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憲是直浙總督,總督浙江、南直隸和福建等處的兵務。戚繼光是他麾下的一名將軍。從參將一直做到總兵,但一直是胡的部下。胡宗憲,生於1512年11月4日卒於1565年11月25日,字汝貞,號梅林。祖籍安徽績溪,家族世代錦衣衛出身,在東南倭亂時期任直浙總督。 戚繼光生於1528年11月12日卒於1588年1月5日,定遠人,字元敬,號南塘,明朝軍事家,抗倭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 出身將門,初任登州衛指揮僉事,1555年調浙江抵抗倭寇,他招募編練新軍,人稱戚家軍,為抗倭主力。
胡宗憲是直浙總督,總督浙江、南直隸和福建等處的兵務。戚繼光是他麾下的一名將軍。從參將一直做到總兵,但一直是胡的部下。胡宗憲,生於1512年11月4日卒於1565年11月25日,字汝貞,號梅林。祖籍安徽績溪,家族世代錦衣衛出身,在東南倭亂時期任直浙總督。 戚繼光生於1528年11月12日卒於1588年1月5日,定遠人,字元敬,號南塘,明朝軍事家,抗倭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 出身將門,初任登州衛指揮僉事,1555年調浙江抵抗倭寇,他招募編練新軍,人稱戚家軍,為抗倭主力。
戚繼光都知道是明朝抗倭英雄,曾經歷了大小戰役八十多場以倭寇之間的的交戰時間長達十年之久。在小吃文化大全中有著一種叫戚繼光光餅的的特色小吃,也是福建人較為喜歡的傳統食物裡的一種。是不是覺得名字很奇怪?怎麼是這麼個名字呢?有何戚繼光有什麼關係呢?
光餅用麵粉加少許食鹽烘製而成的餅類食物,直徑約6釐米,中間帶有穿孔,食之香脆可口。光餅還有另一種型別,即改鹽為糖,形狀也比鹹餅大一倍,被稱為“徵東餅”。但無論“光餅”還是“徵東”餅,其名均與戚繼光入閩抗倭的傳說有關。福州、寧德人每逢祖先祭日與每年清明節掃墓時,在眾多的供品中都少不了“光餅”,它成了人們懷親念祖的一種鮮明的地域民俗文化。
光餅深受福州人的喜愛。古代文人喜吃光餅,那些進京趕考的舉子路過福州時,都要買許多光餅用作途中乾糧,久而久之,吃了多少光餅就成了衡量舉子們用功程度的代名詞。現在的福州人吃光餅,更有諸多花樣。有將炒乾的海苔菜夾在餅中再加上酸辣佐料的苔菜餅,有將芥菜心夾在餅裡的辣菜餅,還有將米粉肉夾在餅裡的夾肉餅等等。
以前光餅屬於街頭小吃,不登大雅之堂,如今福州人宴桌也擺上了光餅。福州人在請遠方客人品嚐光餅時,都要自豪地給客人介紹光餅的傳說。從前,光餅都是百姓吃用,登不得大雅之堂。可能是風水輪流轉吧,如今福州的大酒樓、大酒店,也把光餅切個蛤口,夾上糟肉、粉蒸肉、雪裡紅、苔菜,澆點醋蒜汁,當作酒席上的一道特色點心待客。誰也不曾想到,光餅還有今日這等的風光。
“光餅”考辨
在河南固始也有一種炭火燒烤的“火燒饃”(“烙饃”)。它是將麵糰和好、切塊、搓圓壓扁,然後刷水貼在炭爐燒烤。有甜的、有鹹的、有不甜也不鹹的,外觀、色澤、大小都與福州光餅一模一樣,只是少了餅中心用以穿線的那個孔。
唐代固始隸屬光州,中原南遷的福州人族譜記載其祖先來自光州固始。可以推斷,自從唐末王溯、王審知兄弟入主閩都開始,福州便有了“火燒饃”(“烙饃”),因來自光州固始而稱“光餅”。“光餅”是福州傳統名點,古時,福州書生晉京趕考,也往往身帶“光餅”作為旅途充飢之物,由於它便於攜帶、便於就食、便於儲存,故成了物美價廉的“三便乾糧”。此外,福州人每逢祖先祭日與每年清明節掃墓時,在眾多的供品中都少不了“光餅”,它成了人們懷親念祖的一種鮮明的地域民俗文化。
從歷史而言,製作簡易的“光餅”在前,即所謂戚繼光將軍下令趕製的行軍殺倭的乾糧。從“光”字而解,既指餅形、色澤的特徵,當然也包含傳自光州固始及也含有紀念戚將軍的“光”,飲食文化的內涵豐富深湛,很有歷史風采。
據福州府志記載: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抗倭英雄戚繼光率軍入閩追殲倭寇,連日陰雨,軍中不能開伙,戚繼光便下令烤制一種最簡單的小餅,用麻繩串起掛在將士身上充當乾糧。後來,這小餅流入民間,不但普遍食用,而且還成為祭祀神靈祖先必備的供品。後人感念戚公,便把這種小餅叫作“繼光餅”。這種叫法如今在該省的福安等地依然保持著。
岳飛被稱為抗金英雄,戚繼光被稱為民族英雄。
戚繼光:明代著名抗倭將領、軍事家,與俞大猷齊名。率軍之日於浙、閩、粵沿海諸地抗擊來犯倭寇,歷十餘年,大小八十餘戰,終於掃平倭寇之患,被現代中國譽為民族英雄,卒諡武毅。
岳飛:南宋將領、官至少保、樞密副使、封武昌郡開國公。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是南宋中興四將之首。他堅主抗金,十餘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所向披靡。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被捕入獄的岳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為朝廷殺害。後平反昭雪,追諡武穆、追贈太師、追封鄂王,改諡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