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倒半個湯勺的糖,然後倒一點水到湯勺裡(只要一點點就好,可以沾溼砂糖的量就可以了)
2、把湯勺放到火上去加熱,當湯勺裡面的糖水微微起泡的時候,用兩根筷子開始攪拌,以防燒焦。
3、當湯勺裡全部都是泡泡時,攪拌起來有點牽絲,就可以離開火爐,用一塊溼抹布墊在湯勺底下,加上小泡打粉攪拌。
4、當加完小蘇打後,攪拌的有點粘稠,像打發蛋白的時候,就可以把筷子抽出來等待糖自己膨脹起來。
5、要脫模的時候把湯勺放到火爐上,再燒一燒4-5秒。用筷子敲擊湯勺底部,膨糖就會自然脫落。
1、首先,倒半個湯勺的糖,然後倒一點水到湯勺裡(只要一點點就好,可以沾溼砂糖的量就可以了)
2、把湯勺放到火上去加熱,當湯勺裡面的糖水微微起泡的時候,用兩根筷子開始攪拌,以防燒焦。
3、當湯勺裡全部都是泡泡時,攪拌起來有點牽絲,就可以離開火爐,用一塊溼抹布墊在湯勺底下,加上小泡打粉攪拌。
4、當加完小蘇打後,攪拌的有點粘稠,像打發蛋白的時候,就可以把筷子抽出來等待糖自己膨脹起來。
5、要脫模的時候把湯勺放到火爐上,再燒一燒4-5秒。用筷子敲擊湯勺底部,膨糖就會自然脫落。
婺源舞草龍燈和堆寶塔的習俗由來已久,每年中秋婺源人都會堅守這些習俗,今年也不例外。想去婺源過中秋,記住這些有傳統舞草龍燈的旅遊村:汪口、江嶺、慶源、理坑、嚴田古樟、上嚴田、靈巖洞、清華鎮、思溪延村、李坑等。
婺源的中秋,空氣中散發著八月桂花的香氣,偶爾還有點點蛙叫片片蟲鳴,初秋的天氣似涼非涼,樹葉正是最深綠的時候,小橋流水映襯青磚黛瓦。在這樣一派恬靜的鄉野裡,男人們拿出祈福用的香燈,插在用稻草、木棍紮成的草龍上,走村串巷地舞動;女人們在鍋臺灶邊忙碌,用麵粉、白糖、豬油、黑芝麻、白芝麻等做成中秋夜傳統的麻餅和酥月供一家老小美餐;孩子們則三五成群,聚集在村口、巷子裡用磚頭砌起一個圓形的空心塔,塔下面撿一些柴火,塔的頂端擺放上各種果品。堆寶塔是孩子們的快樂時光,也是點燃整個中秋夜高潮的助推器。寶塔堆好後,前面掛起彩色的帳幔或者對聯,塔前擺上一張小桌子,放一些果品供奉月神。晚上,當孩子們把塔下面放的柴火點起來的時候,紅紅的火光照亮鄉村的夜空,婺源的中秋夜也拉開了狂歡的序幕。大家圍坐在一起唱歌跳舞做各種遊戲,直到深夜才會散。
新晃是位於湖南西部邊陲的侗族自治縣,這裡的中秋夜流行一種“偷月亮菜”的古老習俗。在侗鄉人的傳說裡,中秋這天晚上月宮的仙女會把甘露灑向人間,甘露代表無私,因此這一夜人們可以共同享受瓜果蔬菜的鮮美。侗家的單身姑娘利用這一時機,在月圓之夜打著花傘,找到自己心上人家的菜園“偷菜”,並故意叫喊讓對方知道,以此傳情。不同身份的人偷的菜也不盡相同。單身姑娘要偷成雙生長的豆角,表示她們能擁有甜蜜的愛情;成了家的女人要偷長勢最好的瓜或一把飽滿青翠的毛豆,象徵她們的孩子健康茁壯;年輕小夥子們也偷菜,希望月宮仙女賜予他們幸福。偷菜的時候,失竊菜園的主人如果破口大罵,偷者會感到更加吉利。不過這些偷來的菜不能帶回家,只能在野外煮食。“偷月亮菜”這項風俗,使侗鄉的中秋夜其樂融融。
