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老子和孔子是什麼關係

老子和孔子是什麼關係

  老子是孔子的老師。

  孔子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他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

  孔子堅持“有為”,所以提出了仁制,提出了仁義忠孝廉禮恥,提出了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提出了男人的衣服和女人的衣服不能放在一起。

  老子堅持“無為”,指出了“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完全是在和孔子唱反調,分明是在指責孔子的“有為”,才是讓“大道越來越遠離、人們越來越虛偽、親人之間越來越不和睦、國家越來越昏亂”的根源!他們已經形成了尖銳的對立。

請問老子和孔子是什麼關係

  孔子和老子分別是中國儒道兩大文化體系的創始人,代表人物,沒有一箇中國人不同時受到孔子和老子學說的影響,一般認為,中國文化是儒道互補的文化,實際上也就是孔子和老子學說思想互補的文化,如果說孔子的學說為陽,那麼,老子的學說即為陰。陰陽相濟,不可分離,孔子學說不同於老子學說,孔子學說又不能脫離老子學說。兩者互成對比、陪襯,互為補充、支撐,唯其如此,中國文化才完整、動人、充實、神秘。 孔子和老子是同時代人,孔子約比老小二十歲,公認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過禮,但老子和孔子究竟有過多少交往,則是歷史上的懸案。

老子和孔子誰的年齡大

  1、老子年齡大。

  2、老子比孔子大二十歲。

  3、老子,大約出生於公元前571年,孔子在公元前551年出生於春秋末期的魯國陬邑。

  4、老子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5、孔子,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老子孔子的區別

  1、孔子是儒家學派,老子是道家學派。   2、孔子思想以人為中心,強調人的社會性;老子思想不以人為中心,重視人的自然性。   3、孔子主張恢復到周,老子主張恢復到堯舜。儒家主張用 “德”來整治天下,達德以求道。而道家思想講求的是注重天道,老子主張恢復到原始氏族社會,用“道”來整治天下,要做就做最好的,善於 ...

老子孔子分別是什麼樣的人

  人物簡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諡伯陽。出生於周朝春秋時期陳國苦縣。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今存世有《道德經》,其作品的核心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是全球文字出版 ...

老子孔子分別是什麼年代的

  老子是東周末年,孔子是春秋時期的人,老子是西周末年的人,他是道教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 ...

人們為什麼佩服老子孔子的學問

  老子,約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字伯陽,諡號聃,又稱李耳。曾做過周朝“守藏室之官”,是中國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道家學派創始人,被道教尊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思想養生主張是“無為”。《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道”指的是宇宙能量現象。   孔子,公元前551至公元前479,名丘 ...

老子孔子是同一個人嗎

  一.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至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氏,名丘,字仲尼,出生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祖籍宋國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 。是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二.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諡伯陽。華夏族,楚 ...

如何評價老子孔子

  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教育家,在中國歷史上乃 ...

三字經孔子有什麼關係

  《三字經》傳承的是孔子倡議的仁義道德等儒學思想。   《三字經》,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   《三字經》取材典範,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仁、義、誠、敬、孝”。   背誦《三字經》的同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