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耍孩兒

耍孩兒

  耍孩兒也叫咳咳腔。是大同、雁北地區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地方戲。約起源於元代,角色分紅、黑、生、旦、醜五行。以板胡、笛子為主要伴奏樂器。音調旋律歡快活潑,婉轉嘹亮。

  唱曲以正板和慢板為主,既有固定曲牌,又靈活多變。它吸收南羅腔和吹腔等古典曲調,又從晉北道情、晉劇中獲取了豐富養料,使表現手法更加豐富多彩。

  唱腔發聲利用後嗓子,先咳後唱,疊褶反覆,渾厚有力,獨具風格。表演上吸收了民間舞蹈動作,更接近於生活,處處洋溢著鄉土氣息。傳統劇目有《獅子洞》、《千里送京娘》、《打佛堂》、《趕腳》等。

戲曲史上的“活化石”山西耍孩兒

  耍孩兒是山西地區觀眾所喜愛的地方劇種之一,它有極其悠遠的歷史,而最早記載耍孩兒文化的便始於元代,它也是眾多山西文化中的一種。耍孩兒唱曲主要以正板和慢板為主,既有固定曲牌,又靈動多變,也就是這樣的不同,才使得它流傳百世。

  那麼,山西耍孩兒有著怎樣的城市文化呢?現在就跟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耍孩兒”也叫“咳咳腔”,流行於山西北部,“耍孩兒”對全國人民來說,雖然比較生疏,但它的歷史卻要比南昆北戈,東柳西梆要古老得多。“耍孩兒”劇種,有它自己獨特的唱腔,獨特的劇目和獨特的表演藝術。它至今仍然獨樹一幟,紮根在山西北部的人民群眾之中。

  “耍孩兒”曲調古樸、婉約、豪放、細膩,充滿鄉土氣息,在笛、笙、管、弦的配合下,更加優美動聽、悅耳感人。“耍孩兒”的優秀傳統劇目有《千里送京娘》、《獅子洞》、《劉家莊》、《繡鞋記》等十餘種。耍孩兒屬元曲般涉調,曾經在關漢卿的劇作中充當著主要曲調,其用前後嗓發音,悲聲淒涼切切、喜聲活潑抒情,在戲劇表演系統中獨樹一幟,是被稱為研究元曲的“活化石”。

  歷史溯源

  耍孩兒戲是由金、元時代盛行的《般涉調·耍孩兒》曲調受其他戲曲音樂和民歌的影響發展起來的。至今已有600年以上的悠久歷史。它源於雁北大同、懷仁和應縣一帶。早期,演員皆系農民,農閒季節組織臨時班社進行演出。新中國成立後,業餘耍孩兒劇團蓬勃興起。

  據傳清代嘉慶、道光年間(1796—1812年),由農民農閒季節臨時組織的班社曾遍佈於桑乾河兩岸。湧現出了鬚生薄海魚、席生,小旦“飛羅面”辛致極,鬚生兼花臉趙真,青衣“三旦娃”高寬、“水仙花”丑角玉梅、海山,老旦孟福等一批耍孩兒表演藝術家。解放以後,大同市成立了耍孩兒專業劇團,1980年,應縣民營耍孩兒劇團成立。先後培養出“小飛羅面”薛治國、李永蓮、李茂修、孫大軍、李立芬等新一代演員,使這個稀有劇種得以傳承。

  2008年,朔州市應縣耍孩兒綜合藝術團成立,這是一個民營性質的演出團體。劇團成立以來,將應縣木塔文化、梨花文化與耍孩兒藝術相結合,除演出耍孩兒傳統劇目、新編歷史劇目外,還演出了現代戲《巧遇》、《禾就笑起來》、《大春滿應州》、《調包計》、《致富村的笑聲》等。

  山西省大同市耍孩兒劇團演出的《豬八戒背媳婦》又名《扇墳》,是耍孩兒優秀劇目《獅子洞》中的一折,曾在2007年參加“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稀有劇種晉京展演”。主要劇情為:唐僧師徒取經途中遇到妖怪,孫悟空與豬八戒分頭尋找師父,八戒懶惰,悟空遂化作扇墳少婦,戲弄八戒,促其醒悟,不敢再有非分之念。劇情極富戲劇性。

  藝術特色

  耍孩兒角色分紅、黑、生、旦、醜五行。以板胡、笛子為主要伴奏樂器。音調旋律歡快活潑,婉轉嘹亮。唱曲以正板和慢板為主,既有固定曲牌,又靈活多變。它吸收南羅腔和吹腔等古典曲調,又從晉北道情、晉劇中獲取了豐富養料,使表現手法更加豐富多彩。

  在表達激情方面,又巧妙地吸收了梆子戲中的“介板”和“滾白”的唱法。耍孩兒最突出的一個特點是唱腔發聲使用後嗓子,聲音從喉嚨下面發出來,演唱時,往往“咳”在詞前,第一句唱詞的咳腔有喚起聽眾興味之感,第二句唱詞前的咳腔,有承上啟下作用。另外,唱詞上“迭褶”較多,聽起來渾厚、質樸。

