葬,分土葬、火葬和水葬三種,以土葬為主。在西雙版納傣族地區,每個村寨的附近,都有一塊或幾塊墓地,有的把這種墓地稱作龍山,傣語叫作 壩消 , 壩消內的林木,是不許砍伐的,把它稱為 龍林 。久而久之, 龍林 蒼勁挺拔,蔥蘢青翠,變成了一片風景林,使傣家村寨自然風景更加秀麗。
...
1.搓獨格。拉祜語意為 墓地 ,是拉祜族喪葬習俗。遊獵時期的拉祜族,無喪葬活動,也無墓地。據清康熙楚雄心志卷一我: 保從一遇有死者不殮不菲,停屍而去。另擇居焉一。 十八世紀逐漸定居以看,一些地方出現墓地和省萍形式。凡是行土葬的山寨,一般有一片公共山地為墓地。只交是屬於正常死亡的措內成員,不分宗族、信仰、華 ...
凡人死,無論男女老幼均內襯白衣,外部穿戴整齊,停放室內,頭向牆角有聖像的地方,腳朝著門,旁點臘燭,長者唸誦例行的祭詞,親友魚貫而行向死者告別,然後將屍體入棺,送墓地埋葬。均為木棺土葬。埋法,是將棺材在墓穴底部用松木墊起20釐米高,棺材周圍豎立4根木柱,上面架起4根橫樑,樑上蓋木板,再鋪樺樹皮(耐久不易腐爛 ...
葬禮與其他伊斯蘭教民族大致相同,實行土葬。人死後,馬上通知所有親友。屍體停留時間很短,一般是早亡午葬或午亡晨葬。參加葬禮的男子都在腰間束一條白帶,頭戴帽子;婦女則在頭上纏一條白布(或圍白色頭巾)。葬前要淨身,如死者是男性,由男性淨體;若是女性則由女性淨體;然後用白布裹屍。阿訇為死者誦經時,婦女圍屍哭泣,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