潮汕人的中秋夜習俗很多,拜月娘、盪鞦韆、燃煙堆、燒瓦塔,尤其是在潮汕農村,燒瓦塔的習俗是月圓之夜男女老少都參與、調劑中秋氣氛的一項傳統風俗。這項活動的起源是元朝潮汕居民於農歷八月十五這天,在空曠地方用瓦片砌塔,燃燒猛火,作為宰殺欺壓百姓的“韃子”的行動訊號,從此,燒塔便成為中秋習俗沿襲下來。早晨,孩子們三五一群到處去撿拾瓦礫、磚頭,送到曬穀廠等空曠的地方集中,大人們負責把這些磚頭瓦片砌成一座空心塔,下面儘可能大,留足空餘,然後把稻草、劈柴、樹葉等填進塔內。晚上圓月升起時,從塔底部的空隙點火,塔頂便躥出一串串火舌。孩子們在塔邊嬉戲,大人們賞月吃月餅。其間不時往塔裡撒一些食鹽,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音助興。
今年的中秋夜,汕頭很多度假村、景區將一如既往地把這項古老的習俗放大規模,搬到沙灘。他們把古老的瓦塔換成紅磚塔,用水泥拌細沙把磚頭粘牢,有的高達八九米,像一座龐大壯觀的高層建築。月圓之夜,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聚集在海灘,看火光映天的巨型紅磚塔與大海和明月交相輝映,體驗潮汕中秋節“燒塔”的樂趣。這種升級版的中秋習俗得到了越來越多遊客的青睞。
平塘的中秋,苗風濃郁,氣氛熱烈。月亮在苗族這個古老民族的傳說裡,象徵著幸福愛情的信念,所以在中秋夜月亮最大最圓的這天,苗族的青年男女都要沐浴一下月亮的光輝,披著月光唱苗家歌跳苗家舞,尋找心上人、祈求愛情甜蜜,這一風俗被形象地稱為“跳月”。貴州平塘是苗族聚集地,每到中秋夜,苗寨裡的年輕小夥和姑娘們便盛裝打扮、載歌載舞,酣暢淋漓地加入到“跳月”的盛大PARTY裡。苗家人對中秋非常重視,“跳月”一般會持續3-7天,每天大約一小時。除了“跳月”,還有賽馬、射箭、棒舞等比賽。
今年中秋,貴州平塘將在9月22日至24日期間舉辦“中國平塘2010中秋山水音樂節”。在音樂節期間,到平塘的遊客除了能在苗寨感受盛大的“跳月”外,還可觀看到音樂節專場演出和《玉水不夜天》山水實景演出。
居住於雲南新平紅河一帶的傣族婦女腰上都束有一條五色彩帶,因此這片的傣族部落被稱為“花腰傣”。“花腰傣”的民俗頗多,中秋節是他們較為隆重的節日之一。中秋這天,出遠門的人都要回家團圓,當圓月升起,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頂的平臺上擺上魚、鴨肉、鵝肉、青包穀、綠豆和各類水果等獻祭月亮,祈求五穀豐登。當圓月升空,村寨裡的人吃過團圓飯後,聚集在一處開闊的場地,每家用一個大碗端來一些瓜果。這時候村寨裡會請專門的一個人點燃蠟燭和香火,對著中秋的圓月莊重地給傣鄉的月亮叫魂,主要唱詞是祈求月亮賜給傣族人民吉祥順利。這種給月亮“叫魂”的習俗,使“花腰傣”的中秋夜異常神秘。
