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老北京中秋節習俗:主食吃團圓餅+男人不能拜月

老北京中秋節習俗:主食吃團圓餅 男人不能拜月

  中新網北京9月12日電(張中江) 9月12日是傳統的中秋節。京味兒作家崔岱遠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老北京在中秋這一天有“拜月”的習俗,一家人的主食要吃“團圓餅”,月餅只是飯後的茶點。不過“拜月”是女人、小孩兒的事,男人不能參加。

  中秋節來歷:團圓節日,男不拜月

  崔岱遠介紹說,中秋首先是個團圓的節日,又稱“仲秋節”、“八月節”、“八月半”。中秋節有拜“月神娘娘”、拜“太陰星君”、祭月、賞月、走月、掛彩燈、吃月餅、吃團圓飯、供兔兒爺、飲桂花酒等民俗,故八月十五又稱“團圓節”、“月餅節”,有時還戲稱為“兔兒爺節”。由於拜月是女人的事情,所以又叫“女兒節”。

  為何又名“女兒節”?崔岱遠說,過去八月十六這一天,女人要回孃家看看。而且老北京有句話叫“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因為過去講究月亮屬“陰”,所以拜月都是女人的事。

  中秋食俗:主食吃團圓餅 月餅只是點心

  談到中秋節,必然要說到月餅。據介紹,中國最早出現月餅的文字記載,是出於蘇東坡的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也就是說從宋代時起,月餅才漸漸地大行其市,並且讓月餅多了團圓的另一層含義:圓圓的月餅正好有團圓的圓的象徵意思,萬里此情同皎潔,一年今日最分明。

  崔岱遠介紹說,老北京上供用的月餅,必須是“自來紅”,而不能是“自來白”。

  他說,老北京過中秋吃的是“自來紅”及“自來白”兩款傳統月餅,“團圓飯吃完以後賞月的時候,因為北京中秋節月亮升起來都比較晚,大概得等到九點多鐘月亮才會升起來,這時候人就在四合院擺上桌子,喝喝茶,然後吃口月餅。”

  “自來紅”用來祭祀所以有嚴格規定,皮要用芝麻油做,裡面放有不同的果仁,還有北京的“青絲、紅絲”(楊梅和陳皮),而且要有冰糖。“自來白”的材料就比較隨意,沒有特別規定,只是面是用豬油和的。

  中秋節還要用紅糖、芝麻醬製作一種稱為“團圓餅”的麵食,以象徵全家甜甜蜜蜜、團圓和美之意。製法是:將發好的白麵加鹼揉好後根據籠屜大小先擀成四片簿麵餅,每片上均抹上些芝麻醬、糖桂花汁,並碼上些果脯、核桃仁葡萄乾等,一層層疊放在一起,再擀一較大的麵餅從上向下將其包嚴成大圓形餅,上屜蒸。

  “團圓餅”和月餅的區別在於,前者可以作為主食,而月餅只是茶點。

  拜月習俗:窮人觀賞水缸裡的月影

  崔岱遠介紹說,“拜月”時要有月光碼,就是非常大的一張草紙,印一些神符,上半截印太陰星君,下半截印月公、兔兒爺。然後糊在秫秸杆上,插在中間。過去有個兒歌,“月光碼,供當中”。但現在已經沒有這種習俗了。

  祭兔兒爺的時候,邊上有兩個東西,一樣是花瓶裡插著雞冠花,代表月亮裡的婆娑樹。還有一樣供的是帶枝的毛豆,因為兔子喜歡吃。

  在食品方面,要供“團圓餅”、月餅等。供奉時的水果,什麼都行,只是不能放梨。但必須放藕,代表給兔兒爺剔牙的意思,還有取遊子和家人藕斷絲連之意。

  月亮升起後,八、九點的時候,女人和小孩就要拜月。之後,眾人分吃供品。

  飯後,有條件的人家可以到北海、陶然亭等地賞月。沒條件的,就在院裡擺上一口缸,觀賞其中的月影。

  惟一能拿手裡玩的神仙:兔兒爺

  崔岱遠介紹,兔兒爺是老北京中秋時令的傳統物件,也是惟一一個能拿手裡玩的神仙。

  他說,兔兒爺的“家”在花市外的灶君廟,是北京本土的神仙。

  崔岱遠指出,兔兒爺首先是兔,也是人(穿盔甲,擬人化),也是可供奉的神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兔兒爺還是玩意兒。上供過後,小孩子就可以拿在手裡玩。這一點和別的其他神仙有明顯的區別。

