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積極進行早期修復。以免因早期未得到合理治療而造成晚期的嚴重功能障礙。
2、休息。馬上停止運動,不要讓受傷的關節再負重。
3、冷敷。冰塊或者其他它冷敷可以幫助減少疼痛和腫脹,因為降低溫度可以減少血液迴圈。每次冷敷15到20分鐘,每天三到四次。
4、壓迫。用繃帶或其他辦法壓迫受傷區域性可以減少出血、淤血。繃帶纏的緊度要適中,能感覺到有壓力但又不會使末端發麻或缺血。
5、抬高患肢。抬高患肢的主要目的是減少腫脹,促進血液迴流。
1、積極進行早期修復。以免因早期未得到合理治療而造成晚期的嚴重功能障礙。
2、休息。馬上停止運動,不要讓受傷的關節再負重。
3、冷敷。冰塊或者其他它冷敷可以幫助減少疼痛和腫脹,因為降低溫度可以減少血液迴圈。每次冷敷15到20分鐘,每天三到四次。
4、壓迫。用繃帶或其他辦法壓迫受傷區域性可以減少出血、淤血。繃帶纏的緊度要適中,能感覺到有壓力但又不會使末端發麻或缺血。
5、抬高患肢。抬高患肢的主要目的是減少腫脹,促進血液迴流。
1、一般來講騎腳踏車對於膝關節沒有明顯的損傷,日常生活的騎腳踏車能夠有效的調節關節腔內的壓力,能夠促進關節軟骨的增生,促進損傷關節軟骨的修復,有利於關節軟骨分泌關節滑液,所以對於關節的穩定性具有比較重要的作用,適當的騎腳踏車能夠有效的增強關節囊以及韌帶的強度以及力量,對於維持關節的穩定性具有比較重要的作用。
2、但是有一些患者騎腳踏車時間特別長,騎腳踏車的力度特別大,比如競技性的體育運動患者,這種情況下就會導致膝關節的損傷,有可能會導致膝關節的滑膜反覆的受到擠壓,形成慢性滑膜炎,導致區域性的疼痛腫脹,也有可能會導致交叉韌帶以及內外側副韌帶的損傷,也就可能會導致關節軟骨的損害。
膝關節的負荷隨人體的運動和步態方式有很大的變化,膝關節站立位的靜態受力(雙足著地)為體重的0.43倍,而行走時可達體重的3.02倍,爬山時則可達體重的4.25倍。這使爬山時關節負重是正常時的四五倍,關節難以承受。
對膝關節的磨損較大。由於地心引力的作用,與地面行走相比,人體對膝關節的壓力增加了四至五倍。髕骨、半月板、關節面的摩擦加劇,很容易造成傷害。
人在上山的時候,股四頭肌用力收縮,髕骨與股骨的關節面反覆摩擦撞擊,致使髕骨軟骨面受損,部分壞死,剝落,日久可形成“髕骨軟化症”遷延難愈;人在下山的時候,膝關節總是處在交替屈膝負重的狀態中,這時韌帶鬆弛關節很不穩定,全靠支援帶維持,當關節有橫向位移時,極易損傷支援帶,產生細小的纖維段裂,毛細血管出血。
爬山前的準備活動應提前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