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派是指畢業離校時未落實工作的高校畢業生,可根據個人意願,申請將檔案、戶口保留在原就讀學校,以繼續落實用人單位。緩派的畢業生不發放“報到證”緩派期最長不超過兩年。超過緩派期仍未落實工作的,由學校將其派回生源所在地,學校負責辦理就業報到證、檔案轉遞手續,戶口由畢業生持學校出具的證明自行到公安機關辦理。
緩派是指畢業離校時未落實工作的高校畢業生,可根據個人意願,申請將檔案、戶口保留在原就讀學校,以繼續落實用人單位。緩派的畢業生不發放“報到證”緩派期最長不超過兩年。超過緩派期仍未落實工作的,由學校將其派回生源所在地,學校負責辦理就業報到證、檔案轉遞手續,戶口由畢業生持學校出具的證明自行到公安機關辦理。
意思是鞏固根據地防守,儲備充足的糧草,不先出頭稱王,避開群雄的矛頭,蓄積力量,後發制人,爭霸天下。出自朱元璋徵求學士朱升對他平定天下戰略方針的意見,朱升說:“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國瑞,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人,漢族。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後改名為“元璋”。明朝開國皇帝,年號洪武。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覺寺,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起義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佔集慶路,將其改名應天。在消滅陳友諒、張士誠等割據勢力後,於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命徐達、常遇春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舉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統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即皇帝位於應天府,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同年秋攻佔大都,結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治。又平定西南、西北、遼東等地,最終統一全國。
人口增速趨緩是指,年末的人口數量減去年初的人口數量的較往年減少,也就是增速趨緩。
人口自然增長率,是反映人口發展速度和制定人口計劃的重要指標,也是計劃生育統計中的一個重要指標,它表明人口自然增長的程度和趨勢。指一定時期內人口自然增長數(出生人數減死亡人數)與該時期內平均人口數之比,通常以年為單位計算,用千分比來表示,計算公式為:人口自然增長率=(年內出生人數-年內死亡人數)/年平均人口數×10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出生率=年內出生人數/總人口人口死亡率=年內死亡人數/總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