今年中秋節期間,新平雖然沒有特別推出的節慶活動,但依照往年的經驗,可以到漠沙鎮的大沐浴花腰傣文化生態旅遊村,欣賞花腰傣的服飾、情歌對唱等民風民俗以及染齒、文身、宗教祭祀等傳統文化活動。
中秋節不僅是吃月餅賞明月,在很多地方中秋節還保留著最特色的當地民俗,絕對是你之前很少聽說過的,其實中秋也可以這樣過,快樂出發,嘗試過一個和往年不同的中秋節。
雲南新平:花腰寨裡給月亮“叫魂”
雲南新平花腰傣 居住於雲南新平紅河一帶的傣族婦女腰上都束有一條五色彩帶,因此這片的傣族部落被稱為“花腰傣”。“花腰傣”的民俗頗多,中秋節是他們較為隆重的節日之一。中秋這天,出遠門的人都要回家團圓,當圓月升起,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頂的平臺上擺上魚、鴨肉、鵝肉、青包穀、綠豆和各類水果等獻祭月亮,祈求五穀豐登。當圓月升空,村寨裡的人吃過團圓飯後,聚集在一處開闊的場地,每家用一個大碗端來一些瓜果。這時候村寨裡會請專門的一個人點燃蠟燭和香火,對著中秋的圓月莊重地給傣鄉的月亮叫魂,主要唱詞是祈求月亮賜給傣族人民吉祥順利。這種給月亮“叫魂”的習俗,使“花腰傣”的中秋夜異常神秘。
湖南新晃:月亮下去“偷菜”
新晃 新晃是位於湖南西部邊陲的侗族自治縣,這裡的中秋夜流行一種“偷月亮菜”的古老習俗。在侗鄉人的傳說裡,中秋這天晚上月宮的仙女會把甘露灑向人間,甘露代表無私,因此這一夜人們可以共同享受瓜果蔬菜的鮮美。侗家的單身姑娘利用這一時機,在月圓之夜打著花傘,找到自己心上人家的菜園“偷菜”,並故意叫喊讓對方知道,以此傳情。不同身份的人偷的菜也不盡相同。單身姑娘要偷成雙生長的豆角,表示她們能擁有甜蜜的愛情;成了家的女人要偷長勢最好的瓜或一把飽滿青翠的毛豆,象徵她們的孩子健康茁壯;年輕小夥子們也偷菜,希望月宮仙女賜予他們幸福。偷菜的時候,失竊菜園的主人如果破口大罵,偷者會感到更加吉利。不過這些偷來的菜不能帶回家,只能在野外煮食。“偷月亮菜”這項風俗,使侗鄉的中秋夜其樂融融。
廣東潮汕:中秋夜海邊萬人“燒塔”
潮汕美食節 潮汕人的中秋夜習俗很多,拜月娘、盪鞦韆、燃煙堆、燒瓦塔,尤其是在潮汕農村,燒瓦塔的習俗是月圓之夜男女老少都參與、調劑中秋氣氛的一項傳統風俗。這項活動的起源是元朝潮汕居民於農歷八月十五這天,在空曠地方用瓦片砌塔,燃燒猛火,作為宰殺欺壓百姓的 “韃子”的行動訊號,從此,燒塔便成為中秋習俗沿襲下來。早晨,孩子們三五一群到處去撿拾瓦礫、磚頭,送到曬穀廠等空曠的地方集中,大人們負責把這些磚頭瓦片砌成一座空心塔,下面儘可能大,留足空餘,然後把稻草、劈柴、樹葉等填進塔內。晚上圓月升起時,從塔底部的空隙點火,塔頂便躥出一串串火舌。孩子們在塔邊嬉戲,大人們賞月吃月餅。其間不時往塔裡撒一些食鹽,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音助興。
貴州平塘:月光下跳月傳情