老北京中秋習俗:祭月拜月自制月餅

  “八月十五中秋節,水果月餅擺滿碟。”這句名諺道出了老北京隆重、喜慶的過節情景。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古人把月圓視為團圓的象徵,所以又稱“團圓節”。每年“七月十五”剛過,來自京郊、河北、河南、山東等地的水果開始陸續上市,市肆的果攤櫛比擺設,鋪在水果下的青蒿和上面的鮮果散發出陣陣清香。八月初一,油鹽店的菜床子上添賣豐碩鮮豔的雞冠子花和綴滿豆莢的毛豆枝子。乾貨店裡,增添了價錢不菲的早花西瓜。兔兒爺攤琳琅滿目,糕點鋪的月餅開始出爐。整個京城一派節日景象。

  中秋節與月息息相關,人們對月的崇拜由來已久。秋分祭月始於周代,中秋賞月始於魏晉盛於唐,宋代正式把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北宋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成為千古絕唱,“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家喻戶曉。直到上世紀40年代末,老北京還有祭月、拜月的習俗。另外,自古以來就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傳統,在南京還把中秋節稱為“女兒節”。少女拜月,還有另一層含義,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每逢中秋節的黃昏,一輪明月升起之時,每家每戶的女眷會在庭院的東南設一香案,供上“月光馬兒”,案上至少有三盤月餅、三盤水果,案前放上毛豆枝子、雞冠子花、切成蓮花瓣形的蓮瓣西瓜和九節藕。女人一一向月而拜。祭畢,一家人圍桌而坐,飲團圓酒,分吃團圓月餅,其樂融融。這就是祭月的古俗。

  月光馬兒(又稱月亮馬兒)是月神的神像,在長者七八尺或短者二三尺的紙屏上,用金碧輝煌的藻彩畫出菩薩般的太陰星君,下面還有月宮桂樹和搗藥的長耳定光仙——玉兔,玉兔的形象是人立執杵。這是由明清以前道教色彩為主的嫦娥和月宮圖景,演變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薩與搗藥玉兔並存的世俗形象。

  兔兒爺起源於明末,起始是仿照“月光馬兒”上玉兔的形象。到了清代,祭月並不一定放兔兒爺,以至後來成為一種玩具。於是兔兒爺任由民間藝術家的想象,發展為戲劇化、風俗化、人物化的藝術品。兔兒爺大的三尺,小的三四寸,一般戲裝,其坐騎花樣繁多,或獅或虎,或象或鹿,或鳳或鶴,或牛或馬,或孔雀或麒麟等。過去的兔兒爺是一年一棄,所以有句歇後語:“隔年的兔兒爺——老陳人兒。”

  中秋節吃月餅由來已久,據說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北宋蘇東坡有詩為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過去老北京吃的月餅主要有三種:自來紅、自來白、提漿月餅(即團圓餅),後來才有“翻毛”、“癩皮”和廣東月餅。過節時,老北京還喜歡自制月餅。沈榜在《宛署雜記》中,記述了明代北京中秋製作月餅的盛況:坊民皆“造麵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很可惜,這種習俗已不復存在。老北京的月餅以前門外“致美齋”所製為第一,尤其是它還現做現賣熱月餅。

  中秋佳節,家家戶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不也是社會安定、民族團結的一種標誌嗎。

武威的中秋節習俗:家家蒸大月餅以示全家團圓

  

