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群雄紛爭:戰國七雄是哪七國

群雄紛爭:戰國七雄是哪七國

  《戰狼》裡面有句臺詞說到: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戰爭大多源於領地的糾紛,也有的是侵掠。發生戰爭,最後受難的還是老百姓們。你知道戰國七雄是哪七國嗎?本期民族文化為你揭曉答案。

  齊(前11世紀—前221年)

  本為姜姓,呂氏。田氏代齊後,史稱“田齊”,媯姓,田氏。是為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之一。

  春秋時期,齊桓公首霸中原。齊桓公死後,人亡霸滅。春秋末年,齊公族衰落,卿大夫相互兼併。公元前548年,崔杼殺莊公,立景公。公元前546年,慶封滅崔氏之族。慶封專齊政。次年,慶舍與欒、高(齊惠公之後)、陳(田)、鮑四族攻慶封,慶封奔吳。景公時,陳桓子施惠於民,民歸陳氏,陳氏因而強大。

  公元前532年,陳桓子聯合鮑氏攻欒氏、高氏,欒施、高疆奔魯。公元前489年,景公卒,國氏、高氏(齊文公之後)立晏孺子,次年,陳僖子聯合鮑氏攻國氏、高氏,國夏、高張奔魯,遂殺晏孺子,立公子陽生為齊悼公。悼公在位四年,被殺,闞止為政。公元前481年,陳成子殺闞止,專齊政。公元前386年,陳成子玄孫太公和立為諸侯,遷齊康公於海上。公元前379年,康公卒,呂氏絕祀。

  楚(前11世紀—前223年)

  先秦羋姓(羋本作幁)周朝諸侯國,戰國七雄之一。亦稱荊。羋姓是所謂“祝融八姓”之一,始祖為季連。季連的後世子孫鬻熊為周文王師。古書中的記載,鬻熊以下楚君皆以熊為氏,但據出土戰國晚期楚國銅器銘文,楚君名號皆以酓為氏。鬻熊曾孫熊繹僻處荊山(在今湖北南漳、保康一帶),跋涉山林,以事周成王,被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陽(今湖北秭歸),從此立為國家。

  燕(前11世紀—前222年)

  燕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在中國北方的一個諸侯國。戰國時為七雄之一,前222年被秦國滅亡。

  據《史記》記載,周武王滅商以後,封宗室召公於燕,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於北燕)。燕國的都城在“薊”(位於今北京房山區琉璃河)。周的貴族和當地舊商的貴族以及當地土著建立了聯合政權。最終使該地區原來的東胡民族逐漸融入華夏族。

  韓(前403年—前230年)

  韓國先祖為晉公族。曲沃桓叔生子萬,封於韓原,立韓氏。後晉國稱霸,韓氏中衰。至韓厥,為晉悼公正卿,晉悼公復霸,韓厥之力頗多。後韓起執政晉國27年,韓氏顯貴。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韓虔與趙、魏同為諸侯,建立韓國。

  趙(前403年—前227年)

  趙國先祖造父為周穆王御戎,非常得寵。後平定徐國之亂中,造父軍功顯赫,乃受封於趙城,立趙氏。趙氏大宗的宗主後位列周王卿士。周幽王時,叔帶因見周室腐敗,離開鎬京,來到晉國。以下七代而至趙衰,輔佐晉文公成就霸業,趙氏因之位居世卿。至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晉為諸侯,趙氏正式建國。

  魏(前403年—前225年)

  魏國先祖為畢公高,後畢國亡,公族稱畢氏,流散各地。有一人曰畢萬,侍奉晉獻公為車右,因軍功封於魏城,立魏氏。晉悼公時提拔魏絳為卿士,魏氏大宗始入晉國六卿行列。魏氏發家較晚,較之其餘五卿稍弱。前453年,魏桓子魏駒夥同趙、韓滅智伯,剖分晉國。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魏斯為諸侯,史稱魏文侯。

  秦(前770年—前206年)

  秦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秦人是華夏族的一支,傳說周孝王因秦的祖先善養馬,因此將他們封在秦。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建國。從前677年起,秦國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宮殿區、居住區、士大夫與國人墓葬區和秦公陵園。

戰國七雄有哪些國

  戰國七雄有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戰國七雄,與春秋五霸並稱,是戰國時期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個最強大諸侯國的統稱。三家分晉後,趙、魏、韓躋身強國之列,又經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在這七雄之中,以秦中後期國力最強,齊國在戰國中期崛起,韓最弱小,魏都大梁最壯觀,趙國多名將,燕與中原來往不多,楚國領土廣闊。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統一天下,七國爭雄的局面結束。春秋時代諸侯演變為戰國七雄,是“城邦國家”向“領土國家”的發展。

春秋戰國七國是哪七國

  春秋戰國七國是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是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春秋末期,韓趙魏滅掉智氏後,進而瓜分晉國建立趙國、魏國、韓國,三晉與秦國、齊國、楚國、燕國七個國家亦稱戰國七雄,持續時間是前403年—前221年。


戰國分別是個國家

  戰國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國家。戰國時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另有一說認為具體時間應該是從韓趙魏三家分晉開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統一天下為止,即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戰國時代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歷史時期之一,其主體時間線處於東周末期。戰國時代是華夏曆史上分裂對抗最嚴重且最持久的 ...

春秋國是

  春秋七國分別是: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韓國、燕國,被稱為戰國七雄。持續時間是前403年—前221年。除戰國七雄外,還有越國、巴國、蜀國、宋國、中山國、魯國等大國。小國尚有鄭國、衛國、滕國、鄒國、費國等,但其實力與影響力皆遠遠不及戰國七雄,只能在強國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均為七雄所滅。 ...

古代國是分別是現在的哪裡

  1、秦國——都成雍,商鞅變法後遷至咸陽。疆域包括陝西大部、山西西南(一小塊)、河南西部(一小塊)、甘肅東南部、四川部分。   2、齊國——都城臨淄(山東淄博),疆域包括山東大部、河北東南部(一小塊),江蘇北部,安徽北部等的部分地區。   3、韓國——都城平陽(山西臨汾),後遷至新鄭(河南新鄭),疆域包括山 ...

武之

  古語有“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者也”;使用現在的話就是作為習武的人,要制止暴力、防止戰爭、保障強大、鞏固勝利、穩定社會、團結人民和發展生產,以上為武之七德;名將之所以能夠稱之為名將,其各項能力都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形勢判斷能力,謀略運用能力,指揮佈局能力,組織協調能力。 ...

古代國是

  古代七國指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韓國、燕國,即戰國七雄。 戰國七雄時間分別為為:   1、 齊(前11世紀—前221年);   2、 楚(前11世紀—前223年);   3、 燕(前11世紀—前222年);   4、 韓(前403年—前230年) ;   5、趙(前403年—前227年);   6 ...

廣東在春秋戰國時屬於

  廣東當時未納進中國版圖。   1、周武王東征滅商,建立大周王國,國家的南部疆域實際上沒有到達長江,統治中心仍然是在黃河流域。周成王時,位於長江沿岸的部族畏懼周王國的強大,向周稱臣,周成王封最強大的熊部落首領為子爵,即為楚國。   2、楚國的統治範圍,在長江沿岸。當時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黃河兩岸。後 ...

戰國

  戰國七雄是中國古代戰國時期(公元前475--22l年)七個較強的諸侯國的統稱,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無數次戰爭使諸侯國的數量大大減少,到戰國後期,僅剩下七個實力較強的諸侯國,分別為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合稱為戰國七雄”。   除戰國七雄外,還有越國、巴國、蜀國、宋國、中山國、魯國等大國。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