平塘的山水畫卷 平塘的中秋,苗風濃郁,氣氛熱烈。月亮在苗族這個古老民族的傳說裡,象徵著幸福愛情的信念,所以在中秋夜月亮最大最圓的這天,苗族的青年男女都要沐浴一下月亮的光輝,披著月光唱苗家歌跳苗家舞,尋找心上人、祈求愛情甜蜜,這一風俗被形象地稱為“跳月”。貴州平塘是苗族聚集地,每到中秋夜,苗寨裡的年輕小夥和姑娘們便盛裝打扮、載歌載舞,酣暢淋漓地加入到“跳月”的盛大派對裡。苗家人對中秋非常重視,“跳月”一般會持續3-7天,每天大約一小時。除了“跳月”,還有賽馬、射箭、棒舞等比賽。
江蘇蘇州:石湖看完“串月”看“燈會”
石湖 蘇州中秋節,舊習俗逐漸被簡化為吃月餅、賞月了,而中秋夜“石湖看串月”的民間習俗卻不可替代地成為蘇州中秋的標誌。所謂的“串月”,是指月亮偏西時灑下的光輝透過了九個環洞,直照北面的水面上。這時,波光粼粼,在石湖水面上可以看到一串月亮的影子,這個觀測地是太湖的支流,位於蘇州城西南7公里處。清代詩人沈朝初有詩云:蘇州好,串月有長橋。詩裡的長橋便是看串月的最佳地點,指的是石湖東面越來橋右邊的一座叫行春橋的九環洞橋。為了看這一年僅此一次的勝景,每到中秋,不僅蘇州人,很多周邊省市的遊客也紛紛來此,租船,佔位置,等待“串月”的出現。“夜半潮聲看串月,幾人醉倚望河亭”,蘇州中秋前後的兩三天,詩中的意境將變成真實的寫照。
江西婺源:桂花香中舞草龍燈、堆寶塔
婺源 婺源舞草龍燈和堆寶塔的習俗由來已久,每年中秋婺源人都會堅守這些習俗,今年也不例外。想去婺源過中秋,記住這些有傳統舞草龍燈的旅遊村:汪口、江嶺、慶源、理坑、嚴田古樟、上嚴田、靈巖洞、清華鎮、思溪延村、李坑等。
婺源的中秋,空氣中散發著八月桂花的香氣,偶爾還有點點蛙叫片片蟲鳴,初秋的天氣似涼非涼,樹葉正是最深綠的時候,小橋流水映襯青磚黛瓦。在這樣一派恬靜的鄉野裡,男人們拿出祈福用的香燈,插在用稻草、木棍紮成的草龍上,走村串巷地舞動;女人們在鍋臺灶邊忙碌,用麵粉、白糖、豬油、黑芝麻、白芝麻等做成中秋夜傳統的麻餅和酥月供一家老小美餐;孩子們則三五成群,聚集在村口、巷子裡用磚頭砌起一個圓形的空心塔,塔下面撿一些柴火,塔的頂端擺放上各種果品。堆寶塔是孩子們的快樂時光,也是點燃整個中秋夜高潮的助推器。寶塔堆好後,前面掛起彩色的帳幔或者對聯,塔前擺上一張小桌子,放一些果品供奉月神。晚上,當孩子們把塔下面放的柴火點起來的時候,紅紅的火光照亮鄉村的夜空,婺源的中秋夜也拉開了狂歡的序幕。大家圍坐在一起唱歌跳舞做各種遊戲,直到深夜才會散。
唐山南湖:九湖五島去“邀月”
月光下,還可以在唐山南湖公園的市民廣場看到中國最高組合噴泉。長度200餘米的大型音樂組合噴泉,隨著音符的變化變幻著16種噴泉造型。
南湖涵蓋了海陸空30多個運動遊樂專案,有適合各年齡段遊客的休閒區域:有香氣宜人的櫻花大道,有生態化的野生動物園和植物園,有嬉戲玩耍的兒童遊樂園,至於南湖畫舫、觀光竹排、運動遊樂船、手划船等,更是豐富多彩。此外,在南湖過中秋,地道的唐山美味如醬汁瓦塊魚、棋子燒餅等,還有唐山大“咯蔗”,都是不錯的美食。