  9月9日,甘肅省武威市清源鎮農婦張秀蘭展示她蒸制的大月餅。甘肅武威城鄉有中秋蒸月餅的習俗。每逢中秋佳節,家家蒸大月餅以示全家團圓,並饋贈親友,表達祈盼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新華社發

  

  9月9日,甘肅省武威市清源鎮農婦用自制的大月餅和用面捏的老虎、小鳥等動物造型麵食“擺臺”。 甘肅武威城鄉有中秋蒸月餅的習俗。每逢中秋佳節,家家蒸大月餅以示全家團圓,並饋贈親友,表達祈盼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新華社發


北京人過年習俗回孃家與祭財神

  回孃家啦   今兒是正月初二,按老北京人過年的習俗,正月初二是祭財神的日子。年禧歌謠中還有“正月初二,回孃家”一說。為什麼有的地方請的財神是比干丞相?有的地方是趙公明元帥?還有的地方是關聖帝君?大年初二當天早晨的家宴為什麼要吃餛飩?正月初二回孃家時,有哪些老例兒?   關於正月初二祭財神的情形,《中華全國 ...

鳳陽過年習俗年夜飯 矮女孩打椿

  春節,是中國最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千百年來,中華民族形成了許多過春節的習俗。這些習俗伴隨著人們走過一年又一年,其中有很多的習俗消亡了,也有很多習俗保留了下來,加上新誕生的一些習俗,形成了中國最具傳統特色的春節民俗文化。鳳陽民間有兩個有意思的過年習俗,一直傳承下來:“牛吃年夜飯”、“矮女孩打椿”。   在鳳 ...

北京春節習俗有哪些?

  自進入臘月以後,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簷下書寫春聯,以圖掙些銀子過年。祭灶之後,新春聯漸次粘掛,千家萬戶,煥然一新。有的人家用朱箋,有的用紅紙,只有內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紙,鑲以紅邊藍邊,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 臘月將梅束起放在一個腹大口小的器具中,放置於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燃火,讓地微微有些溫暖,梅花 ...

穀雨習俗北方香椿 南方喝新茶

  關於穀雨節的來歷,據《淮南子》記載,倉頡造字,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黃帝於春末夏初發布詔令,宣佈倉頡造字成功,並號召天下臣民共習之。這一天,下了一場不平常的雨,落下無數的穀米,後人因此把這天定名穀雨,成為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 穀雨,顧名思義,播谷降雨,穀雨是“雨生百穀”的意思,每年4月20日或21日太陽 ...

北京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柳節”、“三月節”和“寒食節”,老北京在清明前後不僅僅是掃墓,還有踏青春遊、插柳射柳、賞玉蘭花、放風箏、盪鞦韆、城隍廟求願等習俗。 老北京時的踏青由於那時交通不便,一般百姓或窮學子多赴西直門外高梁河畔、陶然亭和東直門外就近踏春。高梁河又名長河,是舊京西北郊的一條美麗河流。《帝京景 ...

頗有年味的北京過年習俗(圖文介紹)

  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可以說是最繁華的都市之一了,在北京這樣人山人海的地方,也都讓人有了很多的工作壓力。而一年一度的放鬆時間也就是過年的時期了。   那麼,本期北京文化盤點頗有年味的老北京過年習俗。   大年初一:重在拜年   老北京新春的禁忌從初一開始,有不少的理兒,不能掃地,不能撥水,怕把一年的運氣掃、 ...

北京清明習俗知多少

  清明節這樣一個節日,最主要的習俗就是掃墓。人們在度過一個寒冬收斂之季後,此時也想順應自然生機,伸展腰肢,走出戶外到陽光明媚、綠草如茵的公園或郊外去踏青尋春,或步行、爬山、涉水,或賞花鬥草遊樂,既是春遊又是健身活動,保持著身心的健康。老北京又是怎麼過清明節的呢?跟小編一起走進北京文化看看吧。   清明祭祖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