  耍孩兒的這種特殊發聲方法,使外地人乍一聽起來很不習慣,認為它發聲不科學,但聽慣了以後,就會覺得越聽越愛聽;這種唱腔深受當地戲迷喜愛,好像是不用後嗓子唱就過不了“戲癮”似的。耍孩兒戲的表演,具有舞蹈性強,誇張幅度大,生活氣息濃厚等優點。耍孩兒曲調屬套曲體系。在它大伴奏曲中,選用的是大量的民間器樂曲。

  耍孩兒唱腔是以主曲為骨架,嵌入“喜鈸子”、“苦鈸子”、“倒三板”、“半鈸子”、“垛鈸子”、“梅花鈸子”和“串兒”等曲調,組成一整套唱腔。在表達激情方面,又巧妙地吸收了梆子戲中的“介板”和“滾白”的唱法。傳統音樂分文武場。文場有第一大板胡、反弦板胡、大笛(又稱曲笛,亦稱蘇梅);武場有大鑼、小鑼、鼓、鈸等。它的劇目取材廣泛,富有傳奇性。

  唱腔婉轉流暢,為當地人民所喜聞樂見。主要代表劇目有:《獅子洞》、《白馬關》、《送京娘》、《七人賢》、《三孝牌》、《金木魚》、《打佛堂》、《對聯珠》等四十多個劇目。

送孩兒燈

  簡稱“送燈”,也稱“送花燈”等,即在元宵節前,孃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這一習俗許多地方都有,陝西西安一帶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間送燈,頭年送大宮燈一對、有彩畫的玻璃燈一對,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


元宵節放燈習俗-送孩兒

  送孩兒燈,簡稱“送燈”,也稱“送花燈”等,即在元宵節前,孃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這一習俗許多地方都有,陝西西安一帶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間送燈,頭年送大宮燈一對、有彩畫的玻璃燈一對,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 ...

春節習俗-龍燈

  新春佳節,在我國廣大城鎮,有“耍龍燈”的習慣。   “耍龍燈”也叫“舞龍”,又稱“龍燈舞”,是流行於我國的一種民間舞蹈。   我國古代人民為寄託美好願望而創造了龍的形象。相傳,古人把龍、鳳、麒麟、龜稱為四靈。造型優美,絢麗多采,線條剛柔相濟。在歷史條河中閃耀著獨特的藝術光彩。早在商殷時代,銅器和骨刻上就有 ...

白族海會

     耍海會   耍海會又叫“撈屍會”。   關於此會,民間有兩個傳說故事:一是從鄧川到喜洲一帶,相傳為紀念打撈南詔時期投入獼苴河殉節的柏潔夫人;二是大理、下關一帶則相傳為紀念打撈南詔時期除蟒救民葬身海底的民族英雄段赤誠。   由於起源傳說不同,耍海會的時間也有前後,一般三至五天不等。鄧川、上關、喜洲一帶 ...

龍燈

  耍龍燈也叫“舞龍”、“龍燈舞”,是我國獨具特色的民間娛樂活動。從春節到元宵燈節,我國城鄉廣大地區都有耍龍燈的習俗。經過千百年的沿襲、發展,耍龍燈已成為一種形式活潑、表演優美、帶有浪漫色彩的民間舞蹈。 耍龍燈起源於人們對龍的迷信,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古代人們用舞龍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

瑤家大節――歌堂

  排瑤一年中節日不少。最具規模的傳統節日是“耍歌堂”。耍歌堂並分大歌堂和小歌堂。大歌堂活動3至9天,每10一15年舉辦一次。小歌堂活動1天,3~5年舉行一次,由各瑤排民主協商決定,一般都選在農曆十月十六日前後舉行。傳說此日是盤古皇母的誕辰之日,又是盤王去逝之日,加上十月五穀歸倉,因此慶祝豐收,預兆來年風調雨 ...

民間“龍燈”

  舞龍,民間謂之“耍龍燈”,主要從正月初一至十五日舉行。龍的型別有:彩龍、火龍、水龍、板凳龍、草龍等五種,其中火龍最有特色。耍火龍時要用煙火衝燒,民間謂之“燒花兒”,燒掉穢氣。其花兒通常有紙花、竹筒花、牛欠花、生鐵水花等。 ...

龍燈獅子

  東漢張衡《西京賦》中描寫的“百戲”表演,“魚龍曼衍”一則,定有海鱗變成龍的故事。中華民族自喻為龍的傳人,所以華人都對龍非常敬仰和親切。不僅畫龍、塑龍,而且還以龍為舞,認為這樣會帶來吉祥。炎黃子孫除喜歡舞龍外,還喜歡舞獅。   舞獅起源於三國時蜀漢孔明南征之後,軍中用南夷獻的獅皮裝扮作樂慶賀勝利。